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寒蕾工筆畫技法探索之一

羅寒蕾工筆畫技法探索之一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

一工筆畫技法緒論

相比起耐心,工筆畫家更需要敏捷的思維與操控畫面整體效果的能力,需要尋求畫面各種矛盾的平衡點,諸如工與寫、繁與簡、虛與實、中與洋、俗與雅等等。他自覺地對各種元素進行割捨與強化,使其呈現出統一的傾向,並運用對比突出重點,避免了因主次元素不分明造成的混亂瑣碎,也避免了過於強調主導元素,不運用變化對比所造成的生硬單調。當所有可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規律上升到高度自覺的境地,他就如同一位大將軍,指揮著浩浩蕩蕩的千軍萬馬,所向披靡。

現今的中國工筆畫已是繽紛、絢爛的多元世界,卻始終不變它特有的思維模式,仍堅守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色,依然堅持文言文式的語言。那意猶未盡的精簡,是一種減法,蘊藏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東西方的思維方式是有差異的,好比西方人使用天平,中國人使用稱。天平是一種直線思維,物體重量與砝碼重量相等就能保持天平兩邊的平衡。相比之下,稱是一種拐了彎的思維,它運用槓桿原理,只通過調整稱砣在秤桿上的位置即可稱量物體重量。

遇到矛盾,思想會拐彎的中國人一般不會硬拼,他們會用退讓的減法方式來解決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留有餘地哺養無限生機」。

退讓是一種境界,也一門學問。退讓是工筆畫語言的顯著特點,捨棄諸多不必要元素,避免繁雜的干擾,使畫面更為精簡,用「此消彼長」的方式達到目的:素襯托出彩,虛襯托出實,疏襯托出密,以擲地有聲的幹練語言,直奔主題。

紛繁複雜的大自然呈現出無限的多樣性,但在這些表象的背後卻潛藏著一種有序性,對秩序感自覺的研究與運用貫穿在工筆畫藝術演進的歷史長河中。沒有秩序的畫面是雜亂不堪的,但過於單純的秩序又容易產生乏味感,難於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就要求工筆畫家在描述中取捨有道,在秩序與複雜之間尋求到一種微妙的平衡,達到「寓變化於統一之中」。

二畫家的角色定位

畫能發出聲音。它靜靜地擺在某個角落,我們卻能聽到它奇妙的聲音。有時是一陣勻靜的呼吸,如山風般清新;有時是一聲吶喊,把我們從常態中驚醒;有時是一片歡笑,驅趕我們心中的煩悶;有時是一絲嘆息,讓我們不禁悲從中來......

如若把繪畫作品比作一場電影,畫家就得身兼數職。他是文案、編劇,善於在生活中挖掘;他是攝影師、場記、燈光、美工,經得起技術的考驗;更關鍵的,他還是總指揮----導演,挑選演員場景,把控全局。所以,畫家要具備多重性格:如出家人般心無雜念,經得起各種誘惑。如詩人般敏感,在平凡里看出光輝。如科學家般理性,看透複雜的萬象,抽離出清晰的規律。還要有運動員般過人的精力,忍受日積月累的疲勞。更要像武士般勇於突破,敢於創新,無所畏懼。

對於畫家來說,畫畫是一種需求,如呼吸一樣自然。這是一段尋找的過程。尋覓,只是為了向自己證明:我是唯一的,我沒有白來一場。

繪畫之路是一條死胡同,在它被打通之前,畫家就像一個固執傻瓜,誰的勸告也不聽。待到死胡同被打通,人們透過缺口看到一片嶄新的風景。於是,傻瓜再也不是傻瓜。

這個過程多麼漫長,縱然沒有任何結果,畫家依然在守候著,如同精心策劃的一場「邂逅」。他偵查出伊人必經之路,然後在街角苦守無數個日日夜夜,待等到伊人,內心狂喜,卻故作輕鬆:「咦,你怎麼在這兒?」

不經意的邂逅多浪漫,不要被汗水淚水煞了風景。不管技法材料有多麼重要,還是放在後台掩藏起來的好。明明是一張紙,卻能讓人相信上面的生物能呼吸。

三古代傑作對現代工筆技法的影響

我們可以想像敦煌壁畫嶄新的效果:平整結實的牆面、鮮艷奪目的色彩。也可以想像宋人小品嶄新的效果,絹絲閃著柔和的光,線條完整清晰,色彩飽和,紅的花、綠的葉。但我們不願作此類想像。面對古代傑作時,我們欣賞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還會欣賞時間給它帶來的改變,同時感嘆藝術生命的永恆不滅。這流傳千百年的傑作,經歷許多事遇到許多人,早已不是新生的模樣。它是畫家和時間共同孕育的孩子,經歷了千年的發酵,它的味道變得更加醇厚。細細品讀,就像把酒含在口中直至酒味逐漸變淡,回味豐滿均衡、餘味悠長。

古代傑作不僅展示傳統語言的魅力,還為現代工筆技巧的創新提供了參照實例,這一點很重要卻又容易被人忽略不記。時間的烙印給古代傑作增添了特殊的殘缺美,模仿時間印記是我們學習古代傑作的課程之一。

