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太極拳經典歌訣第一首解秘、探釋!想提高太極水平建議學習!
本文所探釋的六首太極拳古歌訣,在清末之後的出版物中,最早出現於民國時姚馥春、姜容樵兩先生所著、1930年出版的《太極拳講義》一書中的《乾隆抄本》中,是屬於此書出版之前民國時一般流傳的所有太極拳古拳譜中所沒有的拳譜;楊、武兩家所收藏的拳譜中也沒有這六首古歌訣。
六首古歌訣的寫作年代,根據歌訣中出現的很多清末之後已不普遍使用的詞語如「順項貫頂」、「束肋下氣」、「胸背開勁」等等,應該與《王宗岳拳論》等所有太極拳古拳譜存在著時代間隔而比《王宗岳拳論》等所有太極拳古拳譜還要早。這六首古歌訣應該是現存太極拳文獻中最古老的經典歌訣。
第一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一首未經勘誤的原文】
順項貫頂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
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
【勘誤】
歌訣中第二句的「束烈」應為「束肋」;第三句的「胃音」應為「胸背」。如此勘誤認定的理由在歌訣探釋的【討論】中介紹。
【第一首第一句原文】
順項貫頂兩膀松。
【注釋】
順項——「項」指頸部或頸的後部,如《左傳·成公十六年》:「使射呂琦,中項」與成語「望其項背」。「順」指沿著。如《詩·魯頌·泮水》:「順彼長道」。又指自然。如「順口溜」。上文引申為指頸肌由上向下的自然放鬆。
貫頂——「頂」指頭頂。如《易·大過》:「過涉滅頂」「貫」指通。如《戰國策·楚策四》:「禍與福相貫,生與亡為鄰」;「貫」又指射中穿透,如《詩·齊風·猗嗟》:「舞則選兮,射則貫兮」。上文的「貫」與「順」接合喻指由於頭頸由上向下的自然放鬆而頭向上自然豎起。
膀——指肩部。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胸高膀闊」。
松——「松」指疏鬆。如唐·王建《宮詞》:「蜂須蟬翅薄鬆鬆」。「松」又指解開、放開。如《水滸傳》三五回:「叫孩兒們鬆了馬肚帶」。上文的「松」指肌肉鬆弛、不緊張、不用力與別人不能著力。
【語法修辭分析】
「順項貫頂兩膀松」的「順」和「貫」都包含了「松」的意思,是因為句末之「松」而承後將「松」省略。「順」和「貫」又都是使動詞,「順項」和「貫頂」應理解為「使項順」和「使頂貫」。
【今譯】
使頭頸由上向下自然放鬆,使得頭自然向上豎起,從而又引起兩肩向下松沉。
【討論】
古太極拳六首經典歌訣最先的第一首就介紹古太極拳對姿勢外形的要求,反映古太極拳對姿勢外形的重視。這是因為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其所有內在的特殊優越都是必需依賴姿勢外形而存在和由姿勢外形發揮的。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法》中就明確指出「太極拳本為內家拳,如姿勢正確,內理明白,即是太極拳」。現代太極拳界有一種所謂太極拳是「重意不重形」的說法,有人將「重意不重形」這句話理解解釋為姿勢外形是無關緊要的,也確有人練太極拳是隨心所欲、隨便馬虎地的,這顯然是錯誤的。說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意味著太極拳的姿勢外形是有其特殊性的。由此必須明白雖然很多外家拳的動作是可以用太極拳的方法練或改造為太極拳的動作而成為太極拳的載體,但是有很多外家拳的動作是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練或改造為太極拳動作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隨意改編太極拳套路,從舞蹈體操的觀賞角度出發,將一些不能成為太極拳載體的外家拳動作嫁接到改編的太極拳套路中去,這顯然也是錯誤的。說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還意味著太極拳的姿勢外形是有著十分嚴格之內在方法要求的。如果內在方法不符合太極拳的法則,外在的姿勢再逼真也是錯誤的。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法》中又明確指出:「如姿勢不正確,內理不明白,雖姿勢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那就是說外在的姿勢是必須由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所形成的,是必須能夠反映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的。因此,只要是能夠反映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姿勢動作都是作為太極拳的載體,或者說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是可以由多形式的姿勢動作作為載體的;而脫離了內在方法要領的外在姿勢動作即使再逼真也是錯誤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中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正是這樣的意思。由此可見,有的人將某人教的套路動作看得很神秘,不能有絲毫變化,又有的人將近代各太極拳家的不同姿勢動作的練法分為正宗的、不正宗的,提出要統一規定一個唯一的規範姿勢動作標準,這些觀點也都是錯誤的。總之,太極拳姿勢動作的學練鍛煉必須將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作為不容置疑的經典法則,那就是外在的姿勢動作必須是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體現,外在的姿勢動作則要力求能夠體現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正確。
(一)「順項貫頂」是怎麼回事
