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血栓——遊走於身體中的兇險殺手

血栓——遊走於身體中的兇險殺手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種情況,好好的一個人早晨一覺醒來,半身麻木,說話言語不清,到醫院一檢查,是「腦梗」;某人做完了手術康復得很好,準備出院前的上趟廁所,突然胸痛氣短,摔倒在衛生間,不省人事,專家會診後考慮是術後「肺栓塞」……

上述情景的背後,都潛藏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遊走於身體中的兇險殺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無處不在的血栓

通俗地說,血栓是血管中的「血凝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致殘或死亡。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動,也不會形成血栓。在特殊情況下,如血管有硬化,狹窄,損傷,或出汗過多、血壓過低、缺乏飲水等情況下,會使血流緩慢、血液濃縮黏稠、致凝血功能亢進或纖溶功能減弱,此時,這種動態平衡就會被打破,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下肢深靜脈是比較容易發生血栓的部位,血栓堵塞靜脈的後果固然嚴重,但更可怕的是血栓脫落,這可是致命的炸彈。因為,下肢深靜脈血栓一旦脫落,就會沿「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這一血液循環途徑運行,最後引發肺動脈栓塞。肺若失去了血液氣體交換的功能,就會出現急性缺氧,甚至引起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如果急性期不及時糾正和干預,甚至致命。倘若下肢深靜脈血栓延誤診治,或治療不規範,還會導致深靜脈血栓後綜合征。


血管里的「深水炸彈」

人體靜脈有深淺之分,深部靜脈承擔了90%以上的靜脈血液迴流,一旦深部靜脈血栓形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血液迴流發生嚴重障礙,肢體腫脹疼痛,嚴重者導致肢體壞死而需要截肢。

許多人對深靜脈血栓栓塞認識不足,防範意識不夠,待到出現典型的下肢水腫時,不僅會給治療帶來困難,也容易留下後遺症。此時,病人會突然出現患側肢體的腫脹、疼痛、軟組織張力增高,往往在活動後加重,而抬高患肢可緩解。但如果堵塞部位處於「交通主幹道」,再加上處理不及時,就會引起嚴重癥狀,甚至威脅生命。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另一個嚴重危害是血栓後綜合征。下肢深靜脈血栓一旦形成,如果沒有進行規範治療,很難被有效清除,這些血栓不僅會阻礙血液迴流,引起肢體反覆腫脹,導致皮膚髮黑潰爛,下肢靜脈曲張,甚至出現老爛腿。從這個意義上說,深靜脈血栓就好像潛伏在血管里的深水炸彈,一開始它可以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或是因癥狀輕微而被忽視,但一旦「引爆」,後果不堪設想。

血栓——遊走於身體中的兇險殺手

所以,在此提醒有危險因素的人群,應高度重視可能發生的深靜脈血栓,一旦有癥狀應及時到有血栓病診療經驗的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並由專科醫生根據檢查結果來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抗凝治療。一旦出現血栓栓塞跡象,則應儘早到接受正規的抗凝或溶栓治療,個別嚴重情況則需要外科手術干預。


孕婦、血液稠者更要提防中招

造成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三大元兇是血液流速緩慢、血液高凝、血管內膜損傷。

血流淤滯狀態由於久病卧床、外傷或骨折、較大的手術、妊娠、分娩、長途乘車或飛機久坐不動、長時間的靜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緩慢、淤滯,促發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狀態如創傷、手術後、大面積燒傷、妊娠、產後等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強,易形成血栓。

靜脈壁損傷如靜脈壁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常見有機械性損傷、感染性和化學性損傷時,容易形成血栓。

在長途旅行中,車廂或是機艙內容易缺氧,旅客又時常忽略飲水,這些因素都使得體內血液處於一種暫時的高凝狀態。調查顯示,對普通人而言,在座位上坐3小時至4小時就可能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做4個動作預防靜脈血栓

【足尖運動】 坐立,將雙腳腳尖著地,盡量與腳踝保持水平,以腳尖為支點帶動足部向後上下移動10至15次。

【按摩腿肚】 左腿自然彎曲,彎下腰用左手輕輕按摩小腿肚10至15次,換右腿依次重複,可有效促進腿肚血液循環。

【足跟運動】 坐立,將雙腳足跟著地,盡量貼近足踝,以足跟為支點帶動足部上下運動。向上移動時盡量向足踝靠攏,重複10至15次。

【抱膝旋轉】 坐立,雙手抱住左腳膝蓋,以腳踝為支點足部向左旋轉5至10次,向右旋轉5至10次,換右腳重複同樣的動作。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血管外科主任-劉昌偉)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秋冬季小兒腹瀉,試試這些食療方
秋食蓮藕正當時,生食熟吃養生功效各不同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