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當一個縣官有多難,官職雖然不大,但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現如今的人提起古時候的縣官一般都會一臉不屑,不為其他,只是因為所謂的縣官在我們眼中官職實在是太小了,但是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清朝的時候,就是這麼一個我們都不屑的小官都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當上的,想當一個縣官的話,基本上就兩條路可走,但是這兩條路基本上也都非常艱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第一種自然就是正途科考了,當時的科考難度可不是現在的高考難度可以比較的,要知道清朝時候的科考沿用可是明朝時候的制度,僅僅前期就有三大關口,分別是童生試、鄉試和會試,而且只有考過鄉試之後才能獲得舉人的稱號,只有獲得了舉人的稱號才有做官的資格。而且科考的難度實在是和今天所沒法比的。
舉個例子來說,清朝時候的名臣曾國藩,他二十二歲的時候才獲得秀才的功名,此時還沒有做官的資本,而著名的文人鄭板橋更是在四十歲的時候才考上的舉人,而左宗棠更是一輩子都沒有通過會試的考核,一生都沒有考中過進士,所以朋友們覺得自己比他們這些人都要強嗎?
而第二種做官的途經就是買官了,大家不要以為這條路比上一條路好走多少,大家知道當時買一個縣官需要多少錢嗎?可不是幾十幾百兩就能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清朝末年的時候,想要當一名縣官的話,少說也得捐給朝廷四千多兩的銀子,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當時清朝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三十兩銀子左右。清朝一品大員的收入一年也才不過不到二百兩,四千多兩夠給多少一品大官發工資了?
所以一般的小康家庭都拿不出這麼一比巨款來買官的,而那些真正有錢的主也不一定會花這麼多錢去買一個縣官。而且,就算是成功獲得了這個資格,還是免不了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還得繼續排隊後補。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就算你辛辛苦苦的通過的科舉的考試,又或者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個官職,但是依然不見得你馬上就能走馬上任,還必須等到官職出現出缺的情況下才行。
清朝的時候,朝廷為了防止出現人浮於事的現象,所以對官職進行了定額,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個官職,只有等上一任的官員去職或是死亡的時候,才能把官位給空缺出來,此時才能補上一個官職。所以說,別看縣官的官職雖然小,但是在古代,想當一個小小的縣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抗戰時候,我軍抓到的最大日本頭頭赤本,驚動了日本的天皇
※93歲高齡的宋美齡,為何會遠走美國,在那裡又靠什麼生活呢
TAG:歷史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