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儘管「職場不相信眼淚」,但最近的調查說,有超過一半的人都在辦公室哭過。

這份調查來自消費者研究平台 Civic Science。他們詢問了超過 3 萬名美國成年人,結果是,有 57%的人承認,自己曾經在辦公場所流過淚。

調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有 16000 多位受訪者,主要回答「是否接受這種行為」;第二部分有 33000 位受訪者,主要回答「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雖然這兩部分人群並不完全重疊,但都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和工作崗位,所以基本上可以合併著看。

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面對「在上班的時候哭」這件事,人們的態度和行為還是有點偏離的。

  • 首先,哭過不等於「認為哭是對的」:雖然在辦公室哭過的人超過了一半,但總的來說,表示「可以接受」的人只有 35%,多數人(51%)還是覺得「不能這樣」。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 不過,哭過的人對這個舉動的接受程度也是比較高的:這部分人裡面,有 51%的人選擇了「可以接受」;而沒有哭過的另一部分人,能接受的比例就只有 19%。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 以崗位類型來區分呢?去掉調查期間沒有在職的那些,最反對職場哭泣的工種是管理崗(Professional/Manager),達到了 55%,反對聲音最小的則是服務崗(消防員、服務員、兒童保育等),前者比後者高了 10%。但反對歸反對,身在管理崗的人們倒也沒少哭過(57%)。相較之下,服務崗的從業者們就比較知行合一,哭過的比例確實最高(63%)。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 當然了,成年人的愛逞強還不止是這樣:按照年齡來看,35-44 歲的人最不能接受職場哭泣,但他們同樣也是哭泣比例最高的人群之一。總的來說,口是心非的職場中年們(25-64歲)彷彿要比最年輕和最年長的那兩撥更愛哭一點兒,好在三十歲過後,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對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在慢慢提升。「年紀大了容易心軟」,在這件事情上倒是沒錯的。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另外兩個相關因素就是錢和壓力水平。

  • 調查中,職場哭泣跟收入的關係算是比較一致的:家庭年收入越高的人越不喜歡在工作場合哭,也越少哭。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 但壓力卻不是這樣:對哭泣持中立立場、選了「I don"t know」的群體裡面,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日常工作壓力很大的人(37%);在哭過/沒哭過的兩組當中,壓力大的人佔比也挺近(20% VS 25%),反而是中等壓力者哭得多一些(60% VS 42%)。考慮到中等壓力者在這個測試里佔了大多數,他們可能才是在公司流淚最多的那一群。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在辦公室哭,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

從上面的調查看,成年人並沒有那麼「不近人情」,「把哭泣的念頭徹底壓下去」的努力也不怎麼成功。但大家之所以比較諱言這件事,還是因為它的結果實在難以預期:在之前的報道里我們也提到過,哭泣這種「非理性」的消極情緒表達方式,在職場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能會得到同情、幫助和親近,也可能給人留下軟弱、衝動乃至另有所圖的印象。

另一方面,這兩種效應也並不是公平地作用在每個人的身上的:耶魯大學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在工作上遇到麻煩時,女性如果表現出跟男性同樣的憤怒,反而會得到「不夠稱職」的偏見,這可能會讓她們更傾向於選擇哭泣這樣「內化」的途徑消化情緒,而這可能又會加強當事者的內疚感,以及其他人「女性就是愛哭」的刻板認知。至於男性,他們如果囿於所謂的「男子氣概」,同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面臨「想哭又怕丟臉」的困境。更何況,哭的原因遠遠不止工作本身,自我、家庭、人際關係等等,都有可能讓人把負面情緒帶進辦公室,加上多數公司對員工情緒的調節和疏解的缺乏重視,「從來不哭」似乎是不可能的。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面對這樣的兩難處境,大西洋月刊的意見是,我們得「正常化」一點,不要為人之常情而 judge 自己。NBC 也給了一些實用的建議,比如找一個相對私人的空間、再次開口前冷靜一會兒、也不用太急著道歉,你甚至還可以預先提醒其他人「我這會兒情緒有點不穩定」,給同事一點心理準備。

不過說來說去,「在職場能不能哭」,就跟「要不要跟同事談錢」和「職場有沒有真朋友」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他人的經驗也很難複製。但這其實也正常:在某種意義上,工作本身就是矛盾集合體,它實現人的價值,又常常讓人感覺沒有價值;它為我們創造收入,有時卻又製造出超過收入的消費;它提倡冷靜自持,但更多時候帶來的卻是衝突——只要工作還存在,關於這些話題的爭論,大概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在辦公室哭」就是「不專業」嗎?調查說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

題圖來自:Giphy ?? mostme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又想探索專業性又想得到大眾關注的烏鎮戲劇節,可能是眼下戲劇處境的一個縮影
大公司頭條:今日頭條融資,估值 750 億美元;鎚子又發布新品,沒有手機的事兒;平安保險成為滙豐第一大股東,持股 7.01%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