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俞閑話 | 中國人文精神的艱難和不屈

老俞閑話 | 中國人文精神的艱難和不屈

原標題:老俞閑話 | 中國人文精神的艱難和不屈



(2018年11月1日在子牙學宮上的演講)

我不知道為什麼馮侖要把商學院叫「子牙學宮」,可能跟姜子牙有關係?我覺得如果有關係倒也說得過去,因為姜子牙差不多是中國商人第一人,而且是舉國家之力來推動商業發展的第一人。


從姜子牙身上可以學到兩點:第一,不管年紀多大,不管多沒希望,都要把自己的「希望」堅持下去。因為姜子牙被周文王發現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老頭子在渭河邊上釣魚,周文王走過去說這老頭釣魚怎麼魚鉤不下水,而且鉤還是直的?姜子牙就說了一句,這是願者上鉤。



古人覺得,凡是說聽不懂的話,這人就是高人。所以周文王就下車請教,覺得遇到了高人,就請他上車回去聊。姜子牙就開始賣關子,說,讓我去跟你聊可以,但是不能用馬拉車,你必須親自拉。周文王求賢若渴,說:好,我親自拉。周文王就開始拉車,拉了800步,實在拉不動了,停下來告訴老頭,你下來走吧,我真拉不動了。老頭子走下來說,蠻不錯的了,你們周朝會有800年的天下。周文王一聽急了,說趕快上車,我接著拉,800年不夠啊,結果姜子牙說任何事情中斷了,再開始就不算了。

所以給大家一個啟示,你一旦創業了,什麼都可以斷,創業不能再斷。後來周朝果然是有800年的天下。當然這個故事可能是後人附會的,但姜子牙確實幫著周文王打下了周朝的天下,後來被封到了齊國這麼一個地方。


姜子牙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意識,這個意識就是要想讓老百姓富起來,做農業是不管用的。齊國在山東沿海那一帶,到處都是丘陵和山地,農業也沒得做,他的腦袋特別聰明,說我這個地方就要做商業。


齊國的商業繁榮到什麼地步呢?當時齊國首都臨淄最繁榮的時候,人口能夠達到10萬戶,按照每戶4到5個人計算的話,相當於50萬人口,這還不算流動人口。當時有一句話,叫做「舉袂成幕,揮汗如雨」,這句話意思就是人只要把衣服袖子舉起來,天就看不見了,大家只要揮一下汗,就像下雨一樣,你看人口多密集。


姜子牙還是國家治理商業的創始人,他實行了專賣制,把老百姓要用的東西,糧食還有鹽鐵等,實行了專賣,從此就開啟了中國政府管理商業的先例。 姜子牙實際上也開闢了中國投機倒把的先例,他做了很多讓周邊國家變得貧困、讓自己國家變得富有的事情,比如他用很便宜的價格把周邊國家的糧食全部買斷。給他們輸送很多表面上很值錢但就是不能吃的東西,金銀銅珠寶這類的東西。


最後其他國家發現沒糧食了,為了不讓老百姓餓死,只能用賣糧食成倍的價格,重新把糧食買回去。結果其他國家的人勉強活著,但所有的好東西又重新回到了齊國手中。我覺得姜子牙還是蠻偉大的,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以農業為核心的大人物。

剛才我走進這個關中書院的時候,看到了張載的碑,說張載在這個地方講過學。這我還有點懷疑,我覺得張載一定不是在關中書院講學的,但他一定是在西安,當時叫長安,講過學的。這個毫無疑問。



張載是宋朝人,而關中書院是明朝建立起來的,所以我說他不會在這裡講過學。他被人們記住,主要是他說了如下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本人在這四點上是否真的做到了,是存疑的。因為他是一個學者,學者的本質就是說得好聽,真正踐行的人很少。但這四條確實是從宋朝到今天,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或者有志之士的最高做人標準。


