上海辦了場致敬改革開放的當代藝術展,開幕式有些特別
激昂的背景音樂聲中,大屏幕上出現 1977 年高考恢復的場景。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話音剛落,畫面轉換到星星畫展、1985 年勞森伯格訪華、1989 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等標誌性事件,以及此間登場的中國當代藝術家。
編年體式的敘述到 2000 年戛然而止,這一年始於煙花簇擁的大本鐘,對應的字幕是「市場化與全新的藝術系統」。隨後,鏡頭在拍賣會、藝術家和他們的代表作之間飛速切換,如同電影節上介紹各個獎項的入圍者。
這是 11 月 9 日傍晚,一場當代藝術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的開展現場。展覽有個不短的標題:《藝術史:40×40——從四十位藝術家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人呂澎解釋,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顯然不止這 40 位,取 「40」 為限,是為了對應已經定下的主題。
除了寶龍美術館的 「40×40」 展覽,剛剛過去的一周,上海新開的展覽、展會還有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RT021 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雙年展、辛迪·舍曼中國首展、劉野個展「寓言敘事」、村上隆中國首展等等,當然,還有備受矚目的進博會。上海的會展中心、美術館、畫廊甚至商業地產各自拿出了重磅節目,趕在藝術圈熱議的「上海藝術周」集體亮相。
「聚集」的效應有很多種——不少觀眾從其他城市甚至境外趕來,利用周末時間集中趕場;文化記者的日程表幾乎被排滿;對參展的藝術家來說,展出的不僅是他們的作品,更是他們在過去數十年間積累的名望與符號價值。
「40×40」 展覽本身也是「聚集」的產物——呂澎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將這些作品集中起來非常不容易,因而要向藝術家和收藏家表示感謝。
大屏幕上閃過的面孔當中,大部分就坐在台下:羅中立,傅中望,王廣義,張曉剛……一些人的身影已不常見於新的展覽,一些人在 1990 年代成為國際藏家的寵兒,至今都是那個市場上最有說服力的名字。當那個被稱為「新潮」的年代逝去,這些人再次聚在一起,目的成了向過去的 40 年致敬。
主持人一一念過他們的名字,掌聲井然有序地響起。
寶龍美術館用了數個巨大的展廳展示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很多是近年新作。張曉剛的《浴缸》用巨幅畫布呈現了他一再重複的符號與風格:不苟言笑的神情,冷郁的色調,集體主義時期的家居用品,坐在男性角色身邊的女士則換上了一個兔頭;方力鈞筆下的光頭們背向觀眾,注視著正在升起的一輪紅日;曾梵志的《無題》里不見了曾經賴以成名的人皮面具,密集、凌亂、缺乏所指的筆觸倒是讓人想起上世紀中期的抽象表現主義,類似的筆法出現在他今年為劉德華跨年演唱會創作的海報上。
不僅是展覽,一些作品自身也透露著某種「回顧」的意識。王廣義在《我們如何向人類解釋 Sindone》中將西方藝術史上的三件作品組合在一起,統一處理成膠捲負片的效果,意在反思基督教文化中的「基礎」問題。陳丹青的一件作品也用到了類似向藝術史「致敬」的元素。
這的確契合了「藝術史」的展覽主題,但它也帶來了問題。除了不熟悉藝術史的觀眾會對這些作品的主題感到困惑,「當代」在這些被展出的作品中也沉澱為了歷史,與人們正在經歷的時代則顯得若即若離。它讓人想起宣傳片里 2000 年之後的空白:告別了前 20 年應接不暇的歷史事件,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驅者已經到了清點戰果的時候。今天,藝術界的英雄不再取決於作品的前衛乃至挑釁,而取決於拍出了多少、被哪些美術館和畫廊展出、收藏。
開幕式結束,藝術家們被邀請到台上,舉起酒保遞過的香檳酒合影留念。展廳里響起《瘋狂動物城》的主題曲《Try Everything》。不斷有人從台前走過,踩破剛從屋頂紛紛飄落的氣球,都是「喜氣的聲音」。
展覽信息藝術史:40×40——從四十位藝術家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當代藝術
展期:2018 年 11 月 9 日 - 2019 年 3 月 3 日
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
策展人: 呂澎
參展藝術家:羅中立、尚揚、陳丹青、何多苓、黃銳、毛旭輝、夏小萬、傅中望、谷文達、黃永砯、張培力、朱新建、劉小東、方力鈞、岳敏君、劉煒、王廣義、張曉剛、馬六明、丁乙、洪磊、隋建國、展望、徐冰、李山、余友涵、蔡國強、尹朝陽、楊福東、李鬆鬆、宋冬、邱志傑、尹秀珍、汪建偉、毛同強、姜傑、向京、毛焰、葉永青、曾梵志、周春芽
封面及內文圖片來自:上海寶龍美術館
※名字總被忘記的香港特約演員:「因為鐘意,做演員,最緊要是天真」
※皮皮蝦的眼睛能分辨複雜色彩,對改造自動駕駛攝像頭有幫助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