第一首歌訣的第一句提出了太極拳的一個重要肢體要領「順項貫頂」。「順項貫頂」是怎麼回事呢?這「順」表示自然。而人體之「自然」十分主要的內容是放鬆,所以,這「順」包含了放鬆,「順項」就是表示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貫頂」指什麼呢?這「貫」原意是指射透貫穿,因此是形容比喻頭頸放鬆引起的一種頭豎起向上頂的感覺。為什麼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會引起頭豎起向上頂的感覺呢?這是因為人的肢體放鬆,由於地球的引力,放鬆的肌肉失去了自主維持某一狀態的應力,必定會有由上向下鬆弛沉墜的趨向。正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中所說的:「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絡鬆開則軀幹所系皆得從下沉也。按沉與松原是一事。」所以人體放鬆必然是由上往下的,不可能放鬆有由下往上的。2000年前後開始,有人大談「太極拳解秘」,說練太極拳,人體必須由腳開始由下往上地放鬆,這純屬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是故弄玄虛的無稽之談,而且也是不可能實現和檢驗的。因為人體的放鬆過程,就象是一堆土可以由上往下地將其疏鬆,然而不可能是由下往上地將其疏鬆的,因而站立的人只能是由上往下地放鬆,不可能是由腳開始由下往上放鬆的。由於肌肉放鬆必然有下沉的趨勢,所以頭頸放鬆必然有頸肌向下松沉的感覺,但是脊骨的椎體與椎間盤是既不會緊張也不會鬆弛的,因而不論頸肌如何放鬆沉墜,脊柱卻是毫不沉降的,頭的空間位置也是毫不降低的;這樣的一沉一不沉,頸肌的自然放鬆向下沉墜相對的就必然會出現頸椎向上豎起而頭向上頂起來或頭被懸提起來的感覺了,頭與身軀就會有內在的上下對撐、對拉、拔長的感覺。所以只要頭頂部的空間高度能夠維持不變,頸部不要主動上頂,頸部肌肉由於放鬆而越松沉,頭部上方被頂住的感覺就會越明顯、越強烈。因此後世太極拳家又將「順項貫頂」稱為「頭頂懸」、「頂頭懸」、「提頂」、「頂勁」等;到了近代,「順項貫頂」則又被稱為「虛靈頂勁」或「虛領頂勁」了。這所謂「頂勁」就是「貫頂」;「虛」是指放鬆;「領」是指頸部;「靈」是借代指頭部。所以,這「順項貫頂」、「虛靈頂勁」和「虛領頂勁」三個成語所要表示的頭頸部要領的意思都是完全一樣的。
「順項貫頂」從現代解剖學的角度分析,就是符合了人體頸部最佳的自然生理曲度,每一頸椎和椎間盤由於各自特殊的結構都承受到頭或上一頸椎以上的人體重量,所以可感覺到頸肌幾乎無須為了維持頭及頸椎的豎立而用力,頸肌因此能夠充分地舒適松沉;由於人的生理頸曲有微微的前傾,豎起的頭頸仍然是有微微前傾而不是筆直向上垂直的,所以,「順項貫頂」之頭頸向上直豎主要是感覺而不是外形。
(二)太極拳為什麼要「順項貫頂」
太極拳為什麼要「順項貫頂」呢?這是因為太極拳一切的根本就是「松」,太極拳無論武術效果還是養生效果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到一個「松」字。正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中所說的學練太極拳,「按松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松凈,余皆末事耳。」尤其對於太極拳的武術效果,鄭曼青先生在同書還介紹說他的老師楊澄甫先生「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必須明白太極拳之「松」包括了精神與肢體的放鬆。而「順項貫頂」對於精神的放鬆既是具有促進作用又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頭頸如果不放鬆,精神是難以徹底與高度放鬆入靜的,而太極拳奇妙的健身、武術功效的取得、極其靈敏迅捷的神經反應也都是離不開精神由於放鬆之靜極默篤的。所以「順項貫頂」對於這些精神、神經效果的取得是至關重要的。「順項貫頂」又是全身肢體放鬆的開始,頭頸放鬆了,全身才能依次放鬆下去,全身重心才能下降而有利於站立沉穩,勁力由腳而始向上的傳遞才能順遂,從而才談得上太極拳武術上獨特的手臂不用力、以弱勝強之化解與發放攻擊的技能。此外,「順項」還能有效避免因發勁造成頸椎震動受傷。所以,「順項貫頂」是太極拳十分重要的要領之一,凡太極拳家都是無不十分重視「順項貫頂」的。
(三)初學者如何「順項貫頂」
剛開始學練的初學者如何具體做到「順項貫頂」呢?可以這樣鍛煉:以站立而言,不論是如何的步型,首先應該憑藉自重引起的腳向下蹬撐,用力使得脊柱由下至上盡量直豎起來,就象是伸懶腰,或者就象是以腳為支撐而頭向上頂東西,從而感到脊柱被支撐得變直了,直到不能再撐直了,自我感覺頭頸向上完全直豎了,這時就應該將支撐脊柱(包括頸椎)的用力完全放棄掉,使得脊柱從上至下的肌肉完全鬆弛下來,使得肌肉鬆弛的感覺能夠沉降至小腹,同時使脊柱(包括頸椎)在不用力之鬆弛的狀態中盡量仍然保持支撐直了的形態,這樣的脊柱形態就是大致達到自然豎直狀態了,以後每次練拳就都要使整條脊柱處於這樣的形態,這樣形態的頭與頭頸就大致屬於「順項貫頂」了。
「順項貫頂」會使人感到頭頂如被一條線懸掛著,或者會感到頭頂與上方頂住,有仰頭習慣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感到下頜自然地微微內扣,頸部沒有前後牽強感。(當然,沒有仰頭習慣的人是不能以下頜內扣作為「順項貫頂」標準的。)而有習慣性頭頸部過大前傾的人前傾也會得以減少和消除。此外,眼睛平視前方約一、二米距離的物體會感到很自然;頸肌會感到十分自然鬆弛不需要用力;頭向左右轉動和前傾上抬等活動也會感到自然靈活。這樣,外形上就達到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頭容端正」了。其實,從外形上講,「順項貫頂」就是「頭容端正」。當然,這是一種人類所必需的模糊概念的「順項貫頂」和「頭容端正」,並不是說頭上的某一個點始終處於頭的上方頂端。因為太極拳是武術,不是模特表演;武術要求頭是必須能夠上下俯仰與左右轉動靈活的,這就象打羽毛球,打羽毛球的「頭容端正」是不排斥頭的俯仰與左右轉動的,太極拳也是如此的,只要是經常性的和在一定範圍內保持「頭容端正」,那就是「順項貫頂」了。「順項貫頂」有頸肌內在的垂墜感覺,這頸肌內在的垂墜感覺應該能夠向下牽動兩肩、小腹與兩胯肌肉發生內在的沉降。
