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稱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先不著急撕逼而是……
科普文章稱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重要的不是與之撕逼而是……
近期,來自一個名為「科技深度News」的微博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研究指出:跑馬拉松對於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並且損害極大」,在跑圈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網易新聞也轉載了這篇來自微博的文章,有1300多跟帖,支持者與反對者眾多,難免相互撕逼。
科技深度News在新浪微博註冊為「微博科學科普賬號」,粉絲數量不小,達到46萬,總體而言似乎還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主打內容的微博號,並不像是純粹嘩眾取寵的營銷號。
但在科普領域,相比知名科普品牌「果殼網」微博粉絲達到850萬,這樣的科普號還是相形見絀。
出自這個微博號的最新文章「研究指出:跑馬拉松對於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並且損害極大」由於沒有交代研究的出處,並且用了這樣一個極為敏感的標題,當然就會引發跑友,特別是跑馬者的極力批判和反對。
這篇文章究竟說了哪些重點觀點,提出了哪些重要證據,哪些可能是正確的,哪些可能是錯誤的,本著科學客觀的態度,我們做了認真分析。
一、觀點1
文章一開始就指出:馬拉松成為風靡全球的運動,但是許多研究顯示,其實跑馬拉松對身體有著極度的消耗。馬拉松比賽期間,身體會變得像發燒一樣炎熱,高達39°C,有時甚至更高,為了降溫,從骨骼肌流向皮膚的血流量顯著增加,比賽結束後當汗水開始在皮膚上冷卻時,核心溫度會再次急劇下降。
這種壓力最終會削弱身體的免疫系統,讓馬拉松運動員感到寒冷或發燒。
評論:這段話部分錯誤,部分正確。
馬拉松比賽期間體溫的確有可能會升高,所以為了降溫,身體會通過大量出汗的方式來降溫。在氣候較為炎熱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產熱大於散熱,而引發中暑。
核心體溫(而非體表溫度)的升高往往預示著疲勞的到來,核心體溫過高或者過低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核心體溫可以作為身體預警的重要指標。但核心體溫的測量一直是難點,而體表體溫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測量不準,且無法在運動中測量。
食品級電子膠囊的出現徹底解決了核心體溫測量難題,你只要口服這種膠囊,通過手持小型儀器就可以實時監控你的核心體溫,當跑馬拉松時核心體溫顯著上升,或者登山時核心體溫顯著下降,就是一種重要的預警信號,提示運動應該終止,這就可以大大避免中暑、失溫等危急情況,這種電子膠囊目前主要在專業運動隊中使用,大眾還不太了解。
這段話後半段就不那麼科學了。所謂「比賽結束後當汗水開始在皮膚上冷卻時,核心溫度會再次急劇下降」這個說法似乎沒有科學依據,沒有證據表明核心體溫在跑馬結束後會發生顯著下降,並且「削弱身體的免疫系統,讓運動員在賽後感冒發燒」並不是由於核心體溫下降造成的,而是免疫系統的「開窗現象(open window)」造成的。
什麼是「開窗現象」呢?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當人體進行大強度急性運動時,人處在一個高度應激狀態中,血液的流動性加快,在我們血液中主要負責免疫機能的淋巴細胞在此期間急劇升高,而在大強度急性運動結束後,淋巴細胞的水平迅速回落,活性降低。
這樣的起伏會導致我們機體的免疫機能出現暫時性地下降。而一次急性運動會使得我們的免疫機能低下的持續時間維持在3-72小時左右。
在這段時間內,各種細菌、微生物、病毒等就非常容易入侵我們機體,主要表現為我們對疾病的易感率升高。
所以,我們把這段免疫低下的時期稱為「open window」(開窗期)。這個詞非常形象地表明:在這一階段,外界病原體容易入侵機體,而機體的「窗戶」沒能像往常那樣及時關閉以抵抗外來者的侵襲;當它們通過打開的窗戶進入人體後就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而且運動強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對機體免疫機能的影響就越明顯。
運動醫學專家對洛杉磯馬拉松賽2311名馬拉松選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每7名馬拉松選手中就有一人在賽後一周發生了感冒,這個數據高得嚇人,是只訓練而不參加比賽,感冒發生率的5倍以上。
此外,在備賽前的兩個月,每周訓練量達到100公里以上的跑者與每周訓練不到30公里的跑者相比,感冒發生的概率增加了一倍。
