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古墓出土的一件文物,為朱棣洗刷600年冤屈,稱得上千古一帝

湖北古墓出土的一件文物,為朱棣洗刷600年冤屈,稱得上千古一帝

原標題:湖北古墓出土的一件文物,為朱棣洗刷600年冤屈,稱得上千古一帝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遷都北京,五征北漠,七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其文治武功不亞於開國皇帝朱元璋。


然而,後世對朱棣褒貶不一,他一生最大的污點就是發動靖難之役,搶了侄兒朱允炆的帝位,因此背負了600年的篡位罵名。歷史上,真實的朱棣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上世紀90年代末,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獻王朱柏墓在湖北荊州被發現,有關部門對朱柏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一共清理出883件珍貴文物,其中湘獻王朱柏的「謚冊」,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做了最好的解釋。


謚冊主要內容:「王聰明孝友,鍾愛於父皇,比封湘藩,拱衛宗社。建文不君,棄皇考祖訓,屠戮骨肉,王以懿親,遭毀於讒,竟至焚死。」(「謚冊」先回顧了湘獻王朱柏的一生,聰明孝順,深受朱元璋喜愛,被封為湘王,負責拱衛宗社,緊接著說了朱柏被殺的原因,是建文帝屠戮骨肉造成的,這裡指的就是建文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明朝建立後,除了太子朱標和第26個孩子早死以外,其餘24個兒子相繼被封為各地藩王,其中駐守邊疆的九位藩王又被稱作塞王,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他們是大明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就是周王朱橚、齊王朱榑、湘王朱柏等藩王,其中朱柏實力相對最弱。


當初朱元璋分封兒子為藩王,他有沒有想到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呢?他有考慮到,但是為了讓剛建立的大明帝國能夠得到權力鞏固,他不得不採取分封制度,讓兒子帶領軍隊駐守邊疆總比讓外人更好,而且為了把權力牢牢地控制在朱家手中,朱元璋在死前幾乎殺死了所有的開國功臣,「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受牽連而死的人共有幾萬人。



從朱元璋的一些列動作可以看出,他還是很擔心也意識到藩王會造成尾大不掉。據《皇明史竊》記載,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前,曾與朱元璋有過一段對話,朱元璋對朱允炆說:「朕分封諸王是為了對付外敵胡虜,這樣可以讓邊境安定,給你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朱允炆反問道:「外敵入侵,諸王可以去抵抗,要是諸王圖謀不軌,誰去抵抗他們呢?」朱元璋沉默了許久說:「你會怎麼辦呢?」朱允炆回答:「用德行感化他們,用祖先制定的禮法約束他們,不行的話就削減他們的封地,再不行的話就把他們改封到其他地方,最後不行的話就起兵討伐他們。」 朱元璋點點頭,對答案很滿意。事實上,朱元璋是默認了朱允炆今後削藩的做法。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21歲的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即建文帝,大明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登基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他迫不及待地與大臣黃子澄、齊泰等人著手策劃「削藩」之事。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建文帝和黃子澄、齊泰等人羅織罪名,把周王、齊王、岷王、代王、湘獻王五個親王剝奪爵位,廢為庶人。其中湘獻王朱柏,年方二十八歲,被建文帝誣以謀逆罪名,發兵圍困,並下令押解來京。湘獻王朱柏性情剛烈,不甘受辱,帶著一家大小葬身烈焰。


消除這些比較弱的藩王之後,朱允炆把下一個目標對準了最大的對手燕王朱棣,他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相當於財政廳廳長),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地方軍事指揮機關),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對燕王防範措施。



湘獻王朱柏的死和朱允炆對北平的控制,成了朱棣造反的理由。

朱棣果斷髮動靖難之役,儘管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政府可以調動的軍隊有百萬之眾,然而朱棣二十年戍守邊關,更是身經百戰,加上積極聯絡其他藩王一起對抗中央政府,最後朱棣率軍打入都城南京,在位僅4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從此下落不明,至今成迷。


靖難之役歷時4年時間,朱棣取代朱允炆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



從謚冊可以看出,朱柏是權力之爭的犧牲品,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非完全是為了篡位,而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逼迫為了求生才做出的決定,朱棣背負六百年的罵名終於被洗刷,他稱得上「千古一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迅來了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遭凌遲處死的最後一位悍匪,曾在清末橫行京津地區多年
此人放棄國外奢華生活,回國領120元工資,為國家干成這件大事

TAG:魯迅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