必須明白:有些前輩往往把「頂勁」稱為將頭「微微地上頂」,或者稱為「虛虛地上領」,其意都是說這「頂勁」是「虛頂」。所謂「虛頂」就是說既發生了頂,實際上又沒有頂。這可以對照中醫學中的虛寒、虛熱來理解。中醫學的概念:人體的正常生理是寒與熱同時存在的,實寒與實熱則各是寒多了和熱多了所引起的病理反應;而虛寒病理反應並不是寒多了所引起的,而是熱少了所引起的;虛熱病理反應也不是熱多了所引起的,而是寒少了所引起的。由於寒屬陰、熱屬陽,所以這種情況被稱為「陽虛則寒」、「陰虛則熱」。太極拳這「虛頂」也是如此,並不是「頂」所引起的,而是「沉」所引起的,只不過這是一種頭頂毫不下沉之「沉」。如果將「頂勁」當作了實頂,對於太極拳而言那就是錯誤的了。而現代太極拳界的實際情況是許多人不明白這樣的道理與方法,有些人還將太極拳動態的「頂勁」與氣功靜態的頭部姿勢相混淆,將「頂勁」當作了一種固定不變的姿勢,或為了「頂勁」而頸部用力,因而妨礙了頭部的左右轉動和前傾上抬,甚至在運動中使頭頸始終泥塑木雕般地維持不活動,就象是頸椎病患者的頸部安裝上了固定托具,從俯視角度看,其兩耳的連線與兩肩的連線始終不發生角度變化,頭不隨著所視之物活動,只是眼珠在眼眶裡隨所視之物活動,因為頭頸本身就是身體中能很靈活自由轉動的部分,始終使其不轉動就必須局部用力維持,因而頭頸必然是僵硬不自然的,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練拳法。有的人練太極拳對頸椎病的消除沒有效果,甚至還發生了頸椎病,這種錯誤的練拳法應該是原因之一。但「順項貫頂」不排斥頸部上下左右活動不等於可以隨便活動。現代太極拳界有人練拳往往動作以頭領先助勢,頭部不斷地搖來晃去,如有前按動作,必是頭先往前傾俯拱一下;雲手的向左移身、野馬分鬃的向左挒必都是頭先往左斜一下;這種習慣,對於太極拳而言,是屬於違反「順項貫頂」的亂動,因而這類練拳習慣也都是錯誤的。
頭頸直豎是許多中華武術拳種共同遵循的一個姿勢要領,有句武術諺語叫「低頭貓腰,其藝不高」,就反映許多武術都是強調頭頸豎起的。但是太極拳所要求的頭頸豎起是具有其特殊性而與許多武術所強調的頭頸豎起是不同的。這就表現在非太極拳武術拳種的頭頸豎起往往頭頸局部用力而強硬堅挺、頸肌筋腱緊張暴露,非太極拳武術也有將這樣的情況稱為 「頂勁」的。但是,太極拳「頂勁」的頭頸豎起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情況出現的,而是要求頭頸豎立必須感覺到完全不用力的、自然舒松的。民間一些太極拳前輩還指出頸後的兩條大筋(斜方肌的頸部起始部分)尤其要注意放鬆。所以,太極拳頭頸的「頂勁」與非太極拳武術頭頸的「頂勁」是不同概念的「頂勁」。
(四)形形色色錯誤的「頂勁」說法
對於「頂勁」,現代太極拳界有多種不正確的、錯誤的說法和做法,如認為「頂勁」就是使得頭頸垂直、筆挺直豎而將生理頸曲消除掉,認為「頂勁」就是頭頸微微用點力向上頂,認為「頂勁」就是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線中;認為「頂勁」就是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認為「頂勁」就要下巴主動內扣;認為「頂勁」就要頭頸上端向後撐,使得後頭枕骨下沒有凹陷;認為「頂勁」應以頸後與襯衣領相接觸作為標準;認為可以用頭上面頂東西來鍛煉「頂勁」等等。這些說法約都於90年代末前後才開始出現,都是屬於將太極拳的「頂勁」要領複雜化與絕對機械化的錯誤,分析如下:
宣傳練太極拳必須頭頸垂直、消除頸椎的生理曲度是現代太極拳界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在國內境外的一些太極拳雜誌上經常可以見到這種說法的文章,這類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太極拳的資深人士。然而,正常人均具有的頸椎生理曲度是人類億萬年進化遺傳的結果和人類健康的重要保證,現代醫學反映人的頸椎生理曲度一旦消失就必然會發生許多疾病,或者就是疾病的徵象,醫學文獻等頸椎病的臨床報導反映即使頸椎有某一節變直了,也會引起諸多想不到的疾病,如央視台《新聞會客廳》報導過「新醫正骨療法」創立人馮天有教授曾收治一名有多種內科等疾病癥狀久治不愈的患者,結果發現引起這些疾病癥狀的原因是該患者曾接受過頸椎手術,有一節頸椎變直了。所以想人為消除頸曲的說法是十分荒謬的違反醫學理論與實際的錯誤說法與做法。
現代太極拳界不明白「頂勁」是應該由沉所引起的這一道理和方法是很普遍的。其實「頂勁」是絕對不能以頸肌主動用力上頂來達到的,即使頸肌極微小的主動上頂之力也是不能用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王宗岳遺論解明》中就明確指出:「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於頂」,因為頸肌任何微小的用力都有緊張發生,都是對放鬆的妨礙;如果依靠頸肌的力量使頭上豎,由於頸肌一用力,「松」與「沉」就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頭上頂的感覺也就被削弱了;如果持續主動用力使頭頸筆挺直豎,人就必定會感到不自然,這既是屬於很不衛生的姿勢,頭上方頂住的感覺也反而沒有了,甚至頸部發僵,因此這樣做,即使有頭上頂的外形,也是不屬於太極拳之「頂勁」的。而且這種頭向上直豎的形態如果驟然發勁或驟然遭人采拉,頸椎很可能會受到有害的慣性震撼而受傷。
宣傳「頂勁」就是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線中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也十分普遍。百會穴的位置在後髮際至前髮際的12分之7處之頭頂,由於人體脊椎自然的生理曲度頭頸是微向前傾的,「順項貫頂」的頭部矢狀形態又不是唯一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在「順項貫頂」時,百會穴既不一定在頭的最頂尖,也不是在人軀體的中軸垂直線上。而會陰穴的位置男子在陰囊根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子在陰唇後連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約都在軀體下方的夾襠中央,大致在人軀體的中軸垂直線上。因此,做到了「順項貫頂」,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是並不在一條垂線中的。雖然前人有以「百會穴向上」或「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相對」來作為「頂勁」標準的說法,這僅僅是人類之模糊概念憑感覺的說法,不等於外形上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就是在一條垂線中。所以,說「頂勁」的標準是外形上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線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說「頂勁」就是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這是現代太極拳界某位被稱為「名家」的標新立異,對現代太極拳界也有一定的影響。其實是根本不符合太極拳「頂勁」實際的。因為人的尾骨在肛門之後,明顯是在人軀體中軸垂直線的後方,而人的百會穴當頭容正直時也是在人軀體中軸垂直線的前方,如果一個人的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那麼,這個人的頭頸肯定是後仰了,根本不可能端正了。所以,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是不可能形成太極拳之「頂勁」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頂勁」就要下巴主動內扣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也較多。儘管在自然的前提下適當的話也是正確的,但為了「頂勁」而主動地下巴內扣往往容易過度,過度了就很容易頸部緊張發生前後牽強,那就是不屬於太極拳之「頂勁」了。
