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頭條3季度虧損10億,裡面有7億股權激勵費用,是怎麼回事?
11月12日,中國領先的專註於下沉市場的移動內容平台——趣頭條(QTT.O)公布了上市之後的第一份財報。主營業務收入上,趣頭條第三季度營收達到9.77億元,環比上一季度翻番。用戶數據方面,趣頭條第三季度平均日活用戶突破2130萬,同比增長229.0%。
需要指出的是,趣頭條營收大增的同時,賬面也出現虧損,趣頭條在財報中表示,這主要源於當季入賬了7.3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且趣頭條這一情況較為特殊,不同於大多互聯網公司的股權激勵,而是屬於會計上的技術處理,這一成本為一次性計提,在下個季度並不會出現。
而這背後的特殊性究竟在哪裡?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趣頭條的兩位創始人在2018年1月簽署了一份《股份限制承諾》,將兩人持有的近1600萬股趣頭條普通股(1普通股 = 4*ADS)進行鎖定,並在之後的3年每季度分批解除鎖定。而如果創始人在3年內離開公司,則要失去尚未解除鎖定的股份。
這一股份限制安排在初創企業中並不少見,其目的是為了綁定創始人長期帶領公司發展。按照慣例,如果公司成功上市,則股份鎖定自動解除。隨著趣頭條9月份納斯達克上市,其創始人的股份鎖定也自動解除。
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上述的股份鎖定,會被當做股權激勵來處理。以趣頭條為例,兩位創始人(從會計角度)被視為從來不擁有這1600萬股,反而是公司在2018年1月向他們「授予」了這1600萬股,在未來的3年分批歸屬。上市時股份鎖定自動解除,則被視為加速一次性歸屬。而既然會計上被視為「授予股份」,相應就會有股權激勵費用入賬。加之鎖定的股份數量巨大,會計上「授予」的成本也相應的非常巨大,僅僅創始人股份鎖定這一件事,趣頭條3季度就入賬了6.5億人民幣的股權激勵成本。
然而,實際上並不存在公司對創始人的任何股份授予,這1600萬股從頭至尾都是兩位創始人所擁有。這6.5億所謂的股權激勵成本完全是美國會計準則下的一個數字遊戲,跟公司的實際運營和股份授予沒有任何關係。
這跟京東上市前授予劉強東4%股權,小米上市前給雷軍99億人民幣股權激勵,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兩個例子里,公司實際發行的新的股份,用於授予給管理層。但在趣頭條的例子里,管理層並沒有得到任何新的股份。
關於創始人股份限制,在不同的會計準則下的處理也不盡相同。在國際會計準則下,類似的股份鎖定安排,一般是不被當作股權激勵來處理的,例如在香港上市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的雲遊控股,曾在招股說明書中就其創始人的股份鎖定安排披露:由於股份限制並沒有給創始人授予額外的股份和帶來額外的收益,會計上未將其作為股權激勵來處理,也並未確認相關的費用。但在美國會計準則下的處理就不一樣,另外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華米科技也存在和趣頭條一樣的情況,在其財務報表中確認了非常大額的股權激勵成本。
事實上,趣頭條良好的發展態勢及成長前景,已吸引多家投行的關注和認可。今年10月,德意志銀行給予趣頭條「持有」評級,並把趣頭條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8.3美元;花旗銀行給予趣頭條的目標價為8.4美元;瑞銀證券認為信息流廣告將成為中國在線廣告的新亮點,給予趣頭條「買入」評級;而 KeyBanc Capital Markets給予趣頭條「增持」評級,目標價為11美元。
※天津營業廳變相收取開卡費:中國移動官方這樣回應
※128G足容 建興 睿速 V5S SATA3售399元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