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豆瓣9.1,富二代連殺三人逍遙法外,有錢真能為所欲為?

豆瓣9.1,富二代連殺三人逍遙法外,有錢真能為所欲為?

我們在銀幕上看過太多殺手形象。

他們或冷酷無比,

或內心扭曲,

又或者,在某一刻,他們選擇向信任的人展露自己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在這類作品中,導演們總是將殺手身上的某類特質無限放大,

然後製造一個與之截然不同的性格反差,從而顛覆觀眾對這個角色的想像。

遺憾的是,生活並不像影視作品中表現得那樣富有戲劇性,人性的隧道,比你我想像的要幽深許多

今天要說的這個殺手,他具備了上述角色的一切特質。

因為自己是富二代的關係,在殘忍謀殺三人後,他成功躲過了牢獄之災

《紐約災星》


The Jinx: The Life and Deaths of Robert Durst

這部紀錄片,由華納旗下的HBO電視台傾力打造。

憑藉精良的製作,其在豆瓣創下9.1的傲人成績。

爛番茄上,影評人和網站用戶也雙雙祭出高分。

影片聚焦的人物來頭不小。

羅伯特·德斯特,這個臭名昭著的名字背後,有著不容小覷的家族勢力。

據羅伯特介紹,他的家族在紐約商界頗有威望。

上世紀70年代,德斯特家族憑藉開發地產生意,成功躋身紐約市富豪榜前列。

他的父親西摩·德斯特,曾被外界形容為「擁有紐約之人」。

說他就是「美版王健林」,不過分。

和大多數幻想一夜暴富的普通人不同,本身就成長於富豪之家的羅伯特,從小衣食無憂,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長大。

然而即便如此,他卻坦言自己過得並不快樂

而這,多源自不幸的童年。

在羅伯特7歲時,他的母親就跳樓自盡。

喪母之痛,和父親因為生意常年不著家帶來的孤獨,讓羅伯特從小就感受不到家庭帶來的溫暖

成年後,原本被父親寄予厚望的羅伯特開始接手家族生意。

然而,孤僻的性格,讓接班人的資格很快被弟弟道格拉斯半路截胡(實際上是摩西改換了繼承人人選),並最終導致了兄弟二人反目。

因為擔心哥哥的恨意過濃,為防患於未然,道格不得不僱傭保鏢防身

實際上,弟弟的擔憂並不是沒來由。

受困於童年陰影的羅伯特,因為長期孤立養成的怪異性格,其人格也在分裂

分裂的後果,將給認識他的人帶來災難。

在詳細探討三樁令人聞風喪膽的兇殺案之前,紀錄片對羅伯特的過去做了充足鋪墊。

如之前所提,強大的家庭背景之於他,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它可以給羅伯特提供取之不盡的資源,但反過來,也成為制約他的無形屏障。

對於一心想用實力證明自己的羅伯特而言,這是無法接受的。

為了擺脫人們貼上的標籤,他一直在嘗試逃離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束縛。

先是和平民百姓的女孩結婚,

然後自己開鋪子經營起小本生意。

但最終,家族的召喚讓羅伯特無可避免地被收編——直到自己的叛逆和孤傲徹底惹怒父親,讓他失去了繼承權。

離開公司的羅伯特,隨後因為妻子失蹤的案件備受外界關注。

關於妻子被謀殺,且兇手是羅伯特的論調一直在坊間存在。

因為太過熱門,這起失蹤案當年還被改編成了電影。

《美麗破綻》

在看過成片後,一直拒絕接收外界採訪的羅伯特坐不住了。

他和該片導演安德魯·傑瑞克奇攤牌,與對方約了一期專訪。

而這,成為《紐約災星》創作的契機。

導演亦是《紐約災星》的創作者

作為上世紀的一樁懸案,羅伯特妻子的屍體一直未被尋獲。

當人們費盡苦心去揣測羅伯特是不是真兇時,一樁無頭拋屍案再度把這位富家公子推向風口浪尖。

據警方交代,作案人的手法極端殘忍,而被害者,正是和羅伯特居住在一起的室友。

為了偽裝自己的富豪身份,羅伯特當年入住時,不惜通過喬裝的方式改變自己的性別,讓人誤以為住進來的是一個女人。

後來,羅伯特放下戒備,和室友成為了朋友。

但天有不測風雲,一次衝突中,羅伯特「失手」開槍打死了這位室友。

為了掩蓋罪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分屍銷毀罪證

因為有錢僱傭頂級律師的關係,在成功說服陪審團相信羅伯特是無心之過後,

這起案件最終以羅伯特「處理屍體不當罪」獲刑9個月宣告終結。

如此荒唐的結果,自然會引起社會各界的不滿。

一個聲稱「自衛」從而擊殺室友的人,第一時間不是選擇報警自首,而是用殘忍手段將對方分屍,還企圖矇混過關。

換你,你能相信他是無辜的嗎?

