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漫威失去斯坦·李,江湖再無金庸,為什麼去世的名人越來越多了?

漫威失去斯坦·李,江湖再無金庸,為什麼去世的名人越來越多了?

一覺醒來,漫威之父斯坦·李 (Stan Lee)去世的消息已經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

儘管老爺子年事已高,但這個消息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太過突然,畢竟前幾天在電影院里還能看到斯坦·李在《毒液》中遛狗呢。

斯坦·李 創造了鋼鐵俠、綠巨人、蜘蛛俠和雷神等八成以上漫威知名的超級英雄,是當之無愧的漫威之父。

斯坦·李的去世,不免讓人聯想到前不久去世的金庸。這兩位毫無交集的老爺子,一個描繪了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宇宙,一個書寫了蕩氣迴腸的武俠江湖,都成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在斯坦·李和金庸之前,近期已經有多位名人相繼離世,央視主持人李詠、嘉禾電影創始人鄒文懷、「靚絕五台山」的藍潔瑛……

有媒體曾統計,僅在最近兩個月,華人世界裡去世的文藝界名人就有 13 位。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充滿著緬懷和感傷,而且會重複看到這樣的話:

最近怎麼了?!這麼多名人一下子都走了。

是啊,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名人去世變得越來越頻繁,一個個「時代」都急著落幕,這股名人去世潮真的是偶然嗎?


為什麼名人去世越來越頻繁?

雖然我們還沉浸在悲傷中,但去世的名人真的更多了嗎?這個問題其實經不起推敲,名人的去世潮更像是流行文化興起帶給我們的錯覺,電視電影互聯網等流行文化載體的更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斯坦·李和金庸兩位老爺子為例,漫威之父斯坦·李在 1961 創辦漫威漫畫,在此後十年創造了無數經典超級英雄形象,不過從 1972 年開始就逐漸淡出了創作,斯坦·李帶領漫威趕上了美國漫畫界的白銀時代,但當時漫威的影響力只存在於一個亞文化圈子裡。

圖片來自:

Pinterest

斯坦·李締造的漫威宇宙成為全球熱議的話題,無疑是從千禧年後大量漫威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開始的。

多數人對斯坦·李的印象,大概也是每部漫威電影中雷打不動的龍套演員,他是《X 戰警》里的熱狗攤小販,《綠巨人》里的保安、《蟻人》里的酒保……

斯坦·李在漫威電影中的客串. 圖片來自:

Reddit

同樣是在斯坦·李退下一線創作這一年,金庸完成了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鹿鼎記》的連載。金庸小說在華人世界已經收穫了一大批讀者,連鄧小平睡前都要看幾頁,但更多人接觸到金庸的武俠江湖是從各種改編的影視劇開始。

劇版《鹿鼎記》

和菜頭在金庸去世後曾發起過一期「你讀過金庸小說的小說嗎」的問卷調查,有一萬多人參與,發現從 70 後到 90 後三代人中,金庸小說讀者數量呈下降趨勢的。

圖片來自:槽邊往事

雖然這個調查不算嚴謹,但已經能反映一些現象:凡有井水處皆有「金大俠」的影響力,主要是通過大量改編的影視作品維持的。

可以看到,斯坦·李和金庸基本都在上世紀 70 年代前就完成大部分作品的創作,但受眾主要集中在某個亞文化圈,是影視作品將這些亞文化包裝成更符合大眾審美和趣味的流行文化,真正推向了大眾。

以影視媒體為載體的流行文化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興起,而在那個年代紅起來的名人基本已經年過七旬,慢慢開始有人離世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這只是造成「名人去世潮」的原因之一。


不是更多名人去世了,而是共同回憶中的名人去世了

類似的名人去世潮也曾發生在 2016 年,這一年有英國歌手大衛·鮑伊、拳王阿里、凱瑞·費雪(《星球大戰》中飾演莉亞公主一角)等數百位名人去世。

粉絲悼念大衛·鮑伊

BBC 通過對比 2012-16 年間發布的訃聞數量發現,名人逝世人數的上升趨勢非常明顯,不過此後幾個月去世的名人數量又恢復到和四五年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2012-2016 年間每年 1-3 月名人死亡數量.圖片來自:BBC