認為「頂勁」就要頭頸上端向後撐,使得後頭枕骨的凹陷消失是境外某位太極拳資深人士提出來的,居然還是從醫的。這顯然是一種很錯誤的說法,因為如果這樣的話,頭頸上端必然存在著持續的牽強不自然,頸後的兩條大筋必然是緊張的,頭頸前方也必然是不自然的,頸部的放鬆就完全被破壞了,根本不能認為是太極拳的「頂勁」。
將「頂勁」說成應以頸後與襯衣領相接觸作為標準也是現代太極拳界一位被稱為「名家」的人提出來的,在現代太極拳界有很廣泛的影響,初聽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做到了「頂勁」,只有當穿上高衣領唐裝這樣的服裝由於衣領上端前傾,後頸有時可能與衣領上端接觸,但也不一定接觸,而襯衣領較低,如果頭頸後部與襯衣領接觸到了,就反映頭頸已經完全違反放鬆原則向上筆挺直豎甚至後仰了,所以是根本不屬於太極拳之「頂勁」的。
用頭上面頂東西來鍛煉「頂勁」,這樣的說法和做法在太極拳界由來已久,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其實也必然使得頸肌始終緊張,所以不是太極拳「頂勁」正確的鍛煉法。
以上這些錯誤的說法和做法,主要都是刻板地只注重外形而將要領複雜化,將「頭容端正、頭頸放鬆自然」這「頂勁」最本質的內涵卻忽略了,成為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惟外之是鶩」了。太極拳的「頂勁」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做到頭容端正、頭頸放鬆自然就是符合「頂勁」了,不論是《楊氏老譜》所反映的「囟會」朝上還是一般所說的「百會」朝上都是屬於「頂勁」的。
(五)如何做到「兩膀松」
「順項貫頂」與「兩膀松」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在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中,「沉肩墜肘」就包含著「兩膀松」。學練太極拳資深者都知道「沉肩墜肘」,只是有的並沒有完全做到。「順項貫頂」是兩肩舒松的基礎,練太極拳兩肩的舒松必須從頸部開始,頭頸部不舒松,肩部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而肩部不舒松,頭頸部也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所以歌訣將「兩膀松」與「順項貫頂」聯在了一起。
如何做到「兩膀松」?具體地說,在兩大臂向前側外方略有張開懸置而腋窩空隙變大即「虛腋」和不使肩部上聳的前提下,肩和臂都要盡量不用力,從而感到肩胛骨、鎖骨的外側和大臂肱骨頭等處肌肉都自然放鬆地向下沉降,這就是做到靜態的「兩膀松」了。在此基礎上,太極拳主要還是要求做到動態的「兩膀松」,就是要做到手臂在運動時肩也是放鬆的,關鍵就是肩部不要為了手臂的運動而發生主動用力,手臂運動的力量必須是身軀所提供傳遞過去的。做到了「兩膀松」,肩頭可能會有微微的沉降,但有些人生來就是平肩,做到了「兩膀松」,肩部也還是平的,所以肩沉主要是內在的感覺,不一定有明顯的外形表現;肩松之沉是必須自然形成的,不應該勉強用力將肩往下牽壓,因為這樣做必然使肩部緊張僵硬,反而是違反「兩膀松」的。
初學太極拳,如果做到了「兩膀松」,就會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經常練習,不數月便覺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這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初學太極拳肩臂越不用力地放鬆,就越會感覺到肩頭和手臂的沉重甚至酸痛,手臂的被帶動就會越感覺到有阻力,就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所說的猶如「陸地游泳」。從解剖學分析,這樣的兩肩有些酸痛的原因,是手臂靜止懸置的持續維持主要或完全是由肩臂紅肌的工作所承擔,而紅肌暫時尚不適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肩臂的沉重酸痛才會消失。所以,初學太極拳者如果肩臂是不用力放鬆地正確鍛煉,一般就都會感到肩臂的沉重甚至酸痛,因此,如果學練太極拳沒有經過這樣的沉重酸痛過程,往往是反映其肩臂可能沒有真正放鬆;而手臂的運動感覺到有阻力則主要是因為手臂放鬆不主動用力而由身軀所帶動所引起的主觀感覺。
「兩膀松」之沉肩對於太極拳是始終和自然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如感覺兩臂、兩手鬆軟軟、沉甸甸的,才是練對了」、「一定要在大松大軟上兩臂如同掉下來一樣沉甸甸、重砣砣地一手一勢去練,否則就練不出好的身勢來」,這是因為太極拳內勁的發生依賴於「氣沉丹田」,而「氣沉丹田」必須「兩膀松」,而「兩膀松」又是太極拳內勁傳遞的必要條件。這正如李和生先生在某書中所說的:「肩越放鬆不使勁,勁到手上就越快。」因為根據運動力學,太極拳引起動作的勁力是屬於人體內傳遞的力,這種力的傳遞必須要有人體多個環節的「相向運動」所造成。兩肩如果不松,甚至肩頭時時聳起,肩與身軀的「相向運動」就脫節被破壞了,內勁也就必然不可能通過肩部傳遞到手臂了。有的人打拳兩肩不斷主動地上下起伏聳動,如手往下按和手往前推時兩肩聳起,推手遇到需要化解時兩肩頭尤其明顯地上下高低前後旋動,這些往往都反映手臂活動是由肩頭和手臂主動用力所引起的,這種力就是肩臂局部的力即「拙力」,不是太極拳的內勁。而兩肩如果主動自動,兩肩必定是不松不沉的,而且往往容易發生肩胯不合、脊柱發生扭轉而立身中正被破壞,太極拳的特長就難以發揮了。由於兩肩是人體內力向手臂傳遞之「相向運動」的關鍵環節,傳遞性力量的強度越大,肩部的「相向運動」就越劇烈,肩也必然沉得越厲害,所以,「兩膀松」之沉肩是有程度不同變化的,發勁瞬間沉肩必然尤甚。
