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死亡來臨,什麼才是最好的告別 豆瓣8.8高分紀錄片看哭每一個人

當死亡來臨,什麼才是最好的告別 豆瓣8.8高分紀錄片看哭每一個人

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作者:笛子

今天的文章可能有點沉重,講的是死亡

尤其文中提到的《生命里》這部紀錄片

也許能讓你更了解生命的意義

最好的時候

是在你還活著的每一個當下

1

不得不說

中國人的死亡質量太低了

在中國,面對生死,我們常常會遵循一個原則,叫「好死不如賴活著」。

今年大年初二,朋友阿麗的爸爸突發中風暈倒,一番搶救後進了 ICU,醫生說基本沒救了。是拔掉管子帶他回家好好臨終,還是不拔管留在醫院繼續醫治?阿麗和家人必須抉擇。

「不拔。只要有一絲希望都要治。」

「也許會有奇蹟呢?拔掉管子,我就沒有爸爸了,我好害怕……」阿麗哭著和我說。

最後熬了一個星期,她爸爸還是離開了,全身浮腫發青,沒有留下半句遺言。那天是阿麗 25 歲生日。

生命太無常,隨著我們慢慢長大,親人在一天天老去,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這樣的兩難抉擇:當親人重病治療無望,到底要不要放棄痛苦的治療,讓他有尊嚴地離世?如果病人說不用再救我了,不想再受罪,你又會怎麼做?

柴靜也報道過一個老人的故事:

一位老爺爺因為肺部阻塞感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他早跟老伴提過,自己將來一旦治癒無望,就不要再搶救了。但當他的病急性發作的時候,家人還是捨不得。

很多時候,不是瀕臨死亡的人最怕死,而是我們真的沒有勇氣,在面對一個重要的人即將逝去的時候選擇放手。

一輪一輪的搶救,維持,搶救,維持,反反覆復。

搶救時,他被切開咽喉,一根拇指般粗、七八厘米長的呼吸機導管,從他脖子中間的氣管插進去。

這一插就是 4 年。

醫生說 ,他已經不可能脫離呼吸機生存。最多的時候,他身上同時要插 5 到 6 根管子。胃管、靜脈插管、尿管、膽囊的引流管…… 鼻腔都潰爛了。

他已經說不出話,唯一能夠表達情緒的方法就是:

哭。

清醒後,老爺爺用口型對老伴說:「我恨你」。

他的恨,更多是自責,「我那樣睡著覺就走了,多好啊,你們也好,這樣我對不起孩子,我也對不起你。」

那些已經沒有治癒希望的患者,親人的愛往往會變成他們心理上的負罪感。他們願意為所有愛自己的人,用盡最後一點毅力死撐著,唯獨無法選擇尊重自己的意願,有尊嚴地死去。

如柴靜的節目《你的死亡誰作主》中一位嘉賓所說:

「不管他的生命是否還有質量,不管是否還能夠享受空氣、陽光、食物,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只要我們有,只要我們能夠,只要我們在經濟上允許,我們就要給他人工的呼吸、人工的心率、人工的生命。」

那個躺在病床上 4 年的老爺爺,有一次曾想坐上輪椅,去看看病房外的世界,才發現,他眼睛已經什麼也看不見了。

不得不說,中國人的死亡質量(病患的最後生活質量)太低了。

2015 年,經濟學人發布的《 2015 年度死亡質量指數》顯示,在全球 80 個國家的排名中,英國位列第一,中國位列第 71 位,排名倒數第 10 位。

一個人能夠有尊嚴地死去,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國家癌症中心公開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有 229.6 萬人死於癌症,但極少人能夠決定自己如何去死。

而我最近看的一部豆瓣評分 8.8 紀錄片《生命里》,有這樣的一群老人卻做到了。

2

人如何才能有尊嚴地死去?

上海市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是專門收治癌症晚期患者的地方。住進這裡的病人,生命所剩時間,大都不會超過 3 個月。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平靜、快樂,沒有痛苦,有尊嚴地死去。

怎樣才能有尊嚴地死去?

首先,和一個瀕臨死亡的人,一起回憶他們生命里的美好和重要的事情。

第二,用心陪伴他們走過人生到最後一程,尤其是精神陪伴。

第三,盡量幫助他們完成人生中的最後心愿,讓他們不留遺憾地離開。

1. 生命里,我記得什麼?