向來嚴肅的《紐約時報》也不忘在副標題玩兒黑色幽默進行諷刺

這起分屍案,不但讓兇手羅伯特逍遙法外,也讓相信司法正義的控方黯然神傷。

雖然辯方律師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但私下,尚有良知的人,看穿了羅伯特的真實一面:

這位客戶,就是個冷血無情的殺手!

透過分屍案回溯之前的失蹤案,一切似乎已經不言自明。

在還原那起著名的歷史懸案時,導演加入了羅伯特與自己對談的內容,讓紀錄片的立場變得相對客觀。

通過羅伯特和間接穿插的第三方敘述,可以看到,羅伯特與妻子的婚姻,因為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理念,在後期變成死水一潭。

家暴,成為兩人婚姻破裂後的常態

毫無疑問,家暴中,女性往往處於弱勢地位。

在拒絕了妻子分割財產的離婚提議後,曾經的愛人,成為羅伯特殺人的首位受害者。

和分屍案一樣,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羅伯特試圖偽造不在場證據,以證明自己和妻子的失蹤毫無關係。

不過這些都被認識女方的親朋好友提出反證打臉。

眼見事情即將敗露,羅伯特趕緊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大學時期的摯友,同時有黑道背景的蘇珊續命。

在朋友的關係網和影響力的雙重作用下,失蹤案的真相被暫時壓下。

然而令蘇珊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次援助,將在未來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事件起因,是蘇珊遭遇財務困難,向欠自己人情的羅伯特「借」錢。

很顯然,這筆借款是只進不出的,羅伯特也深諳此道。

對於財富一輩子都花不完的羅伯特而言,這筆錢也許不算什麼,真正讓他擔憂的,是蘇珊接下來的舉動——

她打算向警察「聊聊」羅伯特之妻失蹤案

羅泊特很清楚當中存在的風險,為了解除後患,他再次扣動了扳機。

從警方後續搜集的證物來看,蘇珊的房間中沒有任何打鬥痕迹,家裡也無行竊發生。

一切都預示著,殺蘇珊的,是她的熟人

更戲劇的還在後頭:

在蘇珊死後不久,警方收到一封匿名信,正是這封信,讓警方發現了蘇珊被槍殺的事實。

而信封抬頭的「比弗利山莊」字樣,無論是筆跡還是錯拼的方式(正確拼寫應為「Beverly」),都和羅伯特曾經寄給蘇珊的信件相差無幾

筆跡鑒定專家也表示,兩封信,系同一人所為。

鐵證如山面前,羅伯特的反應,成為全片的高能時刻。

對於正常人而言,這一刻是非常緊張的。

導演拿兩封信與羅伯特對質時,紙張的明顯抖動,足以可見其內心的緊張程度超乎尋常。

這份之前未被警方注意的物證,也讓羅伯特亂了方寸。

儘管在劇組工作人員面前佯裝鎮定,但採訪結束後,沒及時關上麥克風的自言自語,已經向觀眾吐露了數年來被掩蓋的邪惡秘密:

有人認為,這樣的獨白,在法律程序上而言,並無法納入到有效證物之中。

不過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多年來,有關羅伯特·德斯特有無殺害他妻子的報道時有湧出。

然而由於對信息源發布動機的不了解,虛虛實實,一直難見分曉。

節目中的這段獨白,無疑是對逝者的最好交代。

儘管需要伏法的人,如今已有74歲高齡。

圖源:Getty Images

在《紐約災星》中,觀眾見證了一個自視甚高的紈絝子弟,從鎮定自若到瞬間崩塌的全過程。

羅伯特的遭遇,總讓我想起另一宗迷案。

相似的是,對方當年也憑藉類似手段,逃脫了世紀審判。

O·J·辛普森

不同點在於,一個是因為膚色受人關注,一個,是因為家纏萬貫。

羅伯特·德斯特的故事並不是偶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有錢就能為所欲為」,一直是大家默認的遊戲規則。

當錢能主導一切,人們將會看到一個丟棄靈魂、漠視生命的世界是多麼的可怕。

不知不覺中,強勢的會越來越強勢,弱者,永遠只是待宰的羔羊

如果法律的漏洞向富人大開,下一個羅伯特·德斯特,還會遠嗎?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醒醒!你是吐槽大會,不是尬聊大會!
馬雲最害怕的,全被這部良心片說出來了!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