李雅軒先生的《發勁歌》說「空肩軟臂一身松」,太極拳的「兩膀松」是必須達到「空肩」的,所謂「空肩」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兩肩在力量的運用上似乎是不存在的,兩肩在手臂的各種活動中都是不主動不用力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兒拴在肩上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要有兩臂直接連在腰脊上由腰脊直接帶動的感覺,要感到腰脊上的勁力是直接貫通到手臂的。也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緒論》中所說的自己的兩臂如同是斷臂那樣。所謂「斷臂」就是指肩對手臂的活動是不發生作用的,臂必須是由身體來帶動的。比如說攬雀尾擠後的坐步分按下捋動作如果勁力是由腰脊而來的,就應感到兩手臂就象是兩條濕毛巾,一頭是拴在腰脊上,是腰脊把這似乎是濕毛巾的手臂反嚮往下拉回的;而往前按時,又感到這兩手臂象是放置在腰脊上的兩條鞭子,是腰脊將這似乎是鞭子的手臂反向甩出去的,如果是這樣,就會感到兩手臂的動作沒有兩肩的參與,而且會感到在兩手臂的動作中兩肩還會不由自主地往下沉。如果不是這樣,手臂的各種活動包括發勁都是由於通過肩的用力來完成的,往往就有肩的主動自動用力,就不可能是「兩肩松」。由此可見:「空肩」並不是肩部所能夠做到的。太極拳的所有要領幾乎都是與全身有關的。非太極拳武術的用勁大多表述為「身催肩,肩催臂」,往往就是肩對手臂的活動發生了同向支配作用,這是不符合太極拳之「兩肩空」的。「兩膀松」達到「兩肩空」而感到勁力都是來自於腰脊,當然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鍛煉成功的,往往手臂的動作先要達到能夠被腹胸背肌由下而上的內在活動所引起,然後再漸漸地達到可以由腰脊的內在活動所直接帶動。
【第一首第二句原文】
束肋下氣把襠撐。
【注釋】
襠——武術術語,指人體兩大腿內側交界處,即恥骨聯合與尾骨之間的部位。
【語法修辭分析】
「肋」借代指胸部。
「把襠撐」是「把襠撐圓」的割裂修辭說法,由於字數限制和音韻需要,將「圓」字割裂省略了。
【今譯】
含胸沉氣把襠撐圓。
【討論】
(一)「束肋下氣」是什麼
「束肋」的原文是「束烈」。「束烈」當然是解釋不通的。由於「烈」與「肋」音相近,因此「束烈」應該是「束肋」之誤。那麼,「束肋」是什麼?「肋」顯然是指胸肋。「束肋」就是指約束胸肋,而這「約束」是與不少武術所主張的挺胸相對而言的,是指太極拳與道家內丹功所都主張的不挺胸的自然形態。因為正常的人體做到了自然放鬆,胸部姿勢就不是挺胸形態。人為挺胸很容易過分,而過分的挺胸是違反自然放鬆的。太極拳不主張挺胸還有為了「氣沉丹田」與勁力傳遞的需要。力學發現力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在任何物體內傳遞,人體也不例外。而太極拳引起動作的所謂「氣」,用運動力學分析,其實質就是人體內傳遞的力。運動力學還發現人體內力的傳遞必須依賴於人體多個環節的「相向運動」,包括了脊骨的由下至上向後撐等;而脊骨的後撐必然限制了挺胸。太極拳還需要兩大臂總是尤其呈向前撐開抱合的姿勢,這也限制了挺胸。人體胸背部形狀主要是由肋骨構成的,限制挺胸也就是既限制了肋骨人為的前挺和後突(駝背)。顯然,所謂的「束肋」就是近代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首先提出的「含胸拔背」。必須明白「含胸拔背」不是胸背局部的動作,而是與「順項貫頂」一起都是由「下氣」所引起的。
「下氣」是什麼?「下氣」顯然就是指「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就是人體由於放鬆而內力向下沉降於小腹,因此內力向下沉降就是「下氣」。「束肋」與「下氣」是互為因果的。就是說「束肋」必須依賴於「氣沉丹田」,而「氣沉丹田」又必須依賴於「束肋」。而且「順項貫頂」與「下氣」也是互為因果的。如果「束肋」也就是「含胸」不是由於放鬆而內力向下沉降所引起的,如有的人所說的僅僅是主動的「兩肩微向前合」,持續地以胸背局部肌肉的力量使得兩肩故意前張引起斂胸,這樣的姿勢使得胸背緊張拘禁,不僅毫無武術效用,而且對健康也是有弊無益的,所以是不屬於太極拳之「含胸」的;這種說法至少是一種詞不達意的不準確的表達。由「氣沉丹田」對於「含胸」所形成的作用,也可以體會到現代太極拳界2000年前後開始有個人否定「氣沉丹田」是很錯誤的。必須認識到只有「氣沉丹田」引起的「含胸」才是太極拳的「含胸」。這樣的「含胸」就會使人有金仁霖先生所說的如自行車輪胎充氣時內胎貼向外胎的感覺,前胸就象是自行車輪的內胎,後背就象是自行車輪的外胎。太極拳的「束肋下氣」就應該是這樣的。
(二)「把襠撐」是什麼
象是自行車輪胎充氣時內胎貼向外胎的太極拳的「束肋下氣」會引起髖骨的兩側由內向外側張開而向前裹合的感覺,兩腿之間的襠後部也會有張開來的感覺,就象是襠部變圓了。這就是所謂的「將襠撐圓」或稱為「圓撐」。
「圓襠」是「氣沉丹田」之「氣」沉到腳從而使得站立沉穩、勁力傳遞順遂的必需條件之一。「圓襠」又稱「開襠」,是幾乎所有中華武術各拳種共同的要領。必須指出「圓襠」或「開襠」不等於「開膝」。圓襠主要是指會陰部位有寬敞的感覺,與兩膝、兩大腿是否張開沒有關係。正如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太極拳勢卷一·第一勢》中所說的「兩大腿根要開,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不會開襠者腿雖岔開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顧留馨先生在《太極拳研究》等書中總結當時一些太極拳家對「圓襠」的認識這樣寫道:「會陰部位(位於兩便之間)稱作襠……兩胯撐開,兩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襠自然能圓(即使兩膝微向外叉開而兩大股外往裡合,胯根撐開……);會陰處虛虛上提,使這部分皮膚有不使下盪的意思,這樣襠自然能虛。襠的虛圓協調能使兩髖關節撐開,旋轉圓活。」這就是說做到了圓襠,在放鬆的前提下,左右開立步型的兩腿膝是既向兩側外撐使小腿豎直又微微向前內旋的,這被稱為「兩腿相合」,這就象是騎著馬用兩小腿的脛骨面夾馬肚子。如果這種步型兩腳尖都是外撇的,兩膝尖就偏於朝向前方而與腳尖的方向不一致。而如前後開立、後腳尖外撇的弓步步型,則後腳膝尖也是偏於朝向前方而與腳尖方向不一致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說後腳尖外撇之弓步的後膝尖要與後腳尖同向,顯然這樣的步型是尖襠而不可能是圓檔的,因而是一種錯誤的步型。圓檔的左右開立步型必定兩腹股溝都有內縮的感覺,前後開立的步型則前腳的腹股溝內縮。做到了「圓襠」,腰曲似乎感覺變得直了,臀部向兩側張開又向前內旋卷攏,這種體態被稱為「裹臀」。所以「圓襠」必然「裹臀」。圓襠之臀部後方(屁股)下橫的臀紋溝會有如小半個屁股坐在高凳子上那樣的擠壓感,如果不是圓襠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圓襠的效果是使股骨頭在髖關節中移向側外方,因而髖關節間隙變大達到松胯﹙松髖關節﹚,有利於胯的靈活和沉著。松胯需要膝的自然放鬆似乎微屈,這種膝微屈在外形上沒有明顯表現;而如果膝往後挺直要做到松胯那是困難的。雖然圓襠可以使得站立如扎地般的沉穩而能夠抵抗住他人破壞其平衡的推按,但這不是太極拳圓襠的目的,太極拳圓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沉著和胯的轉動靈活。
