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締造了今天我們眼前的好萊塢格局

他締造了今天我們眼前的好萊塢格局

The Avengers

 Avengers: Infinity Wa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Deluxe Edition]

Alan Silvestri 

00:00/00:26

別看斯坦?李總是在漫威作品中露面,精神氣很足,但其實他這些年健康狀況並不好,飽受肺炎和眼疾的困擾,11月12日緊急住院也沒緩過來,在洛杉磯的一家醫療機構離世,享年95歲。

全球觀眾剛剛還在銀幕上見過他,這位戴茶色眼鏡、白髮蒼蒼、臉頰紅潤的老爺爺,出現在躊躇滿志的湯姆?哈迪身邊,未曾想,這即是永別。從1989年第一次在《無敵浩克的審判》中出現,李已經在30多部電影、劇集和動畫中客串過,他就像希區柯克一樣樂此不彼,變著花兒地擔當漫威宇宙的吉祥物,辨識度之高,不亞於他筆下的超級英雄們。

老爺子在《死侍》中的客串

在《蜘蛛俠》中的客串

「李不只是讓超級英雄充斥著我們的銀幕,他還帶來了風靡全球的極客文化,永遠改變了娛樂產業。」這是《好萊塢報道》對斯坦?李的蓋棺定論,換句話說,「李締造了今天的我們眼前的好萊塢格局。」評價之高,堪比金庸在武俠世界的地位。

如果從今天漫威IP獲得的巨大成功,超級英雄帶來的全球性娛樂風潮來看,李的確配得上這評價。很多媒體把他稱為「漫威之父」,從商業角度來回顧,他對美國漫畫產業和電影產業的變革性推動,其精明的頭腦和前瞻性視野,更像是曾經的愛迪生和喬布斯,樂於站在台前分享自己的激情,把讀者和觀眾當作傾訴的夥伴。李不是漫畫家,但他團結著傑克?科比和斯蒂夫?迪特克等人才,找到了讓超級英雄們回歸世界的最佳方式;李更不是超級英雄的發明者,當超人、蝙蝠俠在美漫「黃金時代」摧枯拉朽時,他還只是Timely公司的打工小哥,在道德審核和骨幹離職的行業低潮期,只有他獨自守著老闆古德曼的破辦公室。

堅持下來的李,敏銳地發現了「組團英雄」的魅力,缺少隔壁DC家的正義聯盟,那就自己來發明《神奇四俠》《X戰警》和《復仇者聯盟》,用更平民化、更桀驁不馴的超級英雄,來迎接「白銀時代」的到來。而即便是DC靠著上世紀70年代末的《超人》,80年代末的《蝙蝠俠》系列熱賣,也沒能實現如今漫威在好萊塢的霸氣地位,畢竟「宇宙」的概念是李在上世紀60年代就發揚光大,深入人心的。這讓漫威成了一個整體IP,為其在新世紀的重生埋下了種子。當然,那時的李無法預料半個世紀後的產業格局,娛樂方式在瞬息萬變,價值導向,觀眾口味亦是,漫威在上世紀90年代時瀕臨破產,如今的盛況主要還是靠迪士尼接手後,全方位、階段化的項目成功,這種「宇宙思路」的始作俑者,還是李。

斯坦?李在漫畫界的具體職務是「劇作家」,他不自己畫稿,只負責構思人物和世界觀,給齣劇情框架和梗概,剩下的交給畫家和負責對白的同事。在「白銀時代」開啟時,他把自己曾參與創作的美國隊長復活,讓這個正義的美國精神象徵繼續擔當領袖,率領著綠巨人、雷神和鋼鐵俠們,挫敗九頭蛇的一個個陰謀。無論怎麼平行宇宙,這個思路都貫穿至今,90%的漫威英雄設定都有李的精神融入,而其中最親生的,當屬「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蜘蛛俠。這個紐約普通青年的成長里,有他自己的影子,一個猶太裁縫的兒子,和城裡所有同齡人一樣做著冒險夢。

除了美國隊長這種少數「老古董」,白銀時代的大部分人物都是「不完美的英雄」,他們有常人的喜怒哀樂,特立獨行的性格也讓他們付出一定的代價。穿上緊身衣的彼得?帕克,悄悄地拯救著世界,可回到日常生活中依然有不少煩惱,女友的糾結、工作的壓力,家人的自責……那些缺點反而讓讀者們覺得更可親,理解他的自我懷疑,也珍惜那種少年的樂觀。還記得尚未「宇宙化」的《蜘蛛俠》系列中,李像個歸隱的智者般不期而至,為站在身旁的蜘蛛俠(托比?馬奎爾飾)指點迷津,「我想一個人也能改變世界」,蜘蛛俠做到了,李也的確做到了。

漫畫畢竟是青少年文化,讀者總要長大,按照某些漫畫史的說法,讓斯坦?李聲名鵲起的「白銀時代」,正是隨著1973年《驚奇蜘蛛俠》里女友的死亡而徹底落下了帷幕,此時的李是漫威的發行人和董事長。之後所謂的「青銅時代」、「黑鐵時代」則是弗蘭克?米勒、阿蘭?摩爾等更風格化的作者來主導,電視、遊戲、互聯網等更加刺激的娛樂方式吸引著年輕人,DC家的超人至少在大銀幕上續了命,而漫威則在收購和上市中尋找新的出路。

漫威英雄

之後擔當名譽主席、擁有版權分紅的李,當然不滿足只做「謝耳朵」這種「書獃子」的偶像,上世紀90年代之後也在尋思如何把英雄們「變現」,可和蝙蝠俠比起來,他們大多處於二線的尷尬地位,綠巨人拍了好幾版電影都不溫不火;2005年的《神奇四俠》來勢洶洶,如今讓人記得的只有一個未來變身「美國隊長」的克里斯?埃文斯。幸好山姆?雷米找到了最清純的托比?馬奎爾,《蜘蛛俠》三部曲的成功,似乎也讓李恢復了青春,為漫威宇宙全面開啟增添了信心,就在2010年,他還拍了部紀錄片《真正的信仰者》,向觀眾們回答:「我為什麼不退休?因為我一直在做喜歡的事兒,樂在其中,何必等到退休後才去做呢。」

這話讓人不禁想到不久前去世的《花花公子》創始人休?海夫納,人間如此精彩如同天堂,李還真的在《鋼鐵俠》里模仿過海夫納,左擁右抱,羨煞托尼?斯塔克。銀幕上一會兒是闊佬,一會兒又是卡車司機、快遞員,晚年的李早已不是單純的漫畫業大佬,而是豐富多彩的跨娛樂圈名人,88歲那年,終於也在星光大道摁手印了。公司破產了就再開一個,那邊剛跟老東家打完版權官司,這邊就來北京爬長城,興緻勃勃的要合作一個「中國超級英雄」,李這些年的新聞曝光度之高,真是不甘寂寞,就連席捲全美的女性風暴也波及到了。

如今早已不是那個把「灰巨人」印成「綠巨人」將錯就錯的紙媒年代了,好萊塢全方位的改造就需要李這樣精力充沛的「紅人」,漫威和他簽訂的長期客串協議,又何嘗不是一種「宇宙化的消費」。當然,對於廣大翹首以盼的極客來說,這種商業形象上的預支,至少讓明年的《復仇者聯盟4》里還能見到李的笑容,再來聽聽老大爺的口頭禪:「Excelsior!」,也算是對「白銀時代」的最後一次懷舊吧。

文|董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直視殘酷人生的弗里達直視著鏡頭
「叢林」的絕望與愛:「難民,就是一個已經死過很多次的人」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