這說明,我們機體的免疫機能狀態與運動負荷、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
那麼,我們就非常希望找到一個中間狀態,希望有一個合理的強度、頻率和時間,既能讓體弱多病的狀態有所改善,又能有效地提高防止過量運動抑制機體免疫機能。
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我們選擇的運動強度和上呼吸道感染率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以正常情況下不運動的人的安靜水平作為對照,中等強度的經常性的身體活動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率,而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的運動則反而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率增高,呈一條「J」字型的曲線。
二、觀點2
這篇文章的第二篇是這樣說的:跑步期間肌肉為了輸送血液到全身除骨骼肌以外的其他器官缺血,被認為會削弱腸道內的粘液系統,巴西的研究人員假設這種干擾很大程度上解釋為什麼跑步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胃痙攣和腹瀉的癥狀。
耶魯大學還發現,馬拉松會造成急性腎損傷跡象,因為劇烈運動中釋放到血液中的化學物質會給腎臟帶來壓力。
評論:這段話同樣似是而非,表達不清。
跑步時骨骼肌血流量會明顯增加,由於全身總血量是一定的,所以血液在此時會發生重新分配,也即流經骨骼肌的血流量會增加,而流經內臟包括胃腸道的血量會減少,胃腸道的確從某種程度上會發生缺血。
但這種缺血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生理現象,並不會特別影響到胃粘膜功能,胃的相對缺血可會能導致胃粘膜分泌中和胃酸的粘液減少,這對於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並無大礙,但對於本來就有胃部慢性疾病比如胃潰瘍的人群來說,就有可能導致癥狀加重,嚴重的還有可能誘發應激性潰瘍。
跑馬者在後程出現噁心、嘔吐、胃痙攣和腹瀉的癥狀,可能是胃部本來就有原發慢性疾病,強烈應激誘發癥狀加重有關,也有可能與跑馬前飲食不合理、賽道沿途補給不合理(比如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進食,而不是少量多次)有關。
至於文中提及的馬拉松造成腎功能損傷其實並不多見,劇烈運動時腎臟血流減少,同時大量出汗也會激活醛固酮系統,抑制尿液產生,目的是避免身體脫水,但這也是一種運動生理學現象,不至於到造成腎功能損害的程度。
三、觀點3
文章中還提到,當心臟過度勞累並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時,血液中的肌鈣蛋白水平會上升,這是心臟損傷的指標,雖然大多數人的肌鈣蛋白水平在比賽後幾個月會恢復到正常,但有心臟病史的人跑馬拉松會加劇心臟的壓力。
評論:這一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運動量與健康之間也是典型的U型曲線。過量運動和運動不足都不利於心臟健康。
運動量與健康之間是U型曲線關係
耐力運動有益心臟健康是公認的,但馬拉松比賽或者為了馬拉松備賽而進行的大強度耐力訓練卻有可能會對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響。
研究發現持續超過1-2小時的大強度耐力運動會導致心臟承受過度負荷,這就使心肌過度伸展,造成心肌微損傷。
研究顯示,馬拉松比賽後心肌損傷的標誌物,如心肌鈣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腦鈉肽上升了50%,這無疑是提示馬拉松這樣的極限強度耐力運動導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損傷。
雖然這一變化在1周內可恢復到基礎值,但經年累月的過度大強度運動和重複損傷,可導致心肌纖維化(所謂心肌纖維化是指心肌彈性下降,收縮能力受損),進而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也會加速心臟「衰老」,如冠狀動脈硬化、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大動脈血管壁變硬等,眾所周知,冠狀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去年深圳一名精英跑者突發心肌梗塞離世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這只是個案,但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跑馬帶來的心臟壓力問題,愛跑步愛跑馬,更要愛心臟。
當然,跑友們看到上述跑步導致心肌損傷的內容大可不必過度驚恐,參加了那麼多馬拉松不都好好的嗎?
