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把持此部門,長達一個世紀,但卻是晚清唯一沒有貪腐的部門
在近代的中國,相繼經歷了晚清和中華民國兩個歷史階段,由於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遭受著三座大山的壓迫,不管是晚清還是中華民國,都是貴族對老百姓的階級統治,因此國家機關內工作人員的貪腐行為不可避免,在清朝,曾流行著一句非常廣泛的民諺: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清晚期,封建統治搖搖欲墜,清廷從上到下,烏煙瘴氣,貪腐成風,慈禧太后的奢靡程度眾所周知,她當年下葬時候的口含夜明珠,在當時就是國寶一件,現在更是有2.3億的價值,被收藏在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博物館中。面對風雨飄搖的清朝江山,當官的只想:能撈點就是點。但在貪腐的清政府中,卻有一個部門從沒有貪腐,部門的名字叫做中國海關。
中國海關,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才出現的對外部門,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在1840年前,清朝內務府才是廣州的實際控制人,所收關稅悉數進入了皇帝的腰包,為皇帝個人所享樂,鴉片戰爭之後,面對對外貿易的擴大,列強的經濟侵略,戰爭賠款,建設近代海關勢在必行。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英國人借剿匪之機,接管了上海的海關衙門,對外聲稱由英國人管轄。
1854年,清朝和英國人就上海海關談判,會議上英國人承認清朝對海關擁有主權,但是關稅執行要由英國人來定。就這樣,英國開始蠶食中國海關,制定了一系列近代海關法律,發放到清朝所有的通商口岸,自此中國近代海關宣告成立。
1861年,清朝海關稅務司成立,腐敗的清朝竟然委託英國人來管理,於是英國人李泰國走馬上任,清朝海關從此淪為了英國殖民者的工具,1863年赫德接任中國海關,清朝從此再不問海關半句話,只是每年接收著海關呈上的稅銀,但就是在赫德的主持下,清朝海關實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財稅制度,擁有洋員1345人,華員10625人,管轄著46個海關、50處常關、182座燈塔、798座望樓、2800處大小郵商,每年為大清國提供白花花的3000多萬兩白銀,占財政收入三分之一。而令人驚奇的是,直到赫德在1911年辭官回國的時候,他管理下的中國海關竟然是晚清最廉潔的部門。民國年代,外國人一直控制著海關,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收回了管理權。
英國人把持此部門,長達一個世紀,但卻是晚清唯一沒有貪腐的部門
※「田忌賽馬」蘊含著「搞對象」原理,古人的智慧真的沒法比
※公主出嫁途中,意外懷孕,趕出婆家後自立門戶,卻成為一國祖先
TAG:小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