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愛德華·霍普的《雜碎》拍出了畫家本人的最高價,9200 萬美元

愛德華·霍普的《雜碎》拍出了畫家本人的最高價,9200 萬美元

愛德華·霍普 (Edward Hopper) 的畫作《雜碎》(Chop Suey)在紐約佳士得拍出 9187.5 萬美元,打破了愛德華·霍普作品的交易紀錄。《雜碎》此前由巴尼·A·埃布斯沃思(Barney A. Ebsworth)收藏,這位收藏家在今年 4 月去世後。

《雜碎》 創作於 1929 年。兩位戴鐘形帽的女士坐於方形餐桌的兩側,桌面空空,除了一個小碟和一隻茶壺。其中一位女士的外套掛在牆上,日光過於強烈(霍普曾說他最喜歡畫房子一側的光線),照進來模糊了外套和窗沿的邊界。透過玻璃窗(霍普的作品裡總是有太多窗戶),從大面招牌的局部 「SUEY」 可以推測出這是一家中餐館。窗台上擺著一盞小型檯燈。

愛德華·霍普對都市生活的察覺體現在《雜碎》里,鐘形帽和「雜碎」都是美國 1920 年代的流行物。關於後者,這是一道據稱由 1896 年李鴻章訪美興起的中國菜,一度成為中餐的代名詞。它在 1920 年代的美國有多流行?爵士歌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在 1926 年發行了《雜碎圓號曲》 (Cornet Chop Suey)。

除此之外,作為愛德華·霍普的代表作之一,《雜碎》展示了這位畫家的都市靜默風格。人物大多出現在日常的都市場景中,頭部低垂,表情含糊神秘,或有以背面和側面示人。光線的明暗對比鮮明,讓這種氣氛更聚焦。

愛德華·霍普 1882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奈亞科。一開始他通過函授課程學畫畫,後來轉學進入紐約藝術和設計學院,也是帕森斯設計學院的前身。在那裡,他遇到了老師羅伯特·亨利(Robert Henri)。通常認為,羅伯特·亨利影響了愛德華·霍普的創作。羅伯特·亨利信奉「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忘掉藝術,畫那些在生活里讓你感興趣的東西」,並將這些想法灌輸給他的學生們。

畢業之後,愛德華·霍普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廣告公司為雜誌設計封面,他需要接一些商業設計的案子養活自己。創作也常常是尋幾月而無所得。他去了三次歐洲,主要在巴黎,但似乎沒有受到當時潮流的影響。「一點都不記得聽過畢加索。」後來,他的畫作也常被評價為有「插畫風格」。他當然不會開心。

愛德華·霍普在 1967 年去世前創作了大約 366 幅作品,不算多,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也不算活躍。創作於 1911 年的《航海》(Sailing) 是他第一幅出售的作品,當時的售價是 250 美元。1923 年他把一幅水彩畫以 100 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博物館。《靠走道的兩位》(Two on the Aisle)賣出了 1500 美元,打破了他的個人紀錄,也為他賺到了一輛車的錢。1957 年,收藏家 Olga Knoepke 以 7000 美元買下了愛德華·霍普創作於一年前的《旅館窗戶》(Hotel Window)。

在 1990 年代以後,愛德華·霍普的作品價格高企。1999 年,《旅館窗戶》賣出了 1000 萬美元。 2006 年再次轉手時,價格為 2689 萬美元。2013 年,愛德華·霍普的《掠過維霍肯的東風》(East Wind Over Weehawken)在紐約佳士得拍出 3600 萬美元,是此前愛德華·霍普作品的最高紀錄。

這部分歸功於愛德華·霍普作品近年來在流行文化中的影響力。以他的代表作《夜遊者》(Nighthawk) 為例,這幅作品創作於 1942 年,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早期是愛德華·霍普最高產的時候。Nighthawk 一詞此後頻繁地被使用,它既指代夜遊者,也指代夜鷹。1975 年,湯姆·威茨(Tom Waits)發行了首張現場演出專輯,名為 Nighthawks at the Diner,大意是小餐館夜遊者。都市生活大約就是如此。

基於愛德華·霍普畫作創作的短篇故事也已集結成書《光與暗的故事》,主編是美國偵探小說家勞倫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邁克爾·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基於《夜遊者》創造了三個孤獨的人,孤獨的父親委託一位孤獨的偵探新手去尋找他的女兒。斯蒂芬·金創作的題目是愛德華·霍普畫於 1932 年的《紐約的房間》。

《夜遊者》正在上海博物館《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1865年-1945年》特展中展出,這是《夜遊者》第一次在亞洲展出。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手機尺寸越來越大,但好像沒人考慮女生口袋裝不下的問題
奢侈品帶貨越來越依賴社交,新的 KOL 可能是藝術家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