事實上,大強度耐力運動後心臟標誌物濃度上升的意義仍不明確,有學者認為,它完全是一個短暫性的有利變化,反映的是心血管對大強度耐力運動的適應性變化。
一次大強度耐力運動所造成的心臟損傷是可逆性,如果給予充分的恢復和修復時間,這些損傷可以得到修復,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更健康強大的心臟。
倘若休息不夠,恢復時間不充足,那麼,運動對心臟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損傷則會堆積,最終導致心肌纖維化、心律失常等等。
這就如同大強度跑步引發了膝蓋細微損傷,通常都是可以修復的,而反覆過量跑步,膝蓋就容易出現修復不足和疲勞積累而引發勞損。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對心臟有不利的影響。
大強度耐力運動時心輸出量可增加到安靜狀態下的5-7倍,要達到如此高的心輸出量,心臟的4個腔室會過度伸展,導致心肌纖維撕裂,造成細微損傷,而且運動時應激激素持續升高,再加上運動時,導致細胞損傷的自由基產生增多,兩者通過誘發和增加炎症反應來惡化這一損傷,最終形成瘢痕組織,使心血管硬化。
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能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擴張,運動後心臟會恢復原來大小,但如果心臟伸展和恢復的重複出現,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慢性結構改變,包括心臟擴張,並伴隨著心肌纖維化。
這些變化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且累積很多年,但慢慢會變成定時炸彈,有時疲勞、身體在疲勞狀態下跑步,一次跑馬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觀點4
文章中最後一個觀點:馬拉松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但為什麼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參加比賽,部分是因為大腦很容易忘記疼痛。
紐約時報報導在波蘭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常常忘記分娩或跑馬拉松等體驗帶來的痛苦,原因是疼痛的情緒背景,可以極大影響人們對疼痛的感覺,譬如跑到終點線的人事後回憶的痛苦指數比比賽剛結束時低得多,但中途放棄的人在時候回憶跑馬時痛苦時,其痛苦指數下降的幅度就沒這麼大。
評論:這個觀點其實是在說一個道理:人們往往好了傷疤忘了疼,馬拉鬆通過終點之後的成就感會讓我們不在乎之前承受的痛苦,而如果你中途實在熬不住而退賽,那麼你對於這次極不愉快的體驗就會刻骨銘心。
人們因為有追求而不懈努力,但有時過於追求成就感的貪念又會讓我們做出不理性的舉動,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跑馬就是典型的例子。
五、「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縱然以偏概全,但也可取之處
從我們對本文的細緻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這篇文章大約有一半篇幅所陳述的內容都是真實的,但也有一半的內容是不真實或者說是不嚴謹的。
準確來說,應該這樣表達:馬拉松對於沒有準備的人來說,是損害極大,弊明顯大於利的,但對於有準備、能無傷健康地全程跑下來的跑者而言,說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顯然言過其實,科學證據也不支持這一點。
六、經常跑步,準備充分再跑馬
馬拉松的火爆,加之各種心靈雞湯比如馬拉松都跑過了,人生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等等不斷洗腦大眾,使得馬拉松在中國被異化為潮流、時尚、高逼格、自我標榜的象徵,似乎跑步不跑馬就等於白跑,跑馬的人比那些只跑步不跑馬的人更牛逼。
這都是跑步的異化,毫無必要,堅決反對!
跑馬是一項長時間大強度的極限運動,既然是極限運動,就不是大多數人能承受的,如果你一定要選擇跑馬,請一定讓你的身體能夠匹配一場馬拉松所帶來的對於身體能力的考驗,說白了,就是有準備地跑馬!
如果身體能力明顯不夠,準備明顯不充分,小編倒是覺得用「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這樣的觀點震懾跑者,不見得是壞事情,這反而會讓你更加敬畏馬拉松。
因為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肌肉抽筋、心臟損害、感冒發燒都有可能讓你痛苦不堪。
對於跑馬者而言,看到「馬拉松對身體毫無好處且損害極大」這樣的觀點無疑要奮起反駁,與之撕逼,但撕來撕去,事實擺在那裡,過量運動有害健康,不是說跑一場馬拉松就是過量運動。
而是對於沒有準備的人來說,跑馬當然意味著過量,過量意味著有害健康。真相都在那裡,不管你信還是不信!
點擊加入「跑步研習社」,獲取專業跑步課程!
※馬拉松賽前一天應該如何安排?
※2018中國南京國際登高節,10月13日磅礴登場!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