現代工筆畫的許多新技法,如擦洗、剝落、拓印、肌理運用等等,正是模仿剝落的牆面,鬆散發黃的絹絲,夾雜在碎片里的線條和形體。看似不經意的巧合,卻是畫家苦心的安排,鮮艷的色彩在殘破的映襯下,更加璀璨奪目。我們運用不同於古人的現代語言,講述心中對傳統的膜拜與敬仰,我們向時間致敬。

學生年代,我曾用完整的兩個學年臨摹古畫。反覆四次臨摹完整的《八十七神仙卷》,這不僅讓我理解線條,還體會到什麼叫做「因果報應」,我開始尊重紙張。這麼一張白紙,它就是這張畫的載體,會把我接下來幾個月的勞作忠實紀錄下來。第四次臨摹前,我認真地對熟宣進行處理,滅絕任何漏礬的可能。我變得「戰戰兢兢」,不敢對它多呵一口氣,多摸它一下,因為每個小動作都會改變最終結果。

四白描訓練1——線條基礎

線實際上就是一種筆觸。工筆白描把筆觸美感提升到了絕對高度,除了反映式的描繪,更注重線條的形式美、抽象美,是作者的技術能力、藝術感悟與個人情感的完美體現。

工筆白描與音樂有許多相通之處。線條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富於變化,如歌如泣,形成或清亮或沙啞、或高亢或低沉、或明快或隱晦的音調節奏。

工筆白描練習目的明確而且要求嚴格。它以提高線的表現力為目的,暫時把其他表現手段如平塗渲染排除在外,不允許其他手段去掩蓋線條上的弱點。要求勤思考多練習。除了寫生和臨摹,還可補助其他訓練方法,如書法練習和讀畫,用線條簡練地概括對象特徵,提高線條的表現功能。

審美要求:

1講究嚴格的程式,法度森嚴。要求作者在冷靜思考、周密的籌劃安排和嚴謹的勾勒製作中去完成一幅作品。

2講究用筆,但更注重總體的洗鍊與韻律。嚴中寓活,在豐富中求整體。

3以線抒情,將主觀的情感、修養、思想融入對客觀物象的感覺之中。

線的功能:

線不僅表現「形」:將線作為勾畫對象形體外沿的輪廓,以及形體結構的界限,主要著眼於事物形體的外部特徵,以及線勾畫形體的客觀準確度,諸如形體的大小、曲直、部位和比例等等。還包含著對事物的「質」的表現,以線本身的藝術變化去體現物體形態與構成,運用不同性質的線去適應事物的不同質感、量感、空間感以及氣度神態,並將作者的情感有機地融合其中。

五白描訓練2——臨摹:白描程式、正確用筆方法

臨摹方式有很多種,有對稿臨摹和背臨。還根據速度與精準程度,分速臨、慢臨。根據起稿方式,可分對臨、拓臨。這幾種臨摹方式針對性各有不同,練習時可因應實際情況進行多種選擇。

學習重點放在對基本規律的認識上,如果尚未真正了解白描的基本規律便過早的追求熟練、流暢,容易養成輕飄、粗俗的習性。壞習性會時時流露於具體用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阻礙良好筆性的介入。這非常不利於今後的發展,因為改掉壞習慣猶如改造一名頑童,要花費幾倍的精力往往還不如這方面的空白者,腳踏實地從頭干起,容易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1白描程式就是線條構成的基本規律。從局部看是運筆的趨向與形態、筆與筆之間的節奏聯繫;從整體上看則是構圖和線條所構成的氣勢、韻律與運動感。

中國古代畫家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白描程式,運用誇張與省略的表現手法,創造出不等同於客觀真實而高於客觀世界的藝術真實,體現出一種超凡的觀察和想像能力。

2正確的用筆方法利用巧勁,畫出來的線條才能像繃緊的弓弦,均勻而有張力,力透紙背。就好比美聲唱法是運用巧妙的發聲技巧使聲音洪亮悠遠,和沒受過訓練的大叫截然不同。

核心訓練是中鋒用筆,要求首先掌握中鋒,再由此發展出側鋒、逆鋒、顫筆等等運筆變化。

·意在筆先別盯著筆尖,要關照到整條線的走勢,掌握起筆慢——行筆快——收筆慢的節奏以及抑揚頓挫等轉折變化,胸有成竹地下筆。

·握筆方法筆桿始終保持與紙面的垂直角度,指尖握筆,「指實掌虛」,用腕力帶動手掌輕輕地提按,時刻感覺到筆鋒的力度。

3由淺至深的練習步驟

(1)現代工筆花卉練習時不必太受形體結構限制,體驗順暢的用筆感覺。

(2)宋人花鳥小品臨摹時用心體會作者對自然細緻入微的觀察與表現,以及對線條的巧妙處理。

(3)現代人物進一步達到運用線條塑造出準確的人物造型的要求。

(4)古代人物

我在1996年臨的陳老蓮《水滸頁子》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國畫工筆畫梅花如何染色?10種設色圖例為您講解!
他筆下的寫意閣樓山水別有意境……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