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北方言:不差乎

晉北方言:不差乎

原標題:晉北方言:不差乎


文 / 宋旭



「不差乎」(差,cha,輕聲,下同),晉北地區方言辭彙。意思是「不在乎」。如:


老李家家大業大,不差乎這點花銷。

人家二斤的酒量,不差乎這三四兩。


你不差乎,我差乎。


說中國足球隊,輸了禿十回了,還差乎這一場?


「差乎」之「差」,為「在乎」之「在」的古音遺存。


「在」,今音讀「zai」。上古音系讀「zliu:?」。《廣韻》擬音「dzai」(王力、邵榮芬),「dzei」(潘悟雲)。《蒙古字韻》音譯「tsay」。《中原音韻》「tsai」(寧繼福)。方言中的「差」音,實際是《蒙古字韻》中「tsay」音和《中原音韻》的「tsai」音丟失了尾音「y/i」。為元早期至明代時期的古方言遺音。


「在」之本義,《說文解字》:「存也。從土才聲。昨代切」。


段(玉裁)註:(在) ,存也。存,恤問也。釋詁:徂、在、存也。在、存、察也。按,虞夏書:在,訓察。謂「在」與「伺」音同。即存問之義也。在之義古訓為「存問」。今義但訓為「存亡」之存。


「在乎」之現代義「把……放在心上」,起於近代。明代以前的「在乎」,其義是「在於……」。如:


秦·李斯的《上書秦始皇》:「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製諸侯之術也。」


漢·楊雄 《劇秦美新》:「爰初生民,帝王始存,在乎混混茫茫之時,釁聞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雲也。」

宋·蘇軾《問小雅周之衰》:「成王纂承文武之烈,而禮樂文章之備,存乎《頌》,其愈削而至夷於諸侯者,在乎《王黍離》。」


上述引文中的「在乎」,均表示範圍、時間、處所等。意為「在於……」。


再如: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


晉·陸機《五等論》:「安上在於悅下,為己在乎利人。」


明·李東陽《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夫所謂教,必躬行實踐,不專在乎言語文字之粗。」


上引之「在乎」,均指「事物的目的、本質所在」。其義也為「在於」。


「在乎」之「把……放在心上」義,大多出於近現代文獻。如:


「我餓極了,想到母親的奶不知何時才來,我是很在乎的,但是沒有人知道。」——《分》(冰心)


「過了不一會兒,又傳來了第二聲巨響。預先有了警告,舞會上的人聽到就滿不在乎。」——《第一棵採油樹》(徐遲)

說明一個問題:明代以前的「於」與「乎」音義互通。「在乎」就是「在於」。



那麼,現代漢語里「在乎」的「把……放在心上」,意從何來?


實際上,「在乎」之「乎」,亦為記音字。其音為「意」之上古音。


「意」,上古音系「qugs(khugs)」。《廣韻》擬讀「?ie」(邵榮芬)「qih(khih)」(古韻羅馬)。《蒙古字韻》譯音「?i」。《中原音韻》讀「i」。


「在意」,就是「把……放在心上」。如:


《逸周書·小開》:「翼翼在意。」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正色謂曰:『當今軍糧要急,而卿不以在意,將由與城內婚姻邪?」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竭力報冤讎,在意的驅兵眾。」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倘能借彼兵力,為我逐去三家,情願歲輸幣帛,以報晉德,永不貳志。卿小心在意,不可泄漏!」

上引之「在意」,便是方言里「差乎」的本義。


如是,「差乎」,實為「在意」。


《現代漢語詞典》給出「在乎」的兩個義項:「在於……」、「在意……、介意……」。其中的「在於……」為其固有義項。而「在意……、介意……」為晚出義項,其緣由就是元代以後,「意」之讀音由原來的「kh/h」聲轉為零聲,而方言中仍讀「kh/h」聲,故以同音之「乎」代替之。時間久了,便將「在意」、「介意」的義項轉接到了「在乎」中。


這也是方言中,「差乎」的意思只有「在意」、「介意」、「把……放在心上」,而沒有「在於……」的原因所在。



順便扯點題外話:


某種程度上,音韻學是文明探源的重要工具之一。通過古音還原,可以將古代部族名號一一釐清。如人文始祖之「伏羲」,其上古讀音,與「薄姑」、「盤古」幾近相同:


伏羲:ba-hngral(古無輕唇音,「f」聲歸「b/p」)


薄姑:ba-gwa?(「o」韻歸「a」)


盤古:ba:n-gra:

由是可證「伏羲」與「盤古」,如同不同時期以「身毒、天竺、辛頭」等指稱「印度」一樣,他們極有可能為同一人,至少是出於同一部族。其族源應為遠古東夷部族。其後裔就是後世之「薄姑」、「仆骨」等部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晉北方言:夜你(個)=夜日=昨天
晉北方言:「黑眼」不帶「圈」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