但實際上,中國曆朝歷代,有哪個知識分子改變了中國的命運的?中國的命運歷來就是遇到好皇帝就好,遇到不好的皇帝就差,跟知識分子一點關係都沒有。張居正辛辛苦苦想把萬曆皇帝培養成一個偉大的皇帝,培養了半天,沒想到死後萬曆皇帝把他的墳墓都給挖了。知識分子對皇帝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張載其實說出了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但是背後其實也說出了知識分子的無奈。你就算有這顆心,你怎麼做、靠什麼做?很難做到。


西方思想史發展的過程,是逐漸皇權王權、貴族權力越來越少,平民百姓的權利越來越多,知識分子說的理論會變成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的一個過程。比如說霍布斯的《利維坦》,他認為我們之所以要成立政府、成立國家,是因為我們互相之間要有一個依賴,老百姓部分的放棄權利,讓國家和政府有權力使整個國家能夠處於和諧狀態,但同時老百姓有些權利是堅決不放棄的,比如平等權,我們互相之間,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的權利。



一直到後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表明了人與政府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契約關係,任何一個人,不管是有權還是有勢,還是有錢,都不應該超越任何一個人之上。人生而平等,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但你不能把你的枷鎖套在我身上!


這就形成了每個人互相之間建立的平等原則,但是每一個人由於互相建立平等原則,不可以隨便侵犯別人,每個人的自由度反而會越來越大。

回到張載。張載是宋朝人,宋真宗時代的人,那是1000年前了。宋朝是對待中國知識分子最寬鬆的年代。當時趙匡胤有一個規矩,就是任何皇帝都不允許殺知識分子,這是中國唯一的一個朝代,知識分子幾乎從來沒被殺掉過,除非你犯了叛國罪。出了問題或者皇帝不喜歡你,最多給你流放。


這麼一流放,中國知識分子有了兩個心態,進儒家,退道家,後來還變成了道佛相連,因為道家佛家都是往後退的那種精神狀態,所以就出現了一大批像蘇東坡、歐陽修、王安石等這樣的人。


進為國家做事,退而修身養性。由於中國古代文人的文化功底都很深,所以就有了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出現,「大江東去浪淘盡」以及前後《赤壁賦》。很多文人流傳下來的大量詩歌,都是被流放以後寫的。中國有兩個朝代,算是對知識分子不怎麼壓迫,而且寬容度還比較大的,一個是唐朝,一個是宋朝。


這兩個朝代,趙匡胤應該是漢人,但唐太宗其實不是漢人。唐太宗是鮮卑族,當時在西安,胡人加起來有30多萬人,和漢人完全融為一體。胡人在朝當官的人數不勝數,後來造反的安祿山、史思明,也都是胡人。


到了明清兩代,大家會發現,要麼就是本民族壓迫本民族,尤其對知識分子下手特狠,要麼就是外族壓迫漢族、少數壓迫多數,對知識分子下手更狠。從元朝開始漢人就不被當人看了。到了明朝,朱元璋統一中國,結果朱元璋一農民出身,心理變態的小氣鬼,把自己的功臣一個個殺掉,不允許知識分子講任何話,所以明朝基本上沒有產生什麼偉大的文人,王陽明算一個,但明顯是小心謹慎活著,心學說到底,就是一種如何小心活著的哲學。


張載是宋朝人,所以能這麼大口氣說話,如果他在明清的時候提出來這些,第二天就被幹掉了。你提出這些,那我皇帝幹什麼?宋朝還是比較寬容的。當然了就算到今天為止,中國的知識分子這種心態也從來沒有變,捨身忘己、憂國憂民。


企業家也常常會講到國家層面上去,這也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這樣的文化傳統是我們中國人,尤其是有點心氣的人,都會把自己的高度加高一點,希望為國為民多做點事情,這也是中國文化的最優良傳承。


剛才主持人講,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60年循環一次,但是越循環文化越強大,接近3000年,我們的文化一直還在,這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流傳到今天的狀態。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了無數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最後被我們同化的事例。


