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停戰100周年:從美國參戰到戰爭結束

一戰停戰100周年:從美國參戰到戰爭結束

就在協約國被打得精疲力盡招架不住的時候,德國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1918年5 月27 日,德國與戰敗的羅馬尼亞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這個條約強迫羅馬尼亞淪為德國的附庸,大部分羅馬尼亞油田被迫租借給德國99 年。這更堅定了協約國打倒德國,咬著牙堅持到底的決心。

後來的事實證明,魯登道夫的猛攻只是德軍的「迴光返照」,就在英法快要頂不住的時候,山姆大叔來了!

1918 年,在香檳—馬恩(Champagne-Marne)地區進攻的美軍

既天真又勇敢的美國大兵終於來了, 他們高喊著「拉法耶特(La Fayette),我們來了」,興奮地登上了法國的陸地,這種勇敢英法德奧等國的士兵已經沒有了。相比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目光獃滯的協約國士兵,這些美國的大兵個個情緒高漲、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紅光滿面,好像不是去前線拚命而是去前線吃席。美軍的2 個超大編製的步兵師—一個師等於英法師的2 倍—及時趕到了,他們在馬恩河畔的蒂耶里堡(Chateau-Thierry)阻擋住了德軍。而且美國人還正以每天一萬人的速度抵達法國。

6 月底,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將德軍趕出了貝洛森林(Belleau Wood),密集的火力把這裡茂密的森林打成了禿山,德軍敬畏地稱美軍為「兇殘的狗」。這個地方後來被命名為「海軍陸戰旅森林」,法國還特意把它贈送給了美國政府。

7 月15 日,德軍向馬恩河再次發起進攻。但美軍頂住了德軍的猛攻,防守的美軍第38 師被稱為「馬恩河磐石」。7 月18 日,德軍開始撤退,他們不但退過了馬恩河,而且退到了埃納河一線。8 月6 日,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也是德軍的最後一次打擊在協約國的反擊浪潮中結束了。對於美軍的新式戰術和取得的重大勝利,法國人不無嫉妒又頗為幽默地評論說:「不是我們太無能,而是因為『美國大兵的腿長腳板大』。」

源源不斷到達的美軍已經改變了力量的對比,8 月8 日凌晨4 點20 分,輪到協約國進攻了,英軍向亞眠突出部展開了進攻。德軍的心理防線在511 輛坦克的隆隆聲中瓦解了,不到2 個小時,英軍就抓了15000 名俘虜,並繳獲了400 多門大炮。魯登道夫痛心疾首地把這一天稱為「德軍的黑日」。

8月9 日,法軍也來助戰,到13 日的時候,英法聯軍已經推進了6~10 英里,徹底削平了亞眠的突出部。魯登道夫稱8 月8 日這一天為「德軍的黑日」, 除了損失慘重外,一向英勇善戰、有著鐵一般紀律的德軍已經是士氣渙散,大批士兵在開戰以來第一次集體開小差,開赴前線的預備隊甚至被向後方狼狽潰退的隊伍嘲笑為「拖延戰爭的搗蛋鬼」,大批德國兵開始無組織無紀律地到處搶掠,不管有用沒用只要能拿走的東西都被搶走,連小孩兒的玩具也不放過。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德國的兵員已經接近枯竭——在東線割占的俄國大片領土反而成了德國人的累贅,他們不得不派更多的兵力去佔領這個地區,尤其是克里米亞半島,因為協約國有可能從中東入侵那裡。為了從俄國獲得糧食支持戰爭,他們不得不深入到烏克蘭的腹地去尋找,而有了糧食還得用火車把它們運出去,於是他們只好到處去找車皮,而發動火車又需要煤,他們又不得不去頓涅茨(Donetz)盆地找煤,火車有了煤還得有鐵路才能走,但俄國的鐵路十有八九是癱瘓的,於是他們又不得不去義務修理鐵路……本來威廉二世是反對吞併全部波蘭的計劃的,但這遭到了魯登道夫堅決的抵制,而興登堡則力挺魯登道夫,並再次以辭職相威脅。為了替後者吶喊助威,興登堡還特意寫了一份像最後通牒一樣的請願書給德皇,口氣就像校長訓斥不守規矩的小學生一樣,在他認為重要的詞句下面他還特意划上了重點線來提醒讀者注意。在兩位功高震主的老將的壓迫下,德皇不得不屈服了。

隨著德軍前線的崩盤,能夠活著向協約國投降對德國士兵來說成了一件值得慶幸的事。1918年8 月一個月里,德國軍隊里有10 多萬人「失蹤」,實際上就是逃跑,說失蹤只是為了面子上好看點。在關押德國俘虜的圍欄里,老俘虜會用歡呼聲來迎接新俘虜的到來,因為成為俘虜就意味著—好歹安全了。

威廉二世已經意識到戰爭進行不下去了,8 月14 日,他親自主持了德軍最高統帥部會議,商量怎樣尋求和平,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現在到了結賬的時候了」。

