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10月初,一名中國留學生在曼哈頓東村地鐵L線第一大道站卧軌身亡,年僅18歲。

據悉,該名學生在紐約大學就讀一年級。這是紐大今年發生的第二起中國留學生自殺事件。

在此之前,今年5月,一名醫學系放射科的中國女生安德里亞·劉在宿舍自縊身亡,年僅26歲。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由於自殺頻發,2012年,紐約大學在圖書館加裝了保護欄

這早已不是留學生自殺案例首次登上新聞了。

事實上,近年來,出國求學人口數量日趨攀升,年紀日趨低齡,留學生的心理問題卻一直未能引起重視。

去年年底,康奈爾大學材料工程專業四年級學生田苗秀在考試周期間被發現於公寓內死亡,年僅21歲。

田苗秀在離世前曾發電郵給同學,對無法完成期末項目表示抱歉。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來自成都7中的田同學是位名副其實的學霸,不僅在中國首屆高中生美式辯論賽中進入西南賽區16強,還在中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得全國三等獎

去年10月,在美國猶他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的唐曉琳自金門大橋躍下身亡。

自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的唐曉琳,課題是難度極高的RNA病毒方向。

失聯前,她曾透露過自己壓力巨大,有投河的念頭。

去年2月,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劉薇薇在宿舍自殺身亡,年僅20歲。

曾就讀於佛山第一高中的薇薇喜歡彈琴和唱歌,是名和關雎爾一樣的乖乖女;

就在去世前,還通過視頻恭祝爺爺奶奶 「元宵節快樂」。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薇薇在臉書上留下的最後一條信息中,感謝母親的陪伴和照顧

在谷歌中搜索「留學生自殺」,跳出的是一篇又一篇讓人心驚的報道,每一樁悲劇的背後都有一位身處絕望而不為人知的年輕人。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留學風光背後的艱辛

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

這樣的,死了就死了。可惜了他的父母,白養活了。

自殺這種人就是自私,對父母太不負責任。

進了名校還自殺,叫學渣情何以堪。

這是在多倫多大學田同學過世的新聞下,新浪網上貼出的評論。

刺耳的「loser」聲指責下,沒有人關心當事人經歷了什麼。

據耶魯大學研究人員2013年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耶魯學習的中國留學生中,

45%的人有抑鬱癥狀,

29%的人有焦慮癥狀,

遠高於美國大學生整體抑鬱症和焦慮症比例的13%。

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國學校在內的高校調查也收到了類似的反饋。

成績好的學生更易焦慮及抑鬱,因為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給予自己很大壓力。

此外,來自家長的期待和供給也是另一項不可承受之重。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遇到事情我不會跟父母說,說了他們也不懂。

爸媽說別人都有獎學金,或者打工掙學費,但我讀的專業根本不提供獎學金,功課能跟上已是不易,更不可能有時間打工。

每次視頻,父母說的都是『好好學習,不要想家,你是我們的驕傲』之類的話,我實在沒法跟他們傾訴實情。」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多少個夜晚輾轉難眠,卻不知能打電話給誰。

而這些學生的家長、親友對此往往毫不知情,仍然沉浸在「我家孩子很優秀,我家孩子很出息,我家孩子讀名校」的誇耀中。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那句說不出口的「我需要幫助」

由於文化衝擊、語言障礙、學習挑戰、社交困難等問題,出現失眠、焦慮、恐懼、絕望等癥狀的留學生不在少數。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留學生的壓力源頭可歸納為3個方面。

01

學業壓力

從「以結果為導向」的填鴨式教育中解放出來的中國學生,很快會意識到「以申辯為導向」的放羊式教育只有更難。

美國大學的課程每周quiz、exam、presentation不斷,更時時組織team work,逼迫著學生一口氣不能松地血戰無數個日日夜夜。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猶記十幾年前出國讀書的我通宵做功課,邊打字邊哭。

我曾經因為請求考試時間延時半個小時而被教授以「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而拒絕;

也曾因為搞錯了任務被同組同學斥責「不懂為什麼不問」,問題是,彼時的我一頭懵懂,根本不知從何問起。

網路上散播著「留學黨旅遊、開趴、代購」的流言,真相是,在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中掙扎求生並不容易。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美國大學期末考試周期間,圖書館內通宵達旦複習的學生

02

語言壓力

《紐約時報》的發文中提到,由於語言和文化上的問題,中國留學生很難與導師建立富有成效的關係。

很多留學生表示自己難以取得導師的信任。

有些人擔心,語言障礙可能會令導師懷疑他們的智力;