死得有尊嚴的第一步是:記得。

這裡的患者笑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和身邊的人聊天的時候。

得了胃癌的汪明昌爺爺,是這裡對死亡最豁達的老人,進醫院前已經安排好後事。

當老伴問他當初是誰追誰的時候,他立刻激動地說:我追她,我追她,我追她,說到最後還有點害羞。

「那時候我在厂部,她在車間,我去車間檢查工作,就經常借口去她那裡轉一轉……」當大家哈哈大笑,問阿姨年輕的時候是不是廠花時,他立馬豎起了大拇指。

那些青澀的戀愛記憶,變成了他病痛中的糖,一想起就是幸福的模樣。

患了乳腺癌的魯勝蘭奶奶,想起年輕時被派去新疆下鄉當知青,和父母分別後上了火車,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覺得像魂沒有了」。因為,叫不到媽媽了。

但後來她最想念的,卻是新疆的瓜。「吃那個瓜是嗚嗚嗚,像吹口琴一樣吹過去」。

那種感覺,現在再也沒有了。

快 87 歲的黑子叔,吃飯連菜都夾不穩,但一回憶起 1945 年抗日勝利當天的情形,就興奮得像個孩子。

他清楚地記得,那天 16 歲的自己站在水塔上,看著抗戰勝利部隊背著盒子槍從他面前走過。

一次戀愛,一次離別,一次重要的見證……在生命的最後,他們最懷念的,不是多麼轟轟烈烈的成功事迹,而是這些簡簡單單的平凡瞬間,讓他們被病痛摧毀的身體,短暫地露出笑顏。

為什麼人們需要懷舊?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斯蒂基特認為,懷舊對於一個人的存在感至為關鍵:

「它喚起了珍貴的記憶,讓我們相信個人的價值,覺得我們擁有有意義的生活。研究表明,那些經常沉入懷舊情緒的人更能面對死亡。」

研究者們通過實驗還發現,懷舊是一種對抗消極情緒的有效策略。當你沉浸在懷舊的情緒中,它會抵消你的孤獨感、無聊感以及焦慮感。

這對於一個遊離在生死邊緣的人尤為重要。

那些他們生命中的美好,通過回憶傳達給身邊的人,即便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知道仍有人會懷念他。

只要有人記得,他就不是真正的死去。

就如電影《尋夢環遊記》所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2. 生命里,是誰陪伴著我?

死得有尊嚴的第二步是:陪伴。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當人身患絕症,並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心理的發展可分為 5 個階段:懷疑和否定期、忿恨期、自責期、抑鬱期和絕望期

這裡的臨終患者大都處於絕望期。他們已經接受自己生命快到盡頭的事實,對死亡不再恐懼,情緒變得平靜安詳,但很害怕孤獨。

所以,高質量的陪伴尤為重要。

那些俯下身子聽老人說話的病人家屬、護士、社工們,摸摸老人的額頭,溫柔地握著老人的手,一遍遍地重複老人沒聽清的話…… 這些最簡單的動作, 最容易和臨終患者建立心理聯繫,療愈她們敏感孤獨的心靈。

而生活上的陪伴照護,可以維護患者最後的生命尊嚴,讓一個人最體面地離開人世。

一位大學退休的老教授剛送進醫院時,家屬說他已經三天沒說過話了。護士們檢查之後才發現他的衛生情況十分糟糕。

她們馬上給老先生進行全面的清洗療護。幾個護工仔仔細細地給他擦臉,擦手,擦身子,幫老先生剪掉滿是糞便的發黑指甲,污穢的水換了一盆又一盆。

沒多久,老先生就去世了。欣慰的是,他最後是乾乾淨淨,體體面面,有尊嚴地走的。

對臨終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精神陪伴。

社工們圍繞在汪明昌爺爺的病床前,做一次他的忠實聽眾,聽他用最愛的葫蘆絲吹一首曲子。

一位常常在醫院哭泣的老奶奶引起了護士張敏的注意,為了讓她安心在醫院養病,她專門幫她錄製視頻,帶去看望她放心不下的老伴,並給她帶回老伴的照片給她看。

老奶奶這才哭著說,安心了。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陪伴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正是這些來自親人、護士、社工的高質量陪伴,幫助臨終患者建立起身體和心靈的安全感,讓他們慢慢消除對死亡的恐懼。

