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陳可辛:成長會有遺憾,但不一定不美好

陳可辛:成長會有遺憾,但不一定不美好

「我以前也覺得可以一輩子拍同一部電影,用不同的形式去拍。」

在《你好,之華》的宣傳採訪中,影片監製陳可辛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次他與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合作電影《你好,之華》,儘管其是以一段愛情故事作為主線,但陳可辛說,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各自有各自的故事、每人有每人的遺憾,「lost of innocence」,這是《你好,之華》的主題,也是陳可辛口中,自己拍電影以來最大的靈感源泉。

岩井俊二與陳可辛,這兩位導演都有足以讓人銘記終生的代表作,前者的《情書》在全亞洲感動過無數人;後者的《甜蜜蜜》更是影史經典愛情電影,陳可辛說自己是岩井俊二的粉絲,巧合的是,他們最被人熟知和熱愛的作品,同樣來自九十年代中期。

從《如果·愛》之後,陳可辛就沒有再拍過以愛情故事為核心的電影,其實沒有什麼神秘的幕後原因,他只是順應了人生的進程,在當下的階段,有更多的事情值得關注,生活、家庭、得失、社會……但即使怎麼變,生命中那些遺失的理想、必經的遺憾,都一直在他的電影中,主宰著每個角色的生命經歷。

大概是對「個人訴求」的深刻體會,監製陳可辛沒有在任何方面「要求」導演岩井俊二,《你好,之華》是完完全全的岩井俊二出品,陳可辛或者只是幫助這條船找到了適合的槳,但對航行的方向全無干涉。

「lost of innocence,是永恆的主題」

最近陳可辛重複說了很多次「lost of innocence」,在為《你好,之華》拍攝的短片中,在接受我們的採訪中。

到底怎麼解釋這個短語呢?丟失的無辜?逝去的天真?如果按照陳可辛說的,這是他創作中最大的靈感源泉「不管我拍什麼電影,大的戰爭片也好,其實裡面都有lost of innocence」,那或許就能從他的電影里,與這個詞的含義無限接近。

《如果·愛》中,周迅扮演的孫納,愛情對她或者與林見東(金城武 飾)無關,與聶文(張學友 飾)也無關,她的愛情早已在生活的磨損和野心的驅使中漸漸崩塌。

《投名狀》中,「天大地大沒有兄弟情大」,這也只是單純的理想,在複雜的人性和貪婪的慾望之下,兄弟情、人之義,早晚都會毀滅於無形。

如果說「天真的丟棄」在陳可辛的電影里,還如同一閃而過的寒光一樣讓人心生涼意;那麼它在岩井俊二的電影里,卻是體悟過生命的冷暖之後,依然能夠以全身心去迎接希望。

《你好,之華》中,生命即將逝去的之南留給十幾歲女兒的遺書,是15歲的自己初中畢業前夕的演講稿。對這個設計,陳可辛最早是有過懷疑的,他想,之南為什麼就單單用中學時候一封毫無意義的信作為遺書,前面連解釋都沒有,但在看到岩井俊二拍攝的全片之後,這個場景成了他最感動的一部分:

「其實整個戲的主題就是那封信。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幻想,以後我要怎樣怎樣,這個幻想100個人99個人都達不到。是不是達不到你就失敗了呢?其實不是的。」

15歲的之南在寫下那篇演講稿時,是對未來道路充滿著希望的一刻,未來對她彷彿無限美好,人生會有萬種機遇等在前頭。在即將離開的一刻,她想留給女兒的是曾經這樣一個自己,而不是之後那個抑鬱不快的自己。因為在往後的日子裡,十幾歲的女兒必須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陳可辛說,這是岩井俊二最強的一面,所有的遺憾在他的電影里依然美好「成長就一直失去一點東西,失去一點東西,但失去了東西未必代表不好」。

儘管《你好,之華》的主角依然是一封封信,但它和岩井俊二的《情書》相比,似乎是在一塊拼圖四周,拼湊出了完整的人生。在之南離開後,之華的女兒、之南的一雙兒女、之華的婆婆……他們繼續著自己的故事,老年人、中年人、甚至裡面乳臭未乾的小男孩兒,各自行成一塊拼圖,這是岩井俊二鏡頭下的人物群像故事,不止有愛情和死亡,還有生長和衰落。而對於年齡這件事,陳可辛在作品中表現得明明白白。

「我不是一個那麼詩意的人」

就算不是資深影迷,也大概能記住幾個電影經典畫面,其中必然包括《甜蜜蜜》里,黎明騎單車載著張曼玉,背景響起《甜蜜蜜》的音樂;能記起《如果·愛》里,凍成冰的河面上有騎著三輪車的周迅和走在她身旁的金城武,背景音樂是齊秦的《外面的世界》。

都說陳可辛是「愛情片聖手」,是因為他導演的愛情電影都好看;不過更早期的時候,他自己編劇、導演的電影《雙城故事》和《金枝玉葉》,即使在二十多年後今天重看,也能讓人恍然大悟,愛情到底是什麼東西。

《甜蜜蜜》片場的陳可辛與張曼玉

但是陳可辛自己說,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詩意的人。只是就算看自己拍出的電影,他也只把自己當成普通觀眾,堅信要感動別人,肯定先得感動自己。

這樣的陳可辛,卻有十幾年沒再拍攝愛情片了。

前一段時間,他與周迅對談的視頻在網上傳得很火,他說自己拍了那麼多女性角色,到現在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不了解女性。

十年前,陳可辛曾在採訪中說,自己電影里的女性形象都很模糊。但是就算不提張曼玉,我們還是記住了《如果·愛》里的周迅;《親愛的》中的趙薇、郝蕾。不過他說「我都是從男人的角度去拍我希望看到的東西」。

十年後,陳可辛正在拍攝電影《李娜》,對這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事的角色,他終於承認,這是一部女性電影,儘管其中還會有那個永恆的主題「lost of innocence」,但更多的筆觸,是基於他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對女性的思考,社會上、家庭里,各方影響著他,《李娜》就是當下這個時間,他必須去拍的那部作品。

實際上,陳可辛從來沒有那部「想拍卻一直沒有機會拍的電影」,有些時候他想了想題材,就沒有繼續下去,也或者他更明白,哪些是現在他最願意、最應該、也最能拍得好的故事。

回到開頭那句話,曾經他也想過,要一輩子都拍一部電影,都在談論同一件事。拍電影二十多年,他發現到這個年齡,腦子裡想的事情和當年已經不一樣了,感情中的分分合合已經是生命里的次要事件,到現在,家庭、社會、人生得失,替代著愛情本身,成為他電影里的預備議題,當生命重點都變了,他肯定也不會再去把愛情電影,當作表達自己的唯一途徑。

不過或許再過十年,講述人生得失的話說多了之後,陳可辛會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角度,再次拍一部能讀得出人生的愛情電影。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影人放大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票票 的精彩文章:

68歲的張藝謀攜《影》重返威尼斯,新片能否回勇?
《恐龍王》趣味短片,帶你認識白堊紀陸地霸主

TAG:淘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