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輪迴、十殿閻王、孟婆黃湯這些個概念都是怎麼來的
因果輪迴的觀念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那叫一個大。就算是放到到現在,我們都覺得這是迷信了,可在日常中,還是經常會聽到下輩子這類的說法。你可能沒法想像,在東漢以前,中國人是沒有死後的世界這個觀念的。那時候我國並沒有太多地考慮過人死後的問題,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設定,就是人死以後集體會被送去泰山。東漢的記載說,泰山上有一個金盒子,裡面有一塊玉牌,記錄著每個人的壽命長短,這就是生死簿的雛形。但泰山規定了人什麼時候壽終正寢來到泰山,卻沒規定人過來以後怎麼辦、怎麼管理,這些問題則是佛教傳入後逐步完善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我們都知道佛教里有輪迴的概念,這種輪迴的概念始於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大種姓和賤民,一共五等。按照最早期的教義,前三等人是可以轉世的,但下輩子還會轉生為本種姓的人,而後兩等人則不能轉世。佛教興起以後,發現這個思想體系在邏輯上把每個階層的上升通道都封死了,不利於統治,於是提出了眾生平等的新主張:下等種姓積德行善,來生可以轉世為上等種姓;上等種姓作姦犯科,來生也可能變成下等種姓。為了更強地約束人們行善去惡,佛教還設計出了地獄作為審判和接受報應的地點。漸漸地,這種因果報應的說法逐步完善,就形成了輪迴。
因果輪迴被漢化以後,我們把它發展得更加生動,固定為六道輪迴,讓這個循環變得更複雜了,不止限定在人的種姓之間,還涉及惡鬼、畜生和天神等幾個不同的維度。比如,《西遊記》的豬八戒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天神被貶下界,托生誤入畜生道。如果沒有輪迴體系,這種跨越三種形象的想像是很難實現的。而對地獄,我們也進行了深度的加工,演化出了十殿閻王系統,規定連閻王也要通過輪迴,像官僚一樣可以換人換屆。於是慢慢地,輪迴就也脫離了佛教,變成了一種民間的信仰。而且,中國人還很周到地考慮到了輪迴的漏洞:如果有輪迴,那麼為什麼人不記得自己的前世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給出了一個很浪漫的設定,那就是孟婆的黃湯——之所以是黃湯,那也是因為中國人最早會釀的就是黃酒,而不是宋元以後才漸漸盛行的白酒。
好,輪迴的體系完整了,一個人的際遇也就可以歸入造化的前因後果了,我們的小說家們就開始考慮活著的人怎麼被這種觀念影響。把因果細化為男女之間的姻緣,就是我們的獨創,由此,也就有了月下老人和紅線。有了姻緣,也就可以推廣至情緣。明媒正娶白頭偕老的叫正緣,婚外情則可以叫做孽緣,而種種前因後果,就可以統稱為緣分了。比如,《紅樓夢》里的木石前盟,或者白娘子和許仙的還願報恩,甚至推及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許多諸如三生三世的故事,都少不了姻緣宿命的影子。如果缺少了這些,我們的小說、戲劇甚至詩歌都會缺少許多興發的基礎,許多主動或被迫的分分合合也就顯得不那麼美好了。
鬼和地獄的說法源於印度教種姓輪迴一說,經過我們的漢化,生成了六道輪迴和十殿閻王等等體系,也衍生出了姻緣等等說法,成為了我們民間的信仰,也滋養了我國的許多文學作品。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司馬氏能統一三國,除了司馬懿父子本事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要是不想過勞死,這本《抗壓力》教你怎麼化解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