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
萬物是由什麼構成的?這是我們至今仍在追問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一些無法由更小的物質構成的基本粒子。你知道這些基本粒子都有哪些嗎?
如果你剛好看了昨天的文章《物質的質量來自哪裡?》,那麼你肯定知道答案。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但原子核並不是,它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還沒有結束,質子和中子實際上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組成的。夸克和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由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所描述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標準模型包含了17種基本粒子:六種夸克、六種輕子、四種規範玻色子以及希格斯玻色子| 圖片來源:DEREK B. LEINWEBER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物理學家就書寫了標準模型,但直到2012年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找到希格斯玻色子,標準模型中的所有17個粒子才全部被找到。
○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圖片來源:Pany/NPI
標準模型還描述了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的其中三種——強核力、弱核力和電磁力。但是它並沒有解釋引力,引力由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所描述。將這兩種框架統一到一個理論是當今物理學遇到的最大挑戰。
○ 標準模型拉格朗日方程。| 圖片來源:CERN
上面這個馬克杯或許是世界上最知識淵博的杯子了,因為在杯子上的方程正是描述了宇宙如何運作的標準模型方程。從質子內部的夸克和膠子的複雜相互作用到元素周期表,從太陽核心的聚變到中子星內部的動力學,都可以運用標準模型來解釋。
○ 質子的結構是動態的,在高能量尺度存在更多夸克和膠子。| 圖片來源:Phiala Shanahan
儘管標準模型如此的成功,但是還有許多問題是它無法解釋的,例如:
中微子為什麼有質量?
為什麼物質多於反物質?
為什麼我們觀測到宇宙在加速膨脹?
為什麼觀測到的星系旋轉速度比理論計算的結果大?
為什麼一些星團可以聚集在一起,雖然觀測證據表明它們並不可以?
○ 觀測到的星系旋轉速度與理論預期的不符。| 圖片來源:Pany/NPI
關於後面兩個問題,存在一個解決方案。假設在宇宙中存在一些物質,它們既不發射也不吸收普通物質粒子,卻又可以產生引力相互作用,那就可以解釋許多質量缺失的問題。這些物質就是所謂的暗物質。
○ 兩個具有相同普通物質與暗物質分布的星系相互碰撞,計算結果表明,普通物質(紅色)會相互作用、碰撞,而暗物質(藍色)卻像個冷靜的旁觀者。這與最後一張圖中,通過引力透鏡觀測到的普通物質與(推測存在的)暗物質狀況類似。| 圖片來源:[1]
但是,暗物質是什麼呢?我們並不知道。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可以確定暗物質會發生引力相互作用,但不發生電磁相互作用,也不發生強相互作用(否則我們早就通過宇宙射線探測到它了),至於弱相互作用嘛,我們還不確定。
因此,比起暗物質是什麼,我們更清楚暗物質不是什麼。暗物質不是普通物質,不是星系,不是反物質,不是星系尺寸的黑洞…...
○ 宇宙的成分:暗物質約為26.8%,暗能量約為68.3%,而我們熟悉的普通物質(比如行星、恆星等)只佔4.9%。| 圖片來源:ESA/Planck
有一些理論試圖解釋暗物質可能是什麼,比如超對稱、額外維度、中微子等。那麼,我們能通過實驗探測到暗物質嗎?
一種可能性是在對撞機中將普通物質粒子(即標準模型中的粒子)相互對撞。如果一些能量或動量消失了,那麼就很可能就是產生了暗物質。然而不幸的是,中微子也能做到如此,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很好地理解粒子相互作用產生的中微子背景,然後尋找額外的超出標準模型背景的信號。這就是為什麼在對撞機中尋找到暗物質是如此困難。
第二種可能性是通過間接探測。如果真空中暗物質湮滅產生了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我們就會看見比預期中更多的物質,從而推測是暗物質產生了這些粒子。
第三種可能性就是直接探測了。探測猜想中構成暗物質的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是否會與普通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並留下什麼蛛絲馬跡。
○ 探測暗物質的三種不同可能性。| 圖片來源:Pany
在沒有探測到任何信號時,我們翹首企盼早日看見暗物質,然而,如果真的探測到暗物質,我們或許又會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們想要更好的從理論上解釋暗物質,想要超越標準模型,必須首先更好地理解標準模型做出了哪些預測。或許我們尋找的是對標準模型的微小修正,所以必須做非常詳細的計算,以非常高的精度來理解標準模型到底做出了什麼預測。
例如,一個暗物質粒子與原子核碰撞後會反衝,但是為了讓觀測到碰撞的概率最大化,實驗中會使用重的原子核,例如有著100個核子的原子核。這就意味著需要進行大量的量子色動力學(描述強相互作用的理論)計算,以了解碰撞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然,我們可以先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質子的大小是多少?
質子是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太陽發生核聚變發光發熱的能量之源,是在宇宙大爆炸最初產生元素的基礎。原子核中的質子比中子質量小0.1%,這對於生命的存在至關重要,如果情況反過來,就不會有帶負電的電子繞著帶正電的質子旋轉形成的穩定原子,也就不會有這之後的一切物質了。
○ 圖片來源:Pany/NPI
但是對於質子的大小問題,理論預測和實驗觀測的結果卻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可以達到大約4%的水平(只有0.5%的不確定性)。這自然令理論物理學家深感不安。
理論物理學家Phiala Shanahan從事的研究就是通過格點量子色動力學(Lattice QCD)來計算質子的大小。如果有足夠強大的計算機,那麼她明天就可以給出質子大小的精確結果,然而,即使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按照指數增長,在她有生之年(她現在還不到30歲)也難以完成這個計算。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更好的技術算計,還需要技術上的突破,或許是通過設計更高效的演算法(比如機器學習),或許是使用更好的計算機晶元(比如FPGA),或許是通過量子計算機。
參考來源:
[1] https://www.forbes.com/sites/startswithabang/2018/11/07/at-last-physicists-understand-where-matters-mass-comes-from/#6f7a32ec5bf9
[2] https://insidetheperimeter.ca/the-building-blocks-of-the-universe-phiala-shanahan-public-lecture-webcast/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abc仍然是一個猜想?
※互相傷害,是人類的本能嗎?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