當我們在感嘆越來越多名人去世的時候,需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名人?究竟是我們知道的去世名人多了,還是去世的名人真的多了。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曾就「名人去世潮」發表過一份數據報告,他們用某人是否能夠通過多種語言被報道來定義名人的標準,維基百科語言版本中的語言越多即越有名,比如比如歌手大衛·鮑伊在在維基百科有 104 種語言的介紹。

綠色曲線表示有 70 種以上維基百科語言版本的名人過世數

如果把維基百科語言版本超過 70 的人視為超級巨星,那麼在 2016 年去世的「超級巨星」共有 16 位,2015年、2014年和 2013 年則是 9人、10人、14人,雖然 2016 年是 4 年來最多的一年,但其實和 2013 年相差無幾。

根據這份報告,印刷術發明之前名人數量所佔全球人口的比例都極小,且變化不大。但隨著雜誌和報紙等印刷媒體在 17 世紀晚期出現後,名人比例的增長明顯增快,電視、電影、廣播等媒體的誕生都不同程度加快了增長速度。

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數據是,如果依據職業劃分來統計2000 年到 2016 年的去世名人數量。會發現表演藝術家的比例上升明顯,從 2000 年的 29% 上漲到 2016 年的 36%。

依據職業劃分的年過世名人數,黃色代表表演藝術家

回想一下你最近印象深刻的去世名人,有多少人是與影視娛樂圈相關的,對這個問題也大致心中有數了。

我們緬懷「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江湖,唏噓出道即巔峰的「瘋女人」,懷念那個最會砸金蛋的大長臉,但有你是否又知道同樣是在今年去世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文壇大師劉以鬯、光纖之父高錕,起碼後面這幾位都沒有在社交媒體引起大規模刷屏。

金庸曾說:「有了饒宗頤,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這裡不是要說誰更值得悼念,而是我們懷念的,更多是伴隨大眾文化消費品井噴中誕生的名人,背後則是流行文化給幾代人塑造的共同回憶。

就像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那份報告的結論,名人的數量,不會受限於傳播的方式和範圍,而是受限於社會大眾的關注度和記憶力。

縱觀那些在社交媒體刷屏的去世名人,不少都是成名在紙媒電視的黃金時代,那時報紙電視還壟斷著大眾傳媒的話語權,大家看的都是《還珠格格》,才擁有這麼多共同記憶,因此相關的名人去世時才能引起這麼大範圍的共鳴。


朋友圈和微博里的蠟燭,加劇了「時代的落幕」

到了互聯網時代,名人去世的傳播速度更快了,同時給每個人提供了更多的表達空間和平台,這也加劇了名人去世的刷屏速度,製造了「更多名人去世」的錯覺,就像專欄作家宋金波在一篇文章說的:

今天人們可以監測到更多的地震,但地震並不一定多了。

如今哪位名人去世,大量自媒體無數支蠟燭就會在微博和朋友圈中點起來,迅速登上熱搜榜。因為話題自帶流量,又會帶動自媒體們第一時間跟進,前段時間李詠去世,據新榜統計就有數千公眾號為此發聲。

李詠

在多方助推下,對去世名人的哀悼在互聯網時代逐漸變成一場全民參與的儀式,但也很容易變成一場狂歡。

今年物理學家霍金去世,刷屏朋友圈的不只有對霍金的悼念,還有諷刺跟風悼念的文字,嘲諷和反嘲諷雙方在社交媒體中打起了口水仗,至於懷念霍金的初衷反而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不過由於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人們擁有的共同回憶可能會越來越少。一出生就處在互聯網時代的 00 後,或許不會集體看著同一部電視劇、動漫、小說長大,更加看重個性化的他們也許催生出更多亞文化圈子,而不是迷戀同一個明星。

或許在未來能夠像斯坦·李和金庸這樣能為大眾創造共同回憶的名人會越來越少,當我們在悼念他們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悼念為那個充滿共同回憶的年代。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范兒 |原文鏈接 ·查看評論 ·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馬蜂窩客服讓用戶從海參崴「打車」到希臘,賠償 8 萬打車費
小米 MIX 3 真機曝光/三星發布後置 4 攝手機/網友發抖音糾錯教材,獲主編回復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