還有些人承認自己晚上睡不著覺,老是想著溝通中的失誤,比如一次不愉快的談話,或給導師發了一封措辭不當的郵件。

就像「藍白紅三部曲」中的《白》裡面寫的——

當一個人身處異國他鄉,很容易失去某種控制力,再聰明的人也會突然顯得愚笨遲鈍。

對此,曾經身為留學生的我,也深有體會。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與同文同種的人聊天,你能迅速判斷出他的背景喜好。

但在國外,這種洞察力不復存在。

你搞不懂對方的潛台詞,也不知如何討好他們,更會犯下各種低級錯誤,這著實令人挫敗。

工作多年後,我又遇到大學同學,聊了一會兒後她驚訝地說:

「原來你很健談而且幽默嘛,為什麼上學時你總是不發言,我們都在背後議論你很古怪。」

天知道我一直都是我,只是以前的交流總像隔靴搔癢、力不從心——英文能力有限,文化差異,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向誰求助。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儘管許多文獻都建議大家接受學校提供的專業輔導,但事實並不如人意。

在有「自殺大學」盛名的滑鐵盧大學,心理諮詢的排隊等待期長達6個月,而耶魯大學中真正接受過諮詢服務的學生只有4%。

更糟糕的是,在語言障礙的困擾下,人也因此變得萎靡不振、渾渾噩噩、愈發封閉,乾脆棄療,為抑鬱症的發生提供了溫床。

03

經濟壓力

雖然媒體一直熱炒留學富二代,但事實上,大多數留學生還是出生於普通家庭。

住不起學校宿舍,為了便宜幾十刀的租金一次次搬家;

吃不起頓頓餐館,學習到半夜回家還要自己做飯。

一年數萬美元的開銷不是小數,半途而廢的代價幾乎不可想像。

更別說有些家庭傾盡積蓄,甚至賣掉房子送孩子出國讀書。

求學成了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之戰。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與高昂的留學費用形成對比的是,根據智庫2017年發布的報告,超8成的海歸月薪低於1500美元。

這個數字,僅略高於國內高校畢業生。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上周,我接待了一個欲送讀中學的兒子出國念書的朋友。

聽聞朋友對孩子的一通誇耀後,我直截了當地告訴他:

1.我不建議將三觀尚未成型的孩子送離父母;

2.你必須降低自我預期,必要時坦誠接受止損;

3.絕對不要在人前炫耀,這會讓孩子和你離心。

許多留學生都跟我談起過自己強烈的焦慮、失落,與不安。在此,我想跟家長們再次強調:

「與其告訴孩子『我為你驕傲』,不如問問孩子『你開不開心』;與其每次通話時大打雞血,不如多聽聽孩子想說什麼。」

出門在外,求學不易,不要讓父母過高的期望和投入,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的「高期望」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輕生念頭怎麼辦


抑鬱小百科


出現輕生自殺念頭怎麼辦?

——怎麼緩解抑鬱癥狀

Iris Pan(知乎網友,哈佛大學設計學碩士在讀)

首先,如果已經到了開始想自殺的地步(輕則偶爾閃過自殺念頭,重則有了具體的自殺打算),應該立即求助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找你能負擔得起的醫生,然後遵醫囑,該諮詢諮詢,該吃藥吃藥。

其次,對於日常有抑鬱情緒,但是還沒有自殺等打算的人,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這些方法我與波士頓大學、MIT 研究心理治療和神經學的同學探討過,雖然老生常談但確實有效。

1. 不要呆在狹小陰暗的地方

人是動物,動物被困在狹小陰暗的地方久了,一定會發狂。所以非必須的話,不要老呆在室內。抑鬱比較嚴重的人,通常都不想出門。

這時候,必須讓周圍的人督促自己,一大早起床就出門。不管出門幹嘛都比呆在室內好。

如果不得不長時間呆在室內工作的,要盡量選擇面積大,層高比較高的空間。且要有大面積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觀或者車水馬龍的,以及光線充足的地方。這樣可以讓你有處在「半室外」的幻覺。

2. 必須自私,必須放棄,遠離讓你不舒服的人或事物

抑鬱症都有誘因,或者一個導火索。比如一個整天打壓你的父母,一個整天刻薄你的領導,一份你不能應付的工作等等。

這時候,該離開父母就離開父母,老死不相往來。該辭職就辭職。總之,在你的神經沒有強大到可以對付這些污染源之前,放棄,遠離是最好的做法。

等你有一天,精神強大了,可以再回來。就算永遠不能強大到與這些共處又有什麼關係呢?人不可能戰勝所有東西,要有所取捨,choose your battle wisely。