但協約國已經不給德軍任何喘息的機會了,8 月19 日,協約國軍隊繼續進攻並對德軍進行兩翼合圍,於是第二天又成了一個「德軍的黑日」,協約國軍隊渡過了索姆河,魯登道夫之前發起的5 次進攻的成果全部喪失。

現在輪到協約國主動進攻了。9 月12日,第一次擔當主力的美軍對德軍發起了最後的攻勢,只用了30 個小時就拔除了德軍在聖米耶爾的突出部,並抓俘16000 人。這天正好是潘興58 歲的生日,潘興說這也是他過得最快樂的一個生日。協約國在西線的師達到了217 個,包括102 個法國師、60 個英國師、39 個美國師、12 個比利時師、2 個義大利師和2 個葡萄牙師,而德國只有193 個師—有的師只有7000 人,只相當於一個滿員美國師的1/4,還多是老弱病殘。

1918 年貝洛森林裡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9月25 日早晨5 點半,美軍在馬斯—阿爾貢地區展開了對德軍的最後一擊,大炮吐出的火焰映紅了整個天空,這次戰役消耗的彈藥比整個美國內戰期間消耗的彈藥總量還要多。雖然美軍人數是德軍的8 倍,但他們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

在戰役中,美國人使用了12 毫米口徑的獵槍來打德國人,這種厲害的武器本來是狩獵用的,比德軍的步槍口徑要大一倍。氣憤的德國人聲稱這違反了《日內瓦公約》,但抗議沒人理,因為打贏才是硬道理。10 月10 日,美軍把最後一名德國兵趕出了阿爾貢地區。

在協約國的幾記重擊下,德國別說還手之力了,連招架之力都沒有了。正所謂禍不單行,這時又傳來了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德國本來就不多的盟友一個接一個地都崩潰了。

10 月27 日,認為戰爭已經玩不下去了的魯登道夫乾脆辭了職(這次威廉二世批准了),化裝逃到了瑞典,直到第二年大戰結束後才溜回來。

關於停戰問題,美國總統威爾遜通知德國政府:「我們拒絕和德皇打交道, 德皇必須退位!」自尊心很強的威廉二世堅決不幹,他跑到德軍在比利時的總部宣布要親自率軍剿滅「亂黨」。直到宰相馬克斯宣布廢除他的皇位,並向全世界宣告,他才明白自己確實已經眾叛親離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於是他立馬鑽進了開往荷蘭的車廂,逃到了荷蘭。後來克里孟梭和勞合·喬治都要求把德皇送上戰爭法庭,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Wilhelmina)拒絕把德皇交出來, 因為威廉二世也是她的親戚—她老公是德國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退位的威廉二世只能以寫寫文章砍砍樹來度過餘生,據說1926 年12 月的一個星期他就砍翻了2590棵樹—那片被他蹂躪的樹林直到20 世紀末才慢慢恢復過來。此後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是……多好啊」,以表達他的不滿。不過他看到了後來希特勒的崛起,在1941 年納粹德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心滿意足地死去,因為德國在二戰中征服了法國—這是他當年未完成的心愿。但他沒有看到後來德國敗得更慘的結局,否則他一定會更鬧心。

11 月6 日,德國代表團前往法國進行停戰談判,他們的汽車打著白旗來到了法國東北部的貢比涅(Compiegne)森林,在那裡見到了協約國的總司令福煦。趾高氣揚的福煦故意問他們:「你們來幹什麼呀,先生們?」德國代表答道:「我們想聽聽你們的停戰建議。」正牛氣的福煦則故意給了他們一悶棍,他故弄玄虛地說:「噢,我們沒提過任何停戰建議,我們很願意繼續打下去!」德國代表表示:你們打不打得下去是你們的事兒,我們是打不下去了……條件你們提吧。

1918 年11 月11 日早晨5 點,雙方在福煦將軍的專用火車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議—這一節車廂後來被法國人當作紀念品保留了下來。貢比涅森林裡鳴放禮炮101 響以示慶祝,但為了湊個整數,協約國又規定停火協議在11 月11 日的上午11 點生效。在剩下的這6個小時里,前線還在瘋狂地繼續轟炸, 雙方的炮兵不瞄準就亂開炮,大家好像商量好了似的—要打完最後一顆炮彈然後輕輕鬆鬆沒有負擔地回家。因為這個很扯淡的規定,不少士兵在停火前5 分鐘中彈而亡。

德國代表同協約國代表在貢比涅森林的一節火車車廂里簽訂停戰協定後合影

這次大戰終於結束了,但戰爭遠沒有結束,它改變了歐洲的版圖,也為下一次世界大戰提供了養料和種子。

本文摘自《掌故003:趣味一戰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F-16「蝰蛇」飛行員講述「9·11」事件
從反清復明到扶清滅洋,「神功護體」的義和團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