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權傾朝野的恭親王 為什麼被一個小小翰林扳倒?

權傾朝野的恭親王 為什麼被一個小小翰林扳倒?

1861年「辛酉政變」後,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

協助慈安太后、慈禧太后發起「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被授予議政王,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同時,又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身份,掌管外交事務。此外,還身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那時候,恭親王奕訢總攬清朝內政外交,堪稱權傾朝野。

然而,恭親王奕訢年輕氣盛,心高氣傲,自視甚高,難免與慈禧太后生出嫌隙。偏偏在這時候,一個小小的翰林,上了一道摺子彈劾恭親王。

這個翰林叫蔡壽祺。

蔡壽祺是江西德化人,1840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由於他沒啥家庭背景,又沒找到靠山,所以一直在京城當一個窮得叮噹響的翰林。1859年,蔡壽祺跑到四川去,想找一個發財的路子。他是怎麼做的呢?私自刻印關防,招募鄉勇,在四川一帶招搖撞騙,謀取利益。

恰好在這時候,67歲的駱秉章奉調入川督辦軍務,對蔡壽祺的行徑很是不滿,命藩司劉蓉將他驅趕出四川。

後來,蔡壽祺又靠上了主持山東、安徽「剿捻」軍務的勝保。兩人關係一度還很好。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勝保就因為連吃敗仗,被人彈劾為「腹心大患」。慈禧太后密詔多隆阿率部前往陝西,將勝保押送回京。蔡壽祺還跑去安慰了一番勝保,讓勝保大感欣慰。然而,這只是蔡壽祺燒一把冷灶,幻想勝保還能東山再起。

蔡壽祺失望了。勝保被押送回京後,就被慈禧太后以「諱敗為勝,捏報戰功,挾制朝廷」等多條罪狀,賜令自盡。

沒了靠山的蔡壽祺,不得不回到了京城,繼續當他的窮翰林。1865年2月,蔡壽祺任職「日講起居注官」,負責給皇帝講解經史。這個職位沒啥權力,但能專折言事,直達聖聽。蔡壽祺嗅到慈禧太后和恭親王不和的風頭,動了歪腦筋。

當年初,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突然打雷、下冰雹。這是一種反常的氣候現象,古人則視為「天象示儆」,意思是老天出警告通知了。蔡壽祺決定抓住這個苗頭,向恭親王發起彈劾。因為,恭親王是領班軍機大臣,屬於當之無愧的宰相,對「政事或有缺失」負總責。

當然,蔡壽祺只是一個翰林,而恭親王位高權重,對他發起攻擊,稍微不慎就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蔡壽祺先是上了一份試探性的奏摺。在這封洋洋洒洒3000餘言的奏摺里,蔡壽祺一口氣彈劾了雲貴總督勞崇光、四川總督駱秉章、兩江總督曾國藩、陝西巡撫劉蓉、總理衙門通商大臣薛煥等朝廷重臣,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蔡壽祺暗指恭親王嚴重失職。

慈禧太后收到了這封奏摺,留中不發。蔡壽祺心領神會,立即寫了第二封奏摺。在這封奏摺里,蔡壽祺就不再遮遮掩掩了,而是直截了當地列舉了恭親王「貪墨」「驕盈」「攬權」「徇私」等罪狀,說:「臣愚以為議政王(恭親王)若於此時引為己過,歸政朝廷,退居藩邸,請別擇懿親議政,多任老成,參贊密勿,方可保全名位,永荷天眷。」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要把恭親王打發回老家。

慈禧太后如獲至寶,立即召見恭親王,告訴有人彈劾他。恭親王得悉原委後,憤然說:「這個人在四川招搖撞騙,他還有案未消,應該拿問。」

這就有失君臣之道了。當然,也是恭親王一貫桀驁不馴的真實表現。或許就從這一刻開始,慈禧太后下定決心,要扳倒恭親王。

很快,慈禧太后就繞過軍機處和內閣,以同治皇帝的名義直接下了一道諭旨,以恭親王「徇情、貪墨、驕盈、攬權」等罪名,「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這就是說,除了保持親王爵位外,一切職務都一擼到底。

有意思的是,慈禧太后也認為「徇情、貪墨、驕盈、攬權」等罪名並沒有真憑實據。然而,「查辦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究屬曖昧之事,難以懸揣」,就算沒有真憑實據,一樣要治你的罪!

慈禧太后的權威,由此建立。

可是,蔡壽祺雖然扳倒了恭親王,卻並沒有迎來榮華富貴,反而被「即行革職,勒令回籍」。後來,蔡壽祺依然滯留在京城,窮困潦倒一生。

【參考資料:《清史稿》《慈禧全傳》《蔡壽祺投機》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在東北打了一個洞一無所獲 中國人多挖100米發現巨大寶藏
清朝皇宮侍衛只是看門的保安?這是一個多麼深的誤會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