與圓襠相反的是尖襠,「尖襠」外形上就是「開膝」,就是使兩膝朝向的角度變大,「尖襠」其襠部必然是夾緊沒有放鬆的。「尖襠」的左右開立步型包括馬步,如兩腳尖朝向外側,兩膝尖就均與腳尖同向。而後腳尖外撇弓步的「尖襠」,後膝尖也與後腳尖朝向一致。自我鑒別是圓襠還是尖襠,當左右開立步時可以去摸一下屁股縫,圓襠時由於臀部肌肉向兩側分開前裹,會陰部就有寬敞感,屁股必張開而屁股縫較淺;而尖襠時由於臀後肌肉相互合攏,會陰後部必然有夾緊感,屁股縫必然閉合較深。對於圓襠的正弓步,後腿之臀部和大腿根後部有明顯的夾角形成,即其臀紋溝形成的縫較深,左右兩屁股後面的形狀相差不多甚至幾乎一致;而尖襠正弓步的前腿屁股豎而後腿屁股斜,後腿臀部和大腿根後部之間是沒有明顯夾角形成的,在腰部髂嵴處則往往出現了凹陷形成了突臀,也就是突屁股。現代武術界有不少人都誤將「尖襠」當作了「圓襠」。尖襠對於全身放鬆、氣沉丹田、胯的靈活轉動都有妨礙,是太極拳學練所必須要避免克服的。
「把襠撐圓」必須「束肋下氣」,而「下氣」又有賴於「把襠撐圓」,就是說「下氣」和「把襠撐圓」相互也是離不開的;因此歌訣將這三者聯在了一起。「束肋下氣把襠撐」是太極拳對於由頭至胯形體方面的重要要領。
(三)與圓襠關係十分密切的「松胯」是怎樣的
太極拳的「把襠撐圓」雖然表現在「襠」,其實是「胯」的內在動作。因此,「把襠撐圓」與「胯」的關係十分密切。「胯」是中國武術語言中的常見詞,在古代,「胯」是指兩大腿之間的部位,其實與「襠」是同義的,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胯下」之意就是襠下。中醫文獻中的「胯」也是指兩大腿之間的部位,是指襠下;而「胯骨」則與現代醫學所說的「髖骨」同義(見《中醫大辭典》),但「胯骨」也可以表示髖關節,如約刊於公元846年前後唐代藺道人的《仙授理傷續斷方》中的「胯骨出」指的就是髖關節脫臼。在中華武術中,「胯」有多種所指,一般所說的「松胯」和「胯轉動靈活」之「胯」與《仙授理傷續斷方》中「胯骨出」的「胯骨」同義,是指「胯關節」,就是髖關節;而「不要左右凸胯」之「胯」則是指股骨大轉子部位;「收胯」或「縮胯」之「胯」則是指腹股溝的前外側部位,其實就是指髖關節的前方。所以,武術語言中的「胯」主要是指髖關節及其附近部位,究竟是指什麼,要視具體的語言來理解。太極拳所謂的「松胯」就是指髖關節、腹股溝放鬆不用力。在體重主要由一腳支持的步型時松胯,支持體重一腳的臀胯部就有由「立正」轉變為「稍息」姿勢的感覺,就是會有後小半個屁股即臀紋溝處一小部分坐到了高凳子上的感覺,就象是軀體略向後移尤其再下墜而落實了似的,所以「松胯」也稱為「落胯」。做到了「落胯」,軀體最下端的腰、骶骨就承擔了全部脊椎和頭的重量,使得全部脊椎可以不橫向承擔身軀的體重而全部身軀可能放鬆了。
松胯對於沉穩和輕靈十分重要,做不到松胯,沉穩和輕靈是極困難的,在上步時尤其可以體會到這一點。在上步時如果承擔體重的一腿膝微屈,由於同側胯有下支撐相對容易放鬆,不承擔體重的一腿向前移動中相對胯關節就不易放鬆,所以上步時尤其需要注意不承擔體重的一腿要松胯,方法是胯關節不僅要放鬆不用力,還必須略往內收縮,使得腿與胯關節的運動趨向相反,這樣這一胯就容易放鬆。做到了松胯,承擔體重一腿會有重墜感沉到小腿後部的感覺,感到站立很沉穩;不承擔體重一腿之胯則感到沒有主動承擔腿腳的移動。而如果上步時沒有做到這樣的松胯,站立就相對不沉穩,不承擔體重一腿的移動也相對重滯,向前邁步就會使人感到是似乎著地有聲的重濁。由於弓步形成時胯關節會自然抵緊從而會妨礙松胯,所以,弓步形成後必須要立即注意松胯。做到了「松胯」,身軀如果被人一推就能靈活轉動;被人一壓,髖關節就能毫不抵抗地使身軀靈活下沉,身軀就象是安裝在彈簧上;如果沒有松胯,無論是被推動還是下壓時髖關節就會發生抵抗,使得身軀不能靈活地轉動和下沉,因而外力必然會作用到身體重心;這樣的話,如果在弓步形成時身軀被人左右斜向推動,由於身軀轉動不靈活存在著抵抗,這一方向又是弓步穩定角較小的,就容易被推倒。太極拳往往需要在腳步不動的情況下身體能有大的轉動和沉浮幅度,圓襠松胯就能滿足這個要求。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於胯的活動使得被稱為「氣」與「勁」的內力能上下傳遞而引起的,從而可以使得手臂不用力,如果襠不撐圓,胯的松沉受到了妨礙,就會感覺到全身向下的松沉感和腿腳向上傳之內力的感覺被卡住在胯部了,勁氣就無法通過胯部下沉和上傳,手臂不用力就必然會受到破壞,太極拳特殊的武術功夫就不可能發揮了;所以太極拳的沉穩是以圓襠松胯為基礎的,但太極拳鍛煉沉穩的目的主要是在於輕靈,這也就是說太極拳圓襠的目的主要是在於轉身、移步的靈活、敏捷,也就是避免「雙重」。由於避免「雙重」是太極拳能夠以弱勝強的基礎根本之一,可見圓襠松胯對於太極拳是至關重要的。
圓襠松胯使得髖關節活動加強和幅度變大,鍛煉了與髖關節有關的肌肉組織,健身效果的優良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對於預防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是應該有很好效果的。
(四)關於「襠」、「胯」的錯誤說法
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在圓襠之下松胯,可使恥骨聯合和坐骨結節上的關節縫隙加大,運動度因而得到擴大。」有人還以為這是一種秘傳而加以追求,其實這種說法是毫無解剖學與武術根據的。解剖學清楚反映,男子約16歲之後、女子約13歲之後,髂骨、恥骨和坐骨逐漸骨化而成為一塊髖骨,兩塊恥骨和兩塊坐骨各形成一個骨環,兩塊恥骨的一端在體前由纖維軟骨連接構成了聯合,中間有縱長裂縫,這條裂縫能分開的距離是極微小的,對於成人而言,恥骨聯合可說是不可能分開的,即使假設兩恥骨能夠分開達到1~2毫米,對於運動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對於健身和武術也是毫無價值的。所以,這種「恥骨聯合和坐骨結節上的關節縫隙加大,運動度因而得到擴大」的說法是錯誤的,純屬將太極拳複雜化的故弄玄虛。
