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骨傳導到屏幕發聲!淺析智能手機的聽筒設計

從骨傳導到屏幕發聲!淺析智能手機的聽筒設計

和筆記本相比,智能手機屬於一種更精密且輕巧的移動設備,它們內部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因此,智能手機內置的發聲單元,往往較筆記本還要複雜許多。首先,就是除了「揚聲器」之外,智能手機還需一個名為「聽筒」的發聲單元,而它則是影響通話質量的關鍵所在。

手機聽筒的樣式之謎

手機聽筒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通話時可以聽清楚對方的聲音,為了保護隱私,聽筒傳出的聲音是具備指向性的,而且音量不大,在吵雜的環境下必須貼近耳朵。問題來了,為什麼位於屏幕頂部的聽筒開孔都是長條形狀呢?做成圓形或縮小成一個小孔不成嗎?

哪怕劉海屏會限制聽筒開孔,但聽筒的形狀至少也是略長的橢圓形

作為一個對音量大小要求不太苛刻的發聲單元,手機聽筒往往也是為了手機瘦身而做出最大犧牲的所在。它的體積還沒有小拇指甲蓋大,真的只有一丟丟。為了提升防水能力,這個部件需要加強密封性,所以需要較大的開孔面積才能確保聲音的有效傳遞。

至於為何不做成圓形,是因為從大眾審美的角度來看,長條狀的聽筒外觀可以節省屏幕空間,左右排列的前置攝像頭和光線/距離感測器可以組成對稱的美學效果,讓整機看起來更加協調。

全面屏時代的聽筒困局

問題又來了,如今全面屏手機當道,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屏佔比,無論是「劉海」還是「美人尖」,都是急需被設計師攻克的存在。為了讓手機的「腦門」不再留有一道醒目的聽筒開孔,智能手機們已經做出了不少的嘗試。

骨傳導的屏幕發聲

夏普在2014年推出的AQUOS Crystal首次實現了「全面屏」設計(可惜夏普當年是以「無邊框」加以宣傳),它徹底幹掉了手機的「額頭」,沒有給聽筒留下任何開孔。

問題是,手機最本質的工作就是通話,沒了聽筒如何聽到對方聲音,必須使用耳機或外放免提嗎?

夏普AQUOS Crystal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類似「骨傳導」的聲學技術,它內置了一塊特殊的壓電陶瓷激勵器單元,通過振動的方式將整塊屏幕變成了一個「大聽筒」,想聽清楚通話一方的聲音,需要將屏幕與耳朵或下巴緊密貼合,讓聲波與頭顱骨發聲振動並直接傳到內耳外淋巴,從而繞過外耳和中耳的傳輸轉換成「聲音」。

至此,「屏幕發聲」概念正式進入智能手機的舞台。

來自框架傳遞的聲音

2016年,小米發布了MIX系列,智能手機正式進入「全面屏時代」。這款產品採用了和AQUOS Crystal類似的三面無邊框設計,同樣沒有為聽筒開孔,同樣使用壓電陶瓷單元激勵器作為發聲單元,但MIX的聲音傳遞卻又與AQUOS Crystal有著極大的差異。

簡單來說,小米MIX主打「懸臂樑壓電陶瓷聲學系統」。其中,懸臂樑是一種機械傳動結構,我們可以將它理解成類似打字機的傳動原理,壓電陶瓷發出模擬音頻後通過「振動臂」打擊手機中框,實際的發聲單元是整個手機的中框框架。

與AQUOS Crystal的骨傳導必須與耳朵或下巴接觸才能聽到最大音量不同,小米MIX的懸臂樑壓電陶瓷聲學系統無需與身體接觸,只需靠近耳朵就能聽清中框震動轉化的聲音。但是,這種聲學系統的尷尬是聲音存在失真,而且由於中框震動沒有指向性,手機正面與背面的音量是相同的。這意味著,在安靜的環境下,你和對面的陌生人都能聽到來電聲音,不利於個人隱私的保護。

愈加成熟的屏幕發聲

通過AQUOS Crystal,我們可以了解屏幕發聲的基本原理:通過激勵器驅動前方的屏幕及結構,以屏幕作為振動體產生聲波,最終傳送到人耳。但是,AQUOS Crystal和小米MIX都存在聲音傳遞方面的局限性,那有沒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案?

答案是有,那就是從「激勵器」的單元介質上入手。

vivo最新推出的NEX是一款擁有91.24%屏佔比的偏概念手機,並主打全新的全屏幕發聲技術。

與AQUOS Crystal/小米MIX不同的是,vivo NEX將激勵器從「壓電陶瓷單元」換成了「微振動單元」,它也常被稱為「線性振動器」,工作原理與線性馬達相似,是利用電場跟磁場交互作用而產生力場。

雖然vivo NEX號稱「屏幕發聲」,但實際體驗中其整個機身都是「聽筒」,不止是屏幕表面,將耳朵放在手機邊框和後蓋上也能聽到聲音,只是距離手機屏幕頂端越近音量越大,而聲音也會隨著耳朵和手機表面的距離而逐漸衰減。同時,vivo NEX聲音失真率要比壓電陶瓷單元激勵器好很多,在吵雜的環境下也不影響通話質量,而距離較遠的陌生人也聽不清我們通話的內容,對隱私的保護反而要優於傳統聽筒。

可見,「屏幕發聲」已經趨於成熟,已經為智能手機實現接近100%屏佔比,不給聽筒開孔的設計做好了準備。只是,這類技術總存在更高的用料成本以及設計難度偏高的問題,對非旗艦定位的手機而言,又該如何解決聽筒必須居中開孔的尷尬呢?

微縫式開孔和導管式聽筒

早在2014年,索尼就認識到居中開孔的聽筒會影響觀瞻,所以為當年主打的Xperia Z2準備了對稱式隱藏聽筒設計。

可惜,索尼歷代Xperia Z系列旗艦都主打防水,原本聽筒聲音就小,這次改用微縫式開孔後的聲音更小。因此,繼Xperia Z2之後,其後續產品又改回了傳統的居中條形聽筒設計。

2017年,小米推出的MIX2算是給微縫式聽筒設定了標杆,這款產品為了解決家族前輩懸臂樑壓電陶瓷聲學系統的種種缺陷,改用了微縫式開孔和導管式聽筒設計,將發聲位置隱藏在手機屏幕頂部。

實際上,小米MIX2的導管式微型聽筒與索尼Xperia Z2沒什麼差別,只是小米為MIX2準備了特殊的導音結構,從而讓聲音可以從揚聲器單元傳輸到頂部位置。為了解決導管式微型聽筒開孔面積小、傳輸距離變長、聲音傳遞存在拐角可能帶來的聲音衰減問題,MIX2搭載了一個50mW功率的聽筒,比起傳統聽筒的20mW功率要大不少,用更大的音量彌補了聲音衰減的隱患。

至今,導管式微型聽筒已經成為了很多全面屏手機的標配,也為屏佔比的不斷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升級WhiskeyLake平台聯想YOGA S730評測圖賞
欲哭無淚 Windows 10無線網連不上怎麼辦

TAG:電腦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