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就是土鯽了吧,以前很常見,現在已經不太好釣到了!
釣友們應該都知道,這些年國內引進了不少淡水魚品種,比如羅非魚、埃及鬍子鯰等等,雖然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原本的生態環境。就拿鯽魚來說,如今各大野生水域中,都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鯽魚,高背鯽、鯽鯉、銀鯽、彭澤鯽等等。這就使得釣魚人在野釣中,很少能夠釣到正宗的土鯽,即使釣到了土鯽,很多也已經是串種的了。就像如今在黃河裡,也基本上釣不到四根鬍子的黃河鯉魚了。標準的土鯽,其實外形上還是比較好分辨的,通常頭部都是比較圓的,而身體通常不會太寬,呈現出長條形。而且生長速度慢,即使是養殖的土鯽,也很難長到一斤以上,通常五兩的土鯽,就算是比較大的了。最近發現了一個新釣點,終於釣到了難得一見的土鯽。
其實土鯽看上去基本上都會感覺比較瘦,就是因為身體是修長的。不像其它鯽魚,身體是比較寬的,這個看上去就會感覺很肥美。當然,土鯽是不適合吃肉的,因為肉確實沒有多少,而且刺是真的多。不過用來燉湯是很不錯的,土鯽燉的鯽魚湯,泡著米飯吃,絕對稱得上是美味。當然如果想吃紅燒鯽魚的話,個人還是覺得那種身體比較寬的大板鯽合適,肉多刺少才更適合紅燒!
釣點是一個朋友的私人野塘,算是散養塘,但其實很久都沒有放過魚了。以前還不知道這個地方,去釣了一次後,才知道是朋友的塘。不過平時也沒人管理,算是徹底淪為野塘了。聽朋友說裡面是有大魚的,可惜只看到了大魚的身影,卻沒有釣到。而且朋友本身並不喜歡釣魚,最近正想和我一起試試,看看能不能用網把裡面的大魚捉住。因為我釣了幾次,也沒釣到大魚。用他的話說,已經不指望能夠吃上我釣到的魚了!
其實從鯽魚的品種上來說,土鯽好像並沒有什麼優勢,抗病性不行,生長速度不夠快,好在繁殖能力比較強,這才沒有被其它品種的鯽魚徹底佔據生存空間。而且從吃貨的角度上來說,土鯽除了燉湯比較好以外,和其它品種的鯽魚相比也沒有什麼優勢。不過還是不喜歡土鯽這個鯽魚品種徹底消失,畢竟這是我們從小釣到大的一種鯽魚。
本文由四海釣魚原創,感謝釣友分享自己的釣魚經歷,歡迎更多的釣友私信分享釣魚經歷。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釣友分享,侵權請聯繫刪除!
※各位釣友釣魚有規則嗎?看看這位釣友的「三不釣」,你們認同嗎?
※竿梢入水為了何?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