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底色: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火車緩緩爬過巨龍一般的錢塘江大鐵橋,26歲的查良鏞聞到了空氣中的花香。他看著車廂外,西湖邊的燈火、月光下的錢塘江以及矗立在江邊的六和塔不斷被甩到身後。
那一刻,他有些難過。不只是離開故鄉愁緒,他同樣也對巨變中的這個國家充滿憂慮。他把視線放得更遠,陷入夜色里的還有蕭山和餘姚,那是大哲學家王守仁和黃宗羲的故鄉。他想著,新政權治下的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傳統中的大師還會受到人們尊敬么?
這是1950年的一個初春的晚上,查良鏞離開內地,坐著火車經廣州到香港去。這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此後三十餘年,他都成為祖國的一個旁觀者。
在香港,查良鏞把名字里的「鏞」字拆開,以「金庸」為筆名,寫起武俠小說。同時,他還以查良鏞的身份寫社評。家國,成為他繞不過去的心結以及筆下最常出現的主題。日後,他獲得的巨大聲譽和不斷遭受的批評、攻擊,也都與此有關。
武俠
從杭州出發,往東開上一個多小時的車,就到了浙江海寧袁花鎮新袁村,金庸,就出生在這裡。村子裡有一棟非常大的仿清式建築,那是復建後的金庸舊居。
10月30日下午,94歲的金庸在香港養和醫院去世。消息傳出,各界紛紛哀悼,朋友圈成刷屏之勢,不分長幼,無論男女,有華人處皆懷念金庸。第二天,到新袁村金庸舊居悼念、參觀的人超過之前一周總和。
很多年前,金庸就想過自己的後事問題。
那是2003年的7月,當時金庸79歲。央視記者問他,去世後,碑文會寫什麼。金庸當即回道:
這裡躺著一個人,在20世紀、21世紀。他寫過幾十部武俠小說,這些小說為幾億人喜歡。
這是事實。自從1955年他開始在報紙連載《書劍恩仇錄》,到1972年《鹿鼎記》連載結束,他一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2008年,曾有人做過統計,金庸的小說發行已經超過5億冊,這還不包括幾乎與之匹敵的盜版數量。
金庸曾說,對於歷史,他篤信羅素的一套觀點:歷史的改變,並非必然,而是因為諸多偶然事件。而他之所以能踏進武俠小說圈,也是出於偶然。
1954年,香港發生了一場轟動一時的比武事件,太極門和白鶴門因武功高下之爭,先是打了一場筆仗,接著,爭論越來越激烈,雙方終於約定比武較量。不過,這場引起各界關注的武林對決,最後幾乎算是以鬧劇收場,比武只進行了幾分鐘,最終被評判團隊認為不勝、不敗、不和。但比武風波在香港掀起的熱潮,讓報界看到了一個機會。
金庸供職的《今晚報》當即向讀者宣布,推出武俠小說連載,作者為梁羽生。
第一部《龍虎鬥京華》,以及第二部《草莽龍蛇傳》都引起了香港社會極大關注。第二年,梁羽生的《草莽龍蛇傳》快要連載結束,但他顧不上寫新的小說,編輯找到金庸,想要他頂上。
從沒寫過武俠的金庸,遲遲不敢答應。答應後也一直拖延沒能下筆,直到要上版的當天,編輯派人到金庸處坐等,並表示,拿不到稿子,第二天報紙將要「開天窗」。金庸這才被迫寫了一千來字,這就是《書劍恩仇錄》的開端。
金庸的很多小說,都是這樣被逼出來的。1959年,他創立《明報》時,已經寫完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和《射鵰英雄傳》了,《飛狐外傳》也在其他報紙連載中。為了促進報紙銷量,他又同時開寫《神鵰俠侶》。
創辦《明報》前,金庸一度在長城電影公司擔任編劇,寫劇本才是本行,武俠小說不過是副業。他創作的劇本,大都屬於純娛樂性質,追求戲劇化效果,迎合普通市民口味。這種風格,後來也被他帶入小說中。金庸小說易於改編為影視劇,也有這個原因。
金庸寫《神鵰俠侶》時,曾考慮過以悲劇結尾,但最後還是讓楊過與小龍女幸福生活在一起。「《神鵰俠侶》以喜劇收場,絕對可以諒解」,金庸好友倪匡曾解釋道,當時正值《明報》初創期,「若是小龍女忽然從此不見,楊過凄凄涼涼鬱郁終生,寂寞人世,只怕讀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報》。」
由於長城電影公司立場上偏向於左派,經常強調電影中的教育意義,而金庸則希望能多拍一些娛樂性和商業化的電影,提高賣座率,這在當時很難獲得支持,他甚至還曾因「資產階級思想」遭到過批評。眼看立場不和,自己發展也受到諸多限制,金庸離開電影圈,和朋友共出資十萬港幣,創辦了《明報》。
為了報紙能夠活下去,金庸不得不把武俠小說寫得更勤奮些,有時候甚至每天要構思兩部小說的內容。即便這樣,人們仍不看好他的選擇。老朋友、舊同事皆言:「小查(金庸)這次非傾家蕩產不可」。
冒險
金庸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好友倪匡曾回憶,兩人去賭錢打牌,「他可以連續半小時不跟牌,一點也不鬆動。」倪匡說,金庸性格過於謹慎,修改小說是另一個例子,一遍一遍改,而且還徵求讀者意見。按照倪匡的態度,「小說作者是上帝,我喜歡怎樣就怎樣」。
倪匡聽說,曾有青城派道長向金庸問罪,問他為什麼每次都把青城派寫成壞人。金庸就道歉,「他說,是是是,我改」,倪匡說到這裡笑著回應,如果是自己,一定懟回去:「我喜歡青城派當壞人,青城派完全沒有壞人嗎?」
以此來看,創辦《明報》,絕對算是金庸人生中很大的一場冒險。他不但押上了身家,而且,在一些關鍵時刻,不得不與往日的朋友們決裂。
與今日內地人人皆可開公號有點相像,1950年代的香港,只要投入點資金,人人都可辦報。據統計,光是50年代,香港新創辦的報紙就有85家,平均一年8.5家。當然,大部分報紙都支持不了多久。
《明報》初創期,很少有政治新聞,人們愛看的只是金庸的小說。這種局面在1962年發生了改變。
……
※關於《江湖兒女》那些事兒,我替你問了問導演賈樟柯
※開心麻花是如何擰成的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