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不到100斤,只有冬天才能挖,累個半死賣9元一斤
俗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山腳下的農民享受著大山帶來的饋贈,春天有各種野菜和蘑菇,夏秋季節有各種野果,到了冬季還可以上山挖冬筍,這樣的生活很讓人羨慕,但是也有一絲辛苦。因為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在這裡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這個季節正是冬筍生長的季節,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地區,很多山上都長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有些竹林的下面現在正在孕育著一批美味的冬筍。
很多人都知道冬筍好吃,但是卻不知道挖它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冬筍的產量不及春筍,一畝地能挖出一百斤已經算不錯了,而且挖冬筍很講究技術,如果去新手去挖,可能半天也挖不到幾根。
冬筍其實是毛竹的筍芽,筍芽長在一根竹鞭(有的地方也稱作鞭根)上,如果能找到這根竹鞭,運氣好的話竹鞭上就會有很多個筍芽,這個筍芽就是日後長出竹子的幼竹嫩芽。通常生長了五年左右的竹子出筍量是最多的,生長年數不夠或者過老的話,竹筍量都不多,而且竹筍只生長在母竹下面。
如果看到一棵竹子的竹葉有些發黃,那麼它下面可能會在孕育冬筍,當然找到了母竹也不一定能挖出來冬筍。有些人會採用笨方法,那把這根竹子下面四周的土全部挖開,這樣也能找到冬筍。不過聰明人都會根據竹子下面的最後一根枝椏指示的方向,大概就是竹鞭的生長方向,沿著這個方向挖就能挖到很多冬筍。
在土壤肥沃的向陽區,竹子的出筍率最高,不過挖竹筍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它挖絕了,因為挖絕了之後這片竹林就不會有新竹子長出來可,那以後可能就挖不到冬筍了。
在挖冬筍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老農民都會用特製的工具,在挖到竹鞭之後將泥土一點一點扒開,然後再砍下竹筍。如果傷到了它的根,那也會影響竹子的生長,最好是挖完之後用土將它回填,這樣也是一種良性循環。
現在很多人挖冬筍都是在自家的竹林挖,一到冬季會路路續續的挖出不少冬筍,送到市場上賣能賣到8、9元一斤,價格是春筍的好幾倍,主要是冬筍不僅難得,而且挖它太辛苦了,要付出不少汗水,累個半死賣9元一斤也不過分,消費者對冬筍還是很認可的。
冬筍可以從十月就可以挖了,這期間正是天氣開始變寒冷的時候。等過了這個季節,有些冬筍會慢慢長出來變成春筍。一般來說過了冬至,最好就不要去挖冬筍了,以免影響竹子的生長。冬筍之所以好吃,主要是因為它埋在土裡,剝掉筍殼之後,裡面是白白嫩嫩的生肉,切片的話甚至可以生吃。一般都是用冬筍燜肉或者燉湯,吃的就是這個鮮嫩味,不過需要注意冬筍也不能吃多了,它的草酸含量比較多,一次性吃太多的話對胃不好。
各位朋友,不知道你們是否挖過冬筍呢?你們喜歡吃冬筍嗎?歡迎留言交流!
※它俗稱「千年魚」市場上15元一斤,釣不絕吃不絕,卻栽在地籠里
※因為沾了名字的光,一度在全國熱賣,如今跌下神壇少有人問津
TAG:禾木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