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荷同時爭奪印度尼西亞,為何小國荷蘭勝出獨霸印尼300年?
近代新航路開闢後,西方國家就開始了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掠奪,對於那些落後的國家,通過武力逐步侵佔,然後成為自己的殖民地,進行殖民掠奪。而更多的時候,列強之間在一塊殖民地上,那是相互爭奪的。最典型印度尼西亞這塊土地,當時英法荷蘭就相互爭奪,但是為何最後小國荷蘭勝出,獨霸印度尼西亞300年呢?
印度尼西亞位於東西貿易關鍵節點上,將整個馬六甲海峽包裹,擁有世界巨大的戰略意義,而且面積廣大,島嶼眾多,戰略價值非常大。所以在很早的時候,英國,法國這兩個最強大列強就看上了這裡,當時的英國佔據印度後,在東南亞佔了緬甸,佔了馬來西亞,還有新加坡,在大洋洲佔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可謂是夾擊之勢,就差中間的印度尼西亞了。
而法國此時也佔了中南半島,需要進一步向南發展,佔據印度尼西亞。從實際來看,有英法這兩個超級列強爭奪,基本上其他國家就沒戲了,但是最終參與爭奪的荷蘭,卻排除英法,佔據了印度尼西亞190萬領土,還在這裡建立了穩固的統治,統治了幾百年。
從實際來看,荷蘭當時跟英法那不是一個等量級,無論國土面積,人口,還是綜合國力,都沒辦法跟英法相比。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還能排除英國和法國,而自己獨霸印度尼西亞呢?其實主要是兩點原因。
第一,小強國。
在17世紀初期,當時雖然英法很是強大,但是荷蘭當時也屬於第二梯隊,有海上馬車夫的稱謂,而且當時荷蘭人的香料貿易非常發達,錢也比較多。所以還是具備相當實力的,是一個小強國。因此,有實力的荷蘭,英國和法國都不敢直接的去得罪,所以,荷蘭也才有資本對印度尼西亞進行殖民。
而且荷蘭人動手較早,荷蘭在1603年就開始成立東印度公司,專心致志的去爭奪印度尼西亞。而此時的英法兩國,因為實力強,所以殖民的面鋪得比較開,所以他們都在忙於徵服其他地方,不能集中力量來搶奪印度尼西亞。所以至少在印度尼西亞這個地方荷蘭那是全國之力對英法的,這也佔據優勢。
第二,英法的相互牽制。
在爭奪東南亞的過程中,英國和法國那是矛盾重重,都想獨佔。當時的泰國就是合理利用英法的矛盾,而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的。而荷蘭也充分利用這一點,在爭奪的過程中,對英法的矛盾假意利用。
從而在英法爭奪下,荷蘭正好漁翁得利,成為英法都要拉攏的對象。最終荷蘭成為英法殖民勢力的緩衝區,進而獲得了獨佔印度尼西亞的權力。也獲得了英法的默認,這是基礎。所以說,荷蘭最終的勝出,並不是其實力比英法還要強大。
最為關鍵的是其合理利用自己的地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獲得了權力,才能佔據比自己大幾十倍的印度尼西亞。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很是痛恨荷蘭,而且荷蘭在這的影響力很低,連荷蘭語言都沒有傳導這裡,也是列強中殖民比較失敗的國家了。
換一個視角縱觀古今!發出自己的聲音!寫歷史我們是認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農夫史觀]
TAG:農夫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