剛才主持人說,我們中華文明總是把敵人變成自己人,用文化把敵人同化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理由也非常簡單,因為在古代圍著中國的這一圈,要不就是草原民族,要不就是南方蠻族,這些民族人數會不斷增加,但他們沒有組織結構,沒有國家機構,沒有文化結構,整體文化水平,比中原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而中國古代帝王社會,不能叫封建社會,是有非常嚴密的文化結構、組織結構和政府管理結構的。當時的中國跟周邊地區相比,文明絕對是先進的。先進的文明同化落後的文明或者消滅野蠻的文明,一般都會發生,當然也有落後文明把先進文明給徹底消滅掉的情況出現。但是中國確實從古代到現在就地大物博,包容性很強,基礎很好,所以常常就把蠻夷同化了。這麼大的一個中原,外族人一看,發現中國老百姓生活得很好,農業地區又很發達,糧食又夠吃,還有琴棋書畫。所以元朝入主中原一百年不到,就被這種享受的生活把草原民族的血性給洗得一干而盡,一百年之後就被朱元璋打回去了。


到了清朝的時候,他們非常敏感地意識到,這麼大一個民族,要想用草原文化來同化中原農業文明,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要想把這麼大一個國家統治住,就必須要有二元文明。二元文明是什麼?就是面對草原和高原,用游牧民族的文化進行統治;面對傳統的農業文明,繼承原來已經非常成熟的漢人文化進行統治,所以這個二元統治,清朝是做的最好的。


清朝帝王們每年在承德都要接見從草原高原上來的頭人,真正打破了長城劃定的界限,為中國國土的擴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清朝犯了一個嚴重錯誤,這個錯誤就是他只向內看,拒絕向外看,看到了自己統治中國很有效,但沒看到其實西方的文明已經在跟中華文明接觸和碰撞了。


我們不能還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來作為我們的驕傲。為什麼?因為文明的相融,尤其是你的文明同化別人的文明,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別人的文明層次比你的低。你能夠給被融合的文明迅速帶來生活水準、文化水準的提高,這樣他才願意被你同化。


日本人侵略中國打的口號就是中國的文明已經落後了,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變厲害了,而中華民族那幫人顯得那麼笨,我們不「東亞共榮」的話,他們就是「東亞病夫」了。所以你看日本人找了這個理由,實際上如果我們中華文明一直比日本厲害的話,國家實力一直比日本強,日本人不可能也不敢這麼想。即使到了明朝,日本看中國還像看親爹一樣。


面對西方文明,如果我們態度還是認為中華文明最厲害,只要我們弘揚中華文明到全世界,別的文化就被我們同化了,這件事情是絕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西方文明是一個很獨特的,在很多方面跟我們中華文明不同,甚至在對人民的管理上和對國家繁榮富強的治理上更有優勢的一種文明。現在這個世界,不是一個誰把誰同化融合的問題,而是互相之間怎樣能夠儘快把對方的長處學到手、並且跟你原來的文化精華結合起來,最後能夠達到最優秀狀態的問題。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做了一些這樣的工作,但其實沒有達到最佳狀態,我們往後還要繼續努力。比如說現在提倡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這也是努力的一個部分。


剛才有一個節目,吹的是塤。塤發出的聲音是一種無奈且悲涼的聲音,你說得好聽一點是悲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無奈而悲壯的聲音呢?因為中國人的生活,一方面大自然環境非常嚴酷,第二方面人文環境非常嚴酷。中國人的生存一直是靠天靠大自然,豐收了就多活幾天,不豐收就餓死了,實在不行就造反了。即使在最繁榮的年代,也是由皇帝和官僚在主宰人的命運。百姓只能在有限範圍內來展開你自己的命運。中國人民一直生活在無奈和不太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狀態下。


所以你會發現中國的整個文化延續的,就是這麼一個悲涼、無奈的狀態。這種悲涼無奈,某種意義上一直延續到今天。改革開放40年,我們總算有點揚眉吐氣了,希望這種揚眉吐氣,能夠再持續40年。


以上是我今天來參加活動的一點感悟。中華民族真的是生生不息,每一個人都極其頑強,每個人都像一棵被勁風疾吹的草,我們連起來就變成了廣闊無垠的草原。希望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為了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的發展,讓我們這一代人無論如何也要為我們後一代人創造更多的財富,更多的幸福和更多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俞閑話 的精彩文章:

TAG:老俞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