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都說隔輩像,孫子像爺爺,我們不知道漢武帝劉徹和漢高祖劉邦有幾分像,但在「用人得人」這方面,劉徹卻頗有他爺爺劉邦的風範。

漢武帝16歲即皇位,這位年輕的皇帝銳意進取,在剛即位的幾年,十分重視人才。

他下詔書給丞相御史列侯太守等,號召他們推薦人才,叫做「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於是廣川人董仲舒,苗川人公孫弘,會稽人嚴助,以及各處有名儒生,都被推薦上來,同時進入京城,總數有100多人。

1、獨尊儒術董仲舒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漢武帝親自召見這些人,詢問治國良策。這些儒生,各傾所學,寫成文章。

漢武帝逐篇細讀,看到董仲舒一卷,是詳論天人感應的道理,說得原原本本,計有數千言。武帝擊節稱賞,嘆為奇文。

董仲舒為天下奇才,少時讀《春秋》,頗有心得,漢景帝時已列名博士,為學子們講書,滔滔不絕,出口成章,遠近學子都奉他為老師。

漢武帝詢問治國良策,董仲舒把平生的學識,盡皆施展出來,果然壓倒群儒,獨得漢武帝寵幸。

漢武帝又再三詢問,董仲舒又細加解釋,並將所學歸為天人三策。

所謂天人三策,就是「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年輕的皇帝不斷發現人才,破格使用人才,先後起用了韓長孺(安國)、汲黯、公孫弘,這些人後來成為一代名臣。司馬相如、東方朔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唐蒙、庄助成為在開拓點南,、四南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傑出的謀略家。

當時,漢武帝還未掌握實權,實權控制在竇太后一派手中,但他仍想辦法任用這些人才,被司馬遷譽為「為人多大略,智足以當世取捨」的韓安國,漢武帝委託他為北地都尉,後任為司農,竇太后死後,升為副丞相。

2、一代文豪司馬相如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司馬相如是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用其所長,在建元年間從四川把他請到京城做郎官,從事審核和潤色政府重要文告的工作。建元六年又讓他以天子使節的名義,出使西南夷,撫慰那裡的少數民族。

唐蒙、庄助有外交才能,謀略過人,漢武帝就讓他出使夜郎和東甌,他們二人不負王命,終於在建元時期降服了夜郎和東甌。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病死,僅武帝完全擺脫了束縛,他可以放手大於了。他立列罷免了竇太后安插在朝廷里的所有黨羽親信,重新任命曾經協助他革新的他的舅父田蚣為丞相,把韓安國提拔為御史大夫。

3、毛遂自薦朱買臣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漢武帝除令各地官員推薦人才外,還准許有才華的人寫自薦書論政治得失,凡有才華的人,漢武帝按其才能大小授予官職。

漢武帝繼建元元年(前140年)那次全國大推舉之後,又於元興元年(前134年),元封五年(前106年)等,又幾次要求各地推舉孝廉、賢良、方正、茂材。他下詔書表示要將這些「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破格任為「將相」或「使絕國者」(出使遠方國家)。

吳人朱買臣,表字翁子,性好讀書,不治產業。40多歲還是一個落破儒生,家庭貧窮,只有一妻子,也不能贍養,同他入山中,砍柴挑到市上賣,以此為生。

朱買臣挑柴去賣的路上,口中也不停地背誦古書。妻子不讓他念,他反而大聲念,引得行人觀看。妻子不堪忍受貧窮,棄他而去。

朱買臣仍操舊業,邊讀書,邊賣柴。

轉眼又過了幾年,朱買臣已有50來歲。恰好有會稽吏入京,隨帶物品,朱買臣自願為其幫助搬運。

行人到了京城長安,朱買臣就上書自薦,又經同鄉庄助引見,武帝予以召見,面詢學術。朱買臣言《春秋》,說《楚辭》正合武帝意旨,遂拜朱買臣為中大夫,與庄助同侍禁中,這樣朱買臣就由貧農一躍而成為官員。

後來,朱買臣又獻策平越地,他說:「東越王余善,向居泉山,負嵎自固,一夫守險,千人俱不能上,今聞他南遷大澤,去泉山約五百里,無險可恃,今若發兵浮海,直指泉山,陳舟列兵,席捲南趨,破東越不難!」

武帝很高興,便令他為會稽太守,還對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今你可衣錦榮歸了!」之首朱買臣果然擊破東越,武帝就升他為主爵都尉,列為九聊之首。

4、獻計「推恩令」主父偃

比用人,漢武帝和漢高祖誰歷害?

主父偃出身貧寒,長期懷才不遇,遊歷齊、燕、趙、中山諸地,但不為各諸侯所用。元元年(前128年)他來到長安,直接向漢武帝上書九條,有八條談及律令,一條談及討伐匈奴之事

主父懂所談之事正是漢武帝關心的事,漢武帝看了上書,立即召見,一談二人十分投機,遂拜為郎中。

主父偃連續為漢武帝獻策,都得到漢武帝的讚賞,他的官職也一升再升,由郎中而中大夫,一年內連升四級。

主父偃成為的漢武帝的重要謀臣,他獻的削弱諸侯權力的「推恩令」對鞏固皇權具有重要意義。

漢武帝用人不論出身,唯才是用,他從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從商賈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隸中發現了衛青,在降虜中任用了全日?。

漢武帝還在長安設立太學,選拔郡國的優秀青年來長安受業,通過考試,從中發現治國人才。漢武帝不僅自己善於發現人才,對前朝的人才也十分重視,漢景帝時的枚乘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曾為弘農都尉,後來辭官,往游梁國,為梁王座上賓,梁王的文誥多出自枚乘之手。梁王病歿,枚乘歸老家淮陰。

漢武帝即位以後,就派遣使者,迎接枚乘入京,枚乘年老,病死途中。使臣回報漢武帝,漢武帝十分惋惜,就問使者枚乘的兒子枚皋是否能作文,隨後派人調查,知其能文,也親自召見,命他作《平樂館賦》。枚皋下筆立就,詞藻而美,立即接予郎中官職。

漢武帝唯才是用,在他為帝時,任用了韓安國、主父偃、朱買臣,衛青、霍去病、霍光、李廣、程不識、金日?、卜設、桑弘羊,公孫弘、董仲舒,鄭當時、張騫、蘇武、司馬遷,司馬相如等,這些人都成為一代輔助之臣,開拓將領。

《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中說:「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漢武帝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開創了一代偉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