3. 社交

為什麼要社交?因為抑鬱症的人,總是自己腦中不斷自言自語,自我否定等等。而出去與人社交,你的大腦就被迫被別的東西佔據了。

當別人跟你說話時,你總不能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怨自艾吧?總得分神聽一聽別人說的,才能對答吧? 所以就被迫讓你的思維暫時離開自己設置的負面的牢籠,能「正常」一會兒。

而我接觸過一些深度抑鬱的人,確實是完全沒法走出自己的世界的。你跟她說話,她基本只是重複自己的那一套,不會聽你說的。這樣她的思維其實完全沒有走出自己的怪圈。

4. 鍛煉

有氧無氧都行。對抑鬱症來說,能讓自己輕微出汗的最佳。身心是一體的,身體非常有活力時,精神很難不健康。

5. 冥想

具體怎麼冥想,大家可以去搜其他答案。冥想跟社交一樣,都可以改變你的 neural plasticity(神經的可塑性)。

也就是說,一個沉溺在自己世界裡的抑鬱病人,整天想相似的負面事物,神經通路都固化了,就像被一條河流沖刷了很久很久的深深的河道一樣。

而冥想,就像突然來了新的水源,可以沖刷出新的神經通路。

6. 做「感恩練習」

每天晚上睡前,在你的日記本上,寫下今天你要感謝的 5 件事物。

比如,今天家裡的花開的很漂亮呢。今天的芝士蛋糕特別好吃。今天我的肚子好像小了呢。今天天空特別藍等等。

這個練習的意義是讓你發現,即便看起來多麼糟糕,生活中依然有許多我們可以珍惜和感謝的東西。有些是外界的(他人和自然界)。有些是關於你自己的。

7. 學習

每天學一點東西,什麼都可以。學習的好處是,它是一件付出必然有回報的事情。

比如你今天開始看一本書,那麼到了晚上,哪怕看了一個字,你也多收穫了一個字的知識。如果純粹以收穫知識來衡量,那麼學習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受挫」的事情。

對於那些對學習有恐懼心理的人,學習的定義很廣,學習怎麼整理房間是學習,琢磨怎麼玩一個新潮的 app 是學習,看一本經濟學的書是學習,看視頻研究怎麼化妝、扎一個好看的馬尾,也是學習。所以選擇你感興趣的,容易上手的,開始嘗試就行。

8. 然後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分享給別人

比如開一個自己的博客(知乎,簡書等等),上傳自己每次扎的馬尾照片,或者看的每一部電影,下的每一個 app 等等,當你有了這一份儀式感,會發現生活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過程。而且自己的分享的經驗,很可能會啟發其他人。

9. 觀察自然界

學心理治療的室友和我一致認為,現代人抑鬱這麼多,很大原因是脫離了自然界。

當我們整日被人工的物體包圍的時候,億萬年來習慣了生活在自然界里的生物本能,讓我們很不適應,很焦慮。就像一個在中國生活到 80 歲的老人,突然有一天被送到美國生活一樣。

如果沒法生活在自然界里,唯一的辦法是盡量多接觸自然,每天早晚去公園走走,和動植物接觸一陣,入神的觀察植物和動物。在家裡養一些動植物等等。讓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有所依託。

10. 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這個問題,往往是很多人抑鬱的根源。而這個問題也很難一句話說清楚,我以後會專門寫一些文章,探討怎麼尋找人生的意義。

但是最重要的是,哪怕你暫時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義,覺得自己目前為止,來到人世只是來受苦的,也要相信,終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信仰。曾經有人跟我說,「I see something in you, even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t is.」

上帝,或者所謂的「the unconscious power」,也是這麼看眾生的。

「I see something in you, even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t is.」人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意義有種不假思索的信仰,只有這種信仰,才可能經得起人生苦難的考驗。哪怕暫時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好的,也要相信,有一天會知道的。

關於上一條,最簡單做法就是,想一想,如果明天就要死了,今天還有什麼遺憾的,就去做那件事就行。比如「還有一家一直想吃的餐廳沒吃過呢」,「還有一個女孩沒有追到」等等。

內容與圖片源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繫平台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克服?
父母的解釋和掩護,正在使孩子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