3.生命里,最後的心愿是不留遺憾

死得有尊嚴的第三步是:幫助臨終患者實現最後的心愿。

82 歲的吳留生,彌留之際,最魂牽夢縈的,是那個離上海並不遙遠,卻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她已經沒有力氣再回到故鄉,她向兒子提出,「能看看照片也好。」

她的兒子本來一直想帶母親回她最想念的家鄉,但成了空想。如今,他只能一個人回到母親的故鄉嘉興海鹽,拍下她曾經居住的房子,路邊的樹木,河流,橋樑。

看到那些照片一張張地在眼前出現,吳留生眼眶濕潤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我本可以。

我本可以在媽媽生前對她更好一點,帶她去旅旅遊;

我本可以在外婆還活著的時候,常回去看看她;

我本可以在奶奶還能站起來的時候,多陪她去散散步……

英國有一句諺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而後是現在。

幫助臨終患者實現最後的心愿,最好的時候,就是在他還活著的每一個當下。

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在你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的時候,多點珍惜。而有些人的心愿只能變成永遠的遺憾。

患了卵巢癌的朱慧芳,只想在臨死之前和自己的女兒見一面,但他們已經斷絕往來很多年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也做錯了什麼,女兒就是不肯見她。也許是以前沒時間照顧女兒,把她交給她外婆照看。也許,還有別的原因。

無論醫院的護士和病人家屬如何努力,始終聯繫不上她女兒。

最終,老人帶著遺憾離世。

「人固有一死。死了以後,一切從簡。

不開追悼會,不設靈堂,不收葬禮費。

現在墓地很貴,海葬我也沒問題……」

這是看淡生死的汪明昌爺爺寫下的遺囑,但他老婆不同意。

「海葬,是不會給你海葬的。」

「從簡呢,死了不是你說了算了。」

汪爺爺不做聲了。

我想,他是有遺憾的。

想看看許久沒有回去的故鄉,想看看多年不見的女兒,想捐獻自己身上唯一還有用的眼角膜……他們心中這些小小的臨終願望,和我們一生勞碌追求的財富、地位、成功通通無關。

卻是他們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內心最重要、最敏感、最深刻的留戀。

「記得、陪伴、心愿」,簡單的六個字,卻概括了讓生命有尊嚴地離去的全部。

這是臨終關懷的目的,也是對一個人離開最好的告別。

3

我們真的要教孩子面對死亡

《生命里》的護士感嘆說,「有時候病人們是在為家人而活,為了整個醫療環境而活,他們渾身插滿管子的時候,我們卻沒有徵詢過他們的意見。」

為什麼在中國,讓一個人有尊嚴地死去這麼難?

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從小到大,一聽說有人家裡辦喪事,我多問一句,媽媽都會大聲呵斥我:小孩子不許問這個。

在紀錄片里也可以看到,醫院周圍的居民房都掛著一面鏡子,人們認為病房不吉利,掛個鏡子可以把晦氣反射回去。

在一個忌諱死亡的民族,「死是晦氣的」這種想法,恰恰體現了中國人看待死亡極大的社會偏見。

我們沒有認識到一個人從生到死是必然規律。

正是因為對死這件事情的無知,讓我們在至親面臨死亡的時候,無法坦然選擇讓他們有尊嚴地死去。

我們真的不能再繼續無知下去了。

因為,我們還在教育下一代。

尼采:「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10 月 30 日,17 歲女孩因一口涼皮和弟弟起爭執,帶 10 歲妹妹跳水庫自殺;

10 月 21 日,貴州畢節一個 8 歲男孩因為不想上學,竟然爬上 33 樓要輕生;

9 月 1 日,洛陽一個 10 歲小男孩因不堪作業重負,從 14 樓縱身跳下;

……

這些屢見不鮮的青少年自殺新聞,一次次地刺痛我們的心。為什麼在中國孩子的認知里,「死亡」是用來抵抗家長、逃避痛苦的最後退路呢?

因為,中國最缺的就是死亡教育。

教育學博士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中說:

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所以,中國一定要有死亡教育。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過,「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接受生命終究會逝去,我們才能在談死色變的社會裡,向死而生。

以後,我想告訴我親愛的孩子:

生命就是這樣,曾經朝氣蓬勃,風華正茂;而今風燭殘年,老態龍鍾,沒有人能夠違背自然的規律,而原本孤獨和脆弱的個體,是因為有了愛與溫暖的陪伴,才會有勇氣,有力量,有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墮胎後,還可以有積極的人生嗎?
六道輪迴真有其事嗎?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