圓襠、松胯沒有明顯外形標誌,但必須十分明白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體各結構特定的相互位置關係所引起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把形成這些姿勢說成是用意想什麼來達到,這是十分錯誤的。有的人還用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中的「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來作為引證,這是用現代漢語的詞意來牽強附會地錯誤解釋古代漢語的詞意,古代漢語的「意」有比現代漢語的「意」多得多的詞義,「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其實是說這些都是體內的神經反應引起的微小動作和感覺,不是明顯外形動作這樣的意思;這句話的「意」主要是指神經反應和微小動作的感覺,不是指思維意識的「意念」。圓襠、松胯都是屬於外形姿勢,如果人體相關各結構沒有達到所要求姿勢的相互位置,不管如何意想,姿勢也是不可能正確的。這種用意想來代替實際姿勢鍛煉的說法純然是將太極拳神玄化的誤導。
【第一首第三句原文】
胸背開勁兩捶爭。
【注釋】
勁——「勁」是指形態。
捶——「捶」可指杖、鞭子,上文借代指太極拳極柔軟如鞭子般的手臂。
爭——相互對抗、較量,喻指手臂具有向外掤勁的形態。
【語法修辭分析】
上文將極柔軟的兩手臂借代稱為鞭子﹙即「捶」﹚,「胸背開勁兩捶爭」與前文的「束肋下氣把襠撐」形成對偶,是從不同角度對太極拳胸、背、臂經常性形態的描述;由於「胸背開勁」已反映了兩手臂存在著方向相反的向外膨撐之力,所以將「爭力」的「力」字承前省略了。
【今譯】
胸背是向兩側張開的形態,兩臂是向前外撐抱的形態。
【討論】
這一句原文是「胃音開勁兩捶爭」。「胃音」兩字顯然與文意是不符合的。古時「胸」字有可以將左偏旁的「月」置於「匈」下面的寫法,而如果「匈」寫得潦草會被誤視為「田」;因此,「胃」可能是「胸」字的誤會。而「背」寫得潦草也會被誤會為「音」,因此,「音」可能是「背」的誤會。又從「開勁兩捶」推理,人的軀體可以有「開」感覺的只有胸背部,因此,「胃音」兩字應該是「胸背」兩字之誤。
「胸背開勁兩捶爭」是什麼意思呢?太極拳的習練,兩臂始終是呈現著程度不同向前外膨撐裹抱成圓弧的形狀,如擁抱著合圍的大樹或大氣球,從俯視角度看,手臂的肘部總是在腕肩連線的外方,向後移動也決不超過兩腋的連線,當身體正對前方敵人時兩肘也決不進入胸部的前投影區,這樣,胸背肌就會始終有向兩側張開的感覺;而手臂由於胸懷中如有大氣球的向外膨脹而被向相反方向分開去了。在這樣的形態中,手臂還總是呈肘部微垂的弧形,兩手臂就象是懸空平置而中部下垂的鞭子,這樣的形態就是「胸背開勁兩捶爭」。這樣的形態,在武術上就形成了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手足為第一道防線,膝肘為第二道防線,胸腰肩膀為第三道防線」了。因為兩手臂圍成了圈形,可以使得手和腕部最先與敵人相接觸,其次再是肘部,最後才是肩與胸腰。這種姿勢是太極拳借人之力化解他人攻擊所十分需要的,同時這種姿勢也是道家內功所最常見的。
由於「胸背開勁兩捶爭」,胸部和手臂形成了一個弧圈,從前方看去,胸部總是被包涵在弧圈的最深處,而且胸部總是不前挺即「束肋」,所以,「胸背開勁兩捶爭」這句話其實包括了近代太極拳家所說的「含胸拔背」、「虛腋」、「沉肩垂肘」、「兩臂圓撐」和「兩手各管一半」等要領。而這些要領對於太極拳的化解與發勁都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胸背開勁兩捶爭」是由「束肋下氣」引起的,因為凡力必然同時有反作用力,所以,「下氣」必然同時引起「上氣」即內力的上傳,而這「胸背開勁兩捶爭」就有賴於這「上氣」;有的前輩稱這種「上氣」為「里開外合」。所謂「里開外合」就是感覺到軀體受到一股內力作用由下而上、由中間向兩側張開,兩手又被催動而向前合攏;如果不是這樣,就是僅僅是外形的模仿,實質上是錯誤的。然而,現代太極拳界常見有的人的教學示範,連外形也失去了「胸背開勁兩捶爭」,如野馬分鬃拳式中兩臂交叉時正對前方的下面一條手臂的大臂完全進入了胸部而且失去了圓撐形,而當前外挒時向下采按手臂的肘部又明顯超過到兩肩連線向後反張了;又如對於單鞭,有人畫蛇添足地居然認為前手的肘尖要與前腳的膝在上下一條垂線中,勾手又向後直伸,手臂的弧圈完全被破壞了,這樣的拳姿就是嚴重失真而失去了武術價值,對於太極拳而言是錯誤的。
【第一首第四句原文】
五指抓地上彎弓。
【注釋】
指—— 「指」與「趾」在古代漢語中相通,如《左傳·定公十四年》:「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取其一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趾」均用「指」來表示,上文中的「五指」就是指腳的五個趾頭。
【語法修辭分析】
上文中的「五指抓地」並非說腳趾能象手一樣抓住地面,而是比喻腳趾屈曲彎扣如抓東西的形狀。
【今譯】
五個腳趾象抓東西一樣的屈曲彎扣,而腳的上部就象彎弓那樣。
【討論】
(一)「五指抓地」是怎樣的
「五指抓地」是怎麼回事呢?這首古歌訣的前三句闡述了練十三勢長拳者胯襠以上必須做到的要領。最末句「五指抓地上彎弓」顯然應該是對前三句未述及的胯襠以下要領的闡述。所謂「五指抓地」,就是形容五個腳趾彎曲、趾頭著地之形狀就象是抓地面上東西似的,與「五指扣地」是同樣的意思,並不是說五個腳趾抓住了地面。現代太極拳界九十年代末有個人認為「五指抓地」是不放鬆的反映,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腳趾彎曲可能是腳趾緊張所引起的,也可能是腳趾放鬆所引起的,而當練太極拳腳趾放鬆時,趾關節與跖趾關節必然是微屈的,這就象胯、膝關節放鬆時必然是有不同程度的彎屈相同的;趾關節與跖趾關節伸展變直倒往往是腳趾與跖趾關節緊張不放鬆的反映。古歌訣中所說的「五指抓地」當然不是指腳趾局部緊張用力所形成的,而是指腳趾放鬆或全身自重與氣沉丹田之氣沉於腳趾而形成的。不少著名太極拳家都指出「五指抓地」是太極拳很重要的一個要領。回憶錄《武林名人》一書記載1901年從學於楊鑒侯先生、只學過太極拳一門拳術的楊澄甫先生早期弟子牛春明先生,就是十分重視和強調「五指扣地」的;吳式太極拳前輩劉晚蒼、劉石樵兩先生所著的《太極拳架與推手·太極拳架》在對撇身捶、轉身蹬腳、金雞獨立、彎弓射虎等拳式的介紹中都特彆強調了「腳趾抓地」。
