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鳳至唯一一次干政,替張學良三次拋銀元決定楊常命運,當場大哭

于鳳至唯一一次干政,替張學良三次拋銀元決定楊常命運,當場大哭

文|和佛賞花去

于鳳至在大帥府平時稱呼張學良為「小爺」。張學良則稱她為「大姐」。于鳳至家世好,又讀過奉天女子師範,賢淑聰慧,在大帥府連一向挑剔的張作霖都對她高看一眼。張作霖對帥府的女眷管理很嚴,他制定了十大家規,第一項就要嚴禁夫人干預政事,不聽枕邊風。平時就連夫人聚眾閑聊都不可以。作為兒媳,于鳳至一直謹記家規,不問政事。

于鳳至唯一的一次干政,就促成了一次舉世聞名的歷史事件。這便是槍斃楊宇霆、常蔭槐。有人說,槍斃楊常前,張學良很猶豫,也有人說殺掉楊常後,少帥很後悔。其實對29歲的張學良來說,殺常蔭槐的決心好下,但殺楊宇霆的決心並不好下。因為楊宇霆是張作霖的心腹,也是奉軍中士官派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在奉軍中盤根錯節,其勢力和影響不可忽視。為此,張學良和于鳳至6次拋銀元占卜決定楊常命運。

促使張學良採取極端手段主要有兩件事,一是楊宇霆父親做壽;二是楊常逼張學良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拿第一件事說,楊宇霆為其父親做壽三天,楊公館車水馬龍,蔣介石、閻錫山的代表甚至日本要員都參加,當張學良攜夫人于鳳至進門時,只有少數人起立,多數人只是欠了一下身子而已,而楊宇霆到場,全場起立,恭維備至,直到一一握手後,來賓才坐下。楊宇霆儼然就是東北的主人。這場面給了少帥極大的刺激。

日本媒體特意興風作浪,日本特使直言,如今的東北就是日本幕府時期的德川家康時代,言外之意是說張學良是年少且貪圖享樂的豐臣秀吉之子,一切政務均委託岳父德川家康。這裡的德川家康自然是指楊宇霆。這對於年輕氣盛的少帥哪裡受得了,他想殺楊常。

于鳳至了解丈夫的困境,同時也深深感到楊宇霆的囂張。但要對兩個重要人物下手,她堅決反對。於是,張學良拿出一塊銀元,用最古老的辦法決疑。袁大頭朝上就殺,結果張學良一連拋了3次都是袁大頭朝上。于鳳至說可能是銀元正面較輕,我再拋3次,如果銀元有字的面朝上,我再不勸你。結果,3次都是字朝上,于鳳至當時就哭了,仍不同意殺,張學良便不再與她談論此事。

槍斃楊常後,張學良反而感到痛苦。他知道楊常有過,但無應殺之罪。事後他向一位信任的部下說,咱們可真得好好乾,若不然那真對不起鄰葛(楊宇霆)和瀚勃(常蔭槐)於地下了。這也表明張學良當時思想上的矛盾。

參考資料《張學良晚年口述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湖煙雨十年燈 的精彩文章:

日本老兵找到趙一曼後代想贖罪,趙一曼孫女:我不接受
乾隆畫了一幅畫,鑒寶專家說是贗品,結果拍出九千萬

TAG:江湖煙雨十年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