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李建忠,解放軍306醫院,特種醫學中心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又對第三批7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按照《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的規定完成備案。7個項目具體名稱如下:①臨床級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②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複合膠原支架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臨床試驗研究;③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COPD所致肺動脈高壓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④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19#釋胞兒?-LC)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研究;⑤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研究;⑥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研究;⑦人胚胎幹細胞來源間充質樣細胞對半月板損傷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研究。在上述最新通過備案的項目中,其中有5個項目採用的是間充質幹細胞,佔比70%。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間充質幹細胞(MSCs)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屬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以骨髓組織中含量最為豐富,由於骨髓是其主要來源,因此統稱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

研究認為間充質幹細胞具有以下特性:①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在適宜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具有分化為肌細胞、肝細胞、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基質細胞等多種細胞的能力;②具有免疫調節功能,通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細胞因子抑制T細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應,從而發揮免疫重建的功能;③具有來源方便,易於分離、培養、擴增和純化,多次傳代擴增後仍具有幹細胞特性,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④面目模糊,表面抗原不明顯,異體移植排異較輕,配型要求不嚴格。正是由於間充質幹細胞所具備的這些免疫學特性,使其在血液病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通過自體移植可以重建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並且可避免免疫排斥反應。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研究已經在許多國家開展,美國批准了數十餘項臨床試驗。隨著間充質幹細胞及其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國也批准了多項臨床試驗,走入了間充質幹細胞核心技術研發的舞台。間充質幹細胞用於臨床研究,除了用來促進恢復造血,與造血幹細胞共移植提高白血病和難治性貧血等以外,還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腦和脊髓神經損傷、老年痴呆及紅斑狼瘡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經取得的部分研究結果令人鼓舞。

隨著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備案制逐步推進,會有越來越多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為更多罕見病和疑難危重症患者帶來生存新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通過病理影像可預測癌症基因突變!
306醫院護航2018北京馬拉松賽事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