從人體解剖結構的角度講,人蹬地時腳底與地面的緊密接觸主要是腳底的前後和外側周圍,如果五個腳趾頭伸直往往著地不踏實,就必然會影響到腳底與地面的緊密接觸;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功夫就是要氣沉丹田而使得勁貫地面,從而由於反作用引起向上傳遞於全身的「氣」,而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腳而起的「氣」所引起的,如果腳底與地面不能緊密接觸,「氣」的傳遞就必然不能順暢,動作就難以避免是由局部的拙力所作用的,全身在動態中的放鬆就不能保證了,而「五指抓地」是勁貫地面的重要反映。「五指抓地」對由腳而起之勁力的傳遞和暴發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太極拳與有的武術拳種發勁有憑腳趾與腳掌部分著地而腳跟不著地的,然所有武術拳種沒有五個腳趾頭不著地而主要憑腳跟著地發勁的,因為如果單憑腳跟蹬地發力,會對脊髓和腦產生有害的振蕩,發力也是難以順遂的。
「五指抓地」反映了腳對於「沉」的十分重要。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就指出「腳下沉穩,是以氣沉于丹田注力於兩腳兩腿,達於地下,如地下有電吸著於兩腳兩腿,使腿腳地三者成為一個整體也。就在練拳的時候,頭腦里也要常想著這個問題……使腳腿注於下層,透於地宮,同地球粘成一體」,又說:「無論練拳或推手,總要以腳下松沉穩固踏實為第一,否則一切全談不到。千要緊,萬要緊,是身勢鬆軟、腳下有根為最要緊。」 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談心得》中也指出「將足心貼地,進而則欲足陷入地,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與地心吸力相接」,他的兩本著作都多次強調這一觀點,當然其意思並不是真的足心能夠與地面相貼,而是要腳與地面緊密接觸,如果腳趾沒有放鬆微屈與地面緊密接觸,全腳要與地面緊密接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把「五指抓地」或「五指扣地」說成是違反放鬆要領的說法是十分錯誤的。這種十分錯誤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誤導,這是學練太極拳者應該明白的。
古歌訣指出「五指抓地」,而不是說「十指抓地」,還反映了太極拳實際上在每一瞬間是以單腳承擔體重的要領。鄭曼青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重複強調楊澄甫先生所傳授的這一太極拳要訣,如他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別程序》中說:「惟習太極拳者將體重付於一足,兩足時互易之,又不許用力,自胯至膝至踵俱要鬆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於地」。這「將體重付於一足」在拳經中又被稱為「偏沉」。這一武術要領並非太極拳一門所獨有,據張肇平和杜飛虎兩先生合著的《論太極拳》所述,近代杜心武先生的自然門武術中也有這樣的要領;而據孫祿堂先生《拳意述真》所述,形意拳鍛煉到了中層功夫以上也有這樣的要領而稱其為「單重」,該書記載了郭雲深先生將其解釋為「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前足可虛可實,著重在於後足耳」。這些論述清楚反映武術中體重在何腳,內力是主要的因素,不能將有內力活動的人等同於沒有內力活動的無生命物體,對於人的身體重心垂線落於何處,往往是不能僅憑外形用幾何分析的方法來確定的。
(二)「上彎弓」是怎樣的
這首歌訣末句中的「上彎弓」有被解釋為「一身備五弓」的,即將「上彎弓」解釋為四肢和身軀為五張弓。將四肢和身軀理解為五張弓當然也是可以的。因為雖然太極拳之身軀是中正直豎的,其實動態的撐脊和「拔背」就反映這中正直豎的身軀是有彈性這「彎」之特性的;而背臂「胸背開勁兩捶爭」的形狀就是「彎」的;下肢的形狀其胯、膝關節至少由於放鬆是微屈的。但聯繫到這首歌訣的前三句已對練十三勢長拳者胯襠以上要領作了明確闡述,這「上彎弓」之「上」應該理解為是指腳至胯的部位較為合適。
由於五個腳趾頭緊密著地的「五指抓地」,其腳心必然涵空,即腳心部分形成拱形;中華武術各拳種都有腳心涵空保持腳弓的要求,腳的這種形狀有利於腳底耐勞,「上彎弓」有可能包含有這樣的意思。武術界有將保持腳弓稱為「湧泉涵空」的,這個「湧泉」其實是借代「腳心」,並非指中醫針灸穴位的「湧泉」穴。中醫穴位的「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第二、三跖趾關節的後方,腳底卷屈時,足底由後往前約三分之二處出現凹陷的正中,是一個與腳心較近、位於腳心前方、直徑約1至2mm的一個點;武術界「湧泉涵空」的「湧泉」則是一個部位,是指腳底的腳弓中央,兩個「湧泉」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樣的。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視本末》中說:「膝蓋,起勢時自然立定,不可挺直亦不可屈……足跗須軟如綿,足心湧泉穴方能松沉塌地」。此語顯然是指在保持腳弓的前提下,整個腳底松沉與地面緊密接觸,由於身體重心落在腳弓上而感覺上腳心與地面相接,並非說實際外形上的腳心與地面相接觸;因為除了足底畸形的平足者,正常足底的人要想腳心與平的地面相接觸是不可能的。
「上彎弓」主要應該理解為兩下肢有象「彎弓」那樣的特性。「彎弓」不是主要指兩下肢的形狀,而是指彈性,是指形狀很容易改變。比如被人一推或一壓,胯與膝能夠隨之而動,使得他人的作用力不能作用到身體重心。如果兩下肢雖然是十分「彎弓」的形狀即使大腿與地面平行然而沒有彈性,比如弓步時上身的側斜方一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即能作用到身體重心,這兩下肢再彎曲也是不符合「上彎弓」的;而如果上身受到外力的作用,兩下肢能象彈簧那樣沉降或將身體重心轉移而將外力作用化解掉,使得外力作用不到身體重心,那麼,這兩下肢即使似乎是直立的也是屬於「上彎弓」的。兩下肢的這種「彎弓」特性不僅對於太極拳的「屈伸就」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太極拳強大勁力的傳遞也是至關重要的。綜上所述,太極拳正確的鍛煉與應用是必須「五指抓地上彎弓」的。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怎樣才能練出「太極勁」呢?能看明白相信你內勁就提升很快了!
※武派太極入門第一樁「三環套月樁」,習好此樁,拳得一半!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