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89年間出現了六位太上皇,是不是歷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朝代
大唐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是很強盛的,但大唐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太上皇特別多,在289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六位,算是古代王朝之最了。這六位太上皇分別是:唐高祖李淵、武則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順宗李誦、唐昭宗李曄。
這裡四姑娘就來說說他們是怎麼變成太上皇的:
唐高祖李淵:李淵在617年開始在太原起兵,然後在618年稱帝建國。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李世民逐漸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建立了赫赫戰功,並最終和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626年6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然後讓尉遲敬德去找李淵報告政變,李淵迅速屈服於李世民。兩個月後,61歲的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最初李淵依舊住在太極宮,除了不能干涉政事外,待遇和從前差不多,之後李世民又將太極宮的大部分宮女遣散。再後來,李淵住進了偏遠的大安宮,自此父子倆鮮少見面。李淵雖然已經過了六十歲,卻還在630年有了最小的一個兒子李元嬰。635年,做了近十年太上皇的李淵去世,當時李世民為李淵建造的大明宮還沒有竣工。
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武周政權,雖然短暫,影響卻是深刻的。690年,67歲的武則天登基為帝,最開始的幾年,武則天也是勵精圖治的,但在迎回廬陵王李顯並立為太子之後,縈繞在武則天心頭的大事已經解決,不可避免的,武則天也開始安於享樂,尤其是生病之後,非常寵愛二張兄弟,二張干政弄得朝廷烏煙瘴氣。於是,以張柬之為代表的五位大臣聯合李唐王室成員密謀發動神龍政變,其目的就是誅殺二張兄弟,但真正到了政變的時候,在二張兄弟被殺後,眾人索性又逼著武則天退位。李顯複位,武則天遷居上陽宮,成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亡國之君。李顯每隔十天就帶著文武百官到上陽宮問安,十個月之後,武則天去世。以則天大聖皇后的身份與李治合葬乾陵。
從經濟反射政治,唐朝的這些皇帝與其他歷朝皇帝相比還真沒有一個是專橫暴戾的,武曌也算不上,否則龍椅哪裡還輪得到李家坐?按今天的話講那叫「民主」。可能正因如此,在唐早中期,權力頂層的皇族新生力量較容易挑戰到舊有皇權,直到此時此刻,或許老皇帝更多還是相信這是自己的劫數和業障,信佛的人嘛!最後也只能弄幾本皇家正版金剛金多讀幾遍吧!
唐晚期藩鎮割據,地方勢力擁兵自重,豪強宦臣左右皇權,這時的太上皇已是無可奈何的產物了。到最後宣武軍節度使朱溫乾脆就把李唐廢了自己當了皇帝。後世的朝代為了邀免再出現這種情況而吸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我認為有以下這些:
宗教方面,自唐以後的後世我們再也見不到如此規模,如此規格的禮佛勝舉了。後世皇帝對宗教的態度也頗為耐人尋味。有一個故事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回去寺廟,他問寺廟住持,『要不要向佛祖下跪?』住持答,『今日佛不跪過去佛。』另外,清朝時期基督教在中國傳播一度較廣,乾隆的御用畫師郎世寧就是個傳教士。結果基督教因與清庭的教禮之爭直接被皇帝給禁掉了。
皇權方面,到了宋朝,太祖趙匡胤「制錢穀、奪兵權」避免了國家再出現藩鎮割據,「杯酒釋兵權」這齣戲就是這麼來的。從此中國歷史上就再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藩鎮割據了。至於宦官干政的事,反倒後世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愈演愈烈,以致把大明朝都整完蛋了。這可能是因為皇帝的吃喝拉撒睡都離不開太監,雙方的關係無法避免地太密切了吧!直到滿人入關當了皇帝,看著前朝的死狀清帝無法釋懷,才痛下決心要杜絕宦官干政。乾隆皇帝更是嚴令太監們「待之尤嚴,稍有不法,必加棰楚」。你想想,太監稍微犯點小錯誤都要吃棒槌,而且要打到皇帝覺得他確實是想清楚了為止!這就太恐怖了!所以,當年大太監李連英不管如何受寵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男模步和女模步的區別是什麼?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除了奚夢瑤摔跤以外,維密以前還有哪些失誤?
TAG:一直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