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提起儒家的「中庸之道」,現在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很多,屬於冷門問題。但喜愛傳統文化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儒家經典中的四書五經之一就是《中庸》。
宋儒程伊川和朱熹這樣解釋「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正因為程朱這樣的解釋,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當成笑料,認為「中庸之道」就是老好人,就是和稀泥,是非不辨,兩邊都不得罪,過日子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本來一個挺好的「中庸之道」,讓程朱這麼一解釋,把儒家最精華的東西給浪費掉了,這個解釋確實問題很大。
首先,「不偏之謂中」,無論是人,還是天下萬物,還是整個宇宙,哪裡能找到一個「中」呢?以前有地心說,有日心說,到最後還不是都推翻了,到現在都沒人找到宇宙的那個「中」;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你怎麼找那個「中」呢?你必須先設定好兩邊的界線,才能找到中間,但你設定好兩邊界線的時候,就已經偏了。這句話其實是句空話,根本就做不到,不可能實現。
其次,「不易之謂庸」。不易,就是沒有變化。試問天下哪有絕對不變化的人和事呢?根本不可能的,都是似是而非的空話,聽起來不錯,但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沒什麼實際用處。
那這個「中庸之道」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呢?其實在《中庸》第一節就已經表明了。《中庸》和《大學》都是這種寫作手法,開宗明義,簡單明了,一開始就先把內容總綱寫出來,然後再詳細展開具體內容。我們看《中庸》的頭第一節怎麼說的: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頭一句就直接說明了什麼是「中庸之道」,然後剩下的內容,就都是具體意思的闡述了。
「天命之謂性」,什麼是「性」呢?不是男女性別的性,而是「天命」。這個「天命」,不是指宗教里的上帝、玉皇大帝,也不是指物質世界的那個上天,它指的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本性、自性,是明心見性後見到的那個性,是我們大家都具備的那種本源性的、自自然然的、與天道相通的那個東西。這個大家或多或少可能也都體驗過,在我們內心自然安定、無思無慮的情況下,腦海中忽然閃現出的一個念頭,很有可能就是自性里流露出來的那個東西。
然後說「率性之謂道」。這個率性,不是任性。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什麼事都由著自己性子來,這可不是率性,更談不上是什麼「道」。這個率性,指的是在達到「知止而後有定」的境界後,從我們自性里流露出來的那種智慧,符合天道規律的那種言行,這就叫做「道」,也就是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中庸之道」。
緊接著又說「修道之謂教」,教化、教育的目的,修學這個「中庸之道」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我們回歸本源,找回自性,讓我們的心靈達到純凈純善的境界。
後面這一句,就是說明這個修學中庸之道的重要性。「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個中庸之道,不是空談,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只要我們離開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麻煩和煩惱。比如現在人喜歡熬夜,那就違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會生病,熬壞身體;對森林亂砍亂伐,就會破壞自然環境,導致沙塵暴、泥石流,也是違反中庸之道;我們現在人的慾望無窮大,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吃著碗里還要看著鍋里,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給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煩惱,這都是因為違反了中庸之道。
最後,大家應該清楚了,中庸之道不是讓我們做老好人,不是讓我們做佛系,不是讓我們什麼都能湊合,而是希望通過我們修學,擺脫迷惑,返本歸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個覺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個能夠遵循天道規律的人,那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