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辛亥革命前,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載濤為何公然提出剪辮子?

辛亥革命前,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載濤為何公然提出剪辮子?

作者:金滿樓

清末新政時期,辮子或者說剪辮成為一時熱議的問題。

觸發這一問題的,首先是那些留學生(包括留日留美等),其出國後因為被人諷刺為「豚尾奴」而憤然將辮子剪去。

但是,在回國後,這些人迫於舊習而不得不做一個假辮子戴上,十分不自然。因此,這批人是強烈要求剪辮的。

以事實論,在近代不斷文明開始的社會進程中,辮子既不美觀,也對十分不方便。比如對外交往,辮子和服制就十分不和諧。

在新開始的工廠或工場中,在工人操作機器時,辮子也極易捲入,從而造成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在清末大練新軍時,辮子在新式服裝與穿戴上也遇到了實質性的問題。

為方便起見,清末新政時期改穿緊身新軍服的士兵及警察被允許將辮子剪短三分之二(但不是剪除),由此引發了一場「辮子」問題的大討論。

1909年,立憲派領袖湯壽潛在奏摺中直接提出了「剪辨易服」的主張,而一年後,回國述職的駐美公使伍廷芳也上奏請求剪除辮子。

伍廷芳

伍廷芳聲稱,居住在美國的七萬華人因為腦後長鞭而被外人歧視,而且他們在操作機器時容易引發危險(據說國內有位大員在視察工場時因辮子被機器捲入而險些釀發慘案)。

因此,華人們在他歸國前向其請願,請求朝廷允許他們剪辮易服並在回國時不被治罪。伍廷芳的個人意見是:

同意剪除辮子但不贊成改西式服裝,因為中國的衣料便宜而且適合四季穿著;事實上,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也保留了本國服飾而只是在正式場合才穿著西式服裝。

或許是鑒於「國辨」的象徵意義,清廷對於湯壽潛與伍廷芳的意見並未做出正式回應。

但真實的現狀是,「剪辨」在清末最後幾年中幾成風潮,譬如陸軍部尚書蔭昌在上任後即剪除辮子,這使得很多武備學堂及其他學校的年輕學生紛紛效仿,當官長怪罪下來時,他們就以蔭昌的事例為自己做辯護。

至於那些從日本及歐美歸來的留學生,他們中大多已是「牛山濯濯」(即已剪辨之意,不過很多人在回國後又在帽子後戴了一條假辮子以遮人耳目)。

載濤

後來出任過民國總理的顏惠慶在其回憶錄中就記載了這樣一段滑稽戲:

1910年清廷在保和殿舉行第二次留學生歸國考試,考生們身穿朝服,很多人的帽子後面則連綴著一條假辮子。

那天,監試的蒙古親王那彥圖見天氣酷熱,於是允許考生們將帽子摘下,結果在巨大的紅色殿柱上,掛滿了縫有假辮子的帽子,情形極為可笑……但清廷對此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同年,載灃之弟、從美國訪問回國的載濤也公開表示認同剪辮,一時引發了京城的討論熱潮。

1910年12月,資政院議員開會時明確提出議案:

官員、士兵、警察、學生四類人剪辨,民眾可自由選擇;

清廷應對國內外服飾進行考察,如果將來易服,只限於官員,且新服飾的衣料均採用國內產品;

請攝政王和皇帝率先垂範,模仿趙武靈王和明治天皇,接受外國禮儀慣例。

載灃

在此情況下,攝政王載灃不得不作出回應,但他最終卻採用模糊政策,聲稱「前經農工商部具奏,已降旨宣示中外矣,著仍遵照前旨辦理,此奏即毋庸議」。

載灃對資政院的請求模稜兩可,他既不公開反對,又不明確允許,結果引發了一場「頭髮上的大混亂」,剪與不剪,大家不知所以,所以各行其是。

1911年1月,伍廷芳在上海張園組織了一次大型的典禮,30個理髮師為數百上千人剪除了辮子,結果引發了上海剪辮的熱潮,一些擅長短髮的日本理髮師還趁機發了一筆小財。

事後,剪髮浪潮的蜂起使得學部大臣不得不發布命令,要求各校停止剪辨行動,這才使得這場混亂稍微平息。

但是,在各大城市中,一些腦後無辮的年輕人公然行走在大街上已被人視以為常,見多不怪了。

張勳(劇照)

可以這樣說,清末剪除辮子已經蔚然成風,也從未聽說誰因為剪辮而遭到處罰。

不過,唯獨有一個特例,那就是辛亥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辮帥張勳在南京將那些剪辮之人一律視為革命黨而加以捕殺,據說受害者有上百人之多。

所以,江西老表張勳被稱為「辮帥」,這可真不是開玩笑的,那是關係到掉腦袋的大事,不能等閑視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閨蜜密信中的宋美齡真相:天哪,你居然談了那麼多男朋友!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