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蘇聯究竟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原標題:二戰的蘇聯究竟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用老對手斯大林的話來說,希特勒根本不算政治家,而是一名賭徒。可即便是賭徒,也知道軍力和國力在戰爭、尤其是一場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性。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截至1939年9月,德國軍隊早已突破《凡爾賽和約》10萬人的限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強大的軍隊之一。彼時的美國軍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還不如波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二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將數百萬精銳消耗在蘇聯本來是有可能不發生的。至少德國完全沒必要在1941年6月就倉促地進攻蘇聯,從而為陷入兩線作戰埋下隱患。
從波蘭戰役後,德軍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巨大的勝利,不但僅用了40天不到就將兩個歐洲霸主之一的法國攻陷,還將另一個霸主英國打得奄奄一息。此時的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在幹什麼呢?前者的資本家們在暗中也沒少與納粹往來,為的就是從戰爭中分一杯羹;後者則是納粹實際上的盟友,甚至還在夢想與德國一同瓜分世界。
1940年12月,當希特勒感覺入侵蘇聯時機合適時,在總參謀部制定進攻計劃時,他特意要求德軍「快速拿下蘇聯」。此時,這位政治賭徒還是相對理智的,德軍進攻蘇聯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油田。德軍最高統帥部認為,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其中3/4集中在烏拉爾山以西。如果能夠拿下這些地區,那麼蘇聯的工業體系就會崩潰,就無力再支撐戰爭。
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樣,在1941年的嚴冬到來之前,德軍在蘇聯境內取得了出乎世人意料的成功。而這樣的成功也給人們留下了一種印象:當時的德國,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力,都完全碾壓蘇聯。這種勝利的快感也令德國的將軍們感到振奮,之前不少反對入侵蘇聯的將領,此時居然也對攻下蘇聯充滿信心。
因此,德軍高層便出現了這樣的分歧:希特勒希望兵分兩路同時攻打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而將軍們則希望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希特勒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石油和工業原料。此時的斯大林對停戰仍抱有幻想,曾多次暗中試圖與希特勒達成協議。筆者認為,希特勒也許是出於這種考慮:先攻佔油田後再邊看邊打,形式不好便見好就收。畢竟作為一個賭徒,知道籌碼在手裡的重要性;而一旦直接進攻莫斯科,那麼相當於將這種可能直接打破了。
因此,有人說德國失敗於希特勒兵分兩路的瞎指揮,也有人說德國失敗與將軍們的大腦發熱,這兩種說法都並不完全,但卻都有一定道理。
另外,德國不可能戰勝蘇聯的一個重要原因,恰恰是我們之前提到過、卻又被大多數人誤解的一點——德國在軍事上的暫時優勢確實是壓倒性的,但在蘇聯面前,德國並不能算是頂級的大國。
何謂「大國」呢,筆者認為,按照綜合國力作為衡量標準是最客觀的。1940年底,在蘇聯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當時蘇聯坦克年產量達到2000輛、飛機5000架。而蘇軍更是裝配坦克2.28萬輛,飛機1.4萬架。即便是蘇聯的工業體系於1942年遭受重大打擊,蘇軍每年仍能獲得至少1200輛新式坦克和1800架飛機的補充。相比之下,在佔領法國後,德國的國力達到巔峰,仍然無法與此時的蘇聯相比。
戰爭不僅是一個燒錢的遊戲,更是消耗人口。戰爭期間,斯大林發明了一種被稱為「看不見的師」的制度,即一個師從營級以上軍官都配備兩名副官。一旦需要新建一個編製的師,就從這兩名副官中調走一個,只需要徵召新兵就可以快速組建一個整編師。這種制度的效果如何呢?戰爭初期,蘇軍精銳損失多達數百萬,保衛莫斯科的蘇軍也只有125萬人。然而短時間內,蘇軍便得以迅速重新擴充到400個滿編師,人數更是接近1000萬。這便是不少德軍軍官在戰爭後期感慨蘇軍「越打越多」的原因。
話說回來,筆者剛才提到,德國在二戰中避免兩線作戰是有可能的,但蘇德之間的一場大戰和二戰一樣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巴巴羅薩」計劃充滿理想性,但蘇聯入侵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同樣也是箭在弦上。蘇軍甚至計劃提前10天(1941年6月12日)入侵德國,只是因為沒有準備好而放棄了。
換句話說,無論是蘇聯準備好了主動打德國,還是德國趁蘇聯沒有準備好主動跳進這個坑,結果對與世界為敵的德國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不必為德國的惜敗而惋惜,說到最後,我們論證的一切恰恰印證了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失道寡助,非正義的戰爭註定會失敗。
※貴為皇帝卻一夫一妻,他發明一物至今人們每天都在用
※這位宋朝詩人在旅館的牆壁上留下一首詩,卻因此名垂千古
TAG:貓爺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