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左宗棠,誰的家風更好?
文|陳卿美
曾國藩與左宗棠,兩人都是威震晚清的中興名臣。只相差一歲的兩位湖南老鄉,有著共同的國家經歷,一起領導湘軍,一起鎮壓太平天國,一起興辦洋務。縱觀兩人的一生,曾國藩以修身齊家而聞名,左宗棠以忠君愛國而著稱。兩人都是滿滿正能量的勵志榜樣。拋開二人的文治武功不談,只說說他們的家風。作為一代名臣,他們為後代樹立了怎樣的價值準則呢?
曾國藩生於地主家庭,父輩主要以耕讀為主。應該說,曾國藩從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在他以後學習、為官的過程中,始終不忘耕讀之本。他的爺爺曾玉屏閱歷豐富,為家族確立了八條十六字家規,即「讀書、種菜、飼魚、養豬、早起、洒掃、祭祀、睦鄰」。曾國藩又將其簡單歸納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曾家是耕讀家庭,但還是將讀書放在了首位,因為只有讀書,享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建功立業。自古只有讀書一條路,想出人頭地只能如此。後邊的七個字,基本都是一個農民家庭的本分要求。
在晚清眾多高官中,曾國藩最愛寫家書,體現了他對故鄉的眷戀、對親人的牽掛。他的家書中,有著各種家訓,是曾氏家風最重要的體現。有人根據曾國藩家書的精神內涵,又給其提煉拔高,還是八個字,即「書、勤、和、儉、敬、省、恕、健」。讀書再次放到了第一位。其他七個字,基本與勤儉持家、和睦相處,自律自省的精神相關。
曾國藩與左宗棠
再看左宗棠。左宗棠出身與曾國藩很相似,同樣是耕讀家庭,父親也是私塾先生。曾氏家族曾連續七代出過秀才。或許是左家的家庭條件比曾家優越,左家喜歡樂善好施。左宗棠的曾祖父經常在路邊設義茶亭,免費讓路人飲茶。左宗棠的父親更是熱心公益慈善,創辦「積穀倉」,專為災荒年份賑災之用。左宗棠就是這種家庭環境熏陶下成長起來的。
左宗棠也經常給家人寫信,雖然沒有曾國藩那麼頻繁,但他的家書同樣體現了左氏家風的特點。如果同樣總結提煉的話,左宗棠的家風,至少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廉、善。
廉,是左宗棠的終生追求,為官廉潔,為人清白。左宗棠身體力行,確實做到了這點。為官一生,左宗棠堪稱真正的清官,尤其是與李鴻章相比,左宗棠的廉潔顯得尤為珍貴。左宗棠死後財產僅僅餘2.5萬兩,與李鴻章的千萬家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善,即是積善行德,又是待人和善。左家愛行善,左宗棠也同樣教育子女,多散財,樂於助人。在左宗棠任兩江總督時,竟然將95%的收入用於充公,一份用於國家建設,一部分則全部用於公益慈善事業。善與廉,同根同源,這也是左宗棠家風「廉潔奉公」的具體表現。
曾國藩與左宗棠二人似乎都淡泊名利,不希望子女做官,但左宗棠似乎做得更純粹。曾國藩教育子女要多讀書,將讀書放在第一位。在曾國藩的家書中,有很多指點子女學業的記載,期待他們成為「讀書明理之君子」。讀書,不在於求功名,而在於明事理。
話雖如此,但不一定是曾國藩的真實所想。因為在那個時期,唯有讀書才能求取功名。但有些話,不可能寫到家書中,也不可能說得那麼赤裸裸。作為高官的家書,是無法保密的,家族的人要看,還會流傳出去。所以,曾國藩只能以煲雞湯為主。就像很多女明星,嘴上都說要嫁給愛情,最後都跟了有錢人。說是不想讓兒子成為自己,但曾國藩經常讓大兒子跟隨自己處理各種外交事務。
雖然左宗棠也勸子女要「勤耕讀」, 也強調「讀書不為科名」,但似乎很少將讀書放在第一位。左宗棠本身只是個舉人,也沒有把讀書看得很重。這或許可以說明,左宗棠是真正不希望子女過分追求功名。他曾多次強調。「篤根本,去浮華」,大概也有這個意思。
他曾在家書中對兒孫的家庭教育提出批評,「諸孫讀書,只要有恆無間,不必加以迫促。讀書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孫賢達,不在科名有無遲早,況科名有無遲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不過望子孫讀書,不得不講科名。是佳子弟,能得科名固門閭之慶;子弟不佳,縱得科名亦增恥辱耳。」
不過,左宗棠的兩個兒子也做了地方高官,雖然不如老爹,但也算是大官。三兒子左孝勛、四兒子左孝同通過科舉升遷,分別做到兵部主事、布政使等職。同是帶大兒子在身邊,曾國藩帶曾紀澤出入各種洋務活動場合,左宗棠則是帶著左孝威征戰西北。曾紀澤後來成了外交高官,而左孝威則病死在新疆。
對於是否給子女財產的問題,二人表現得也很一致,即不給子女留余才。曾國藩在家書中說,「蓋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且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絕不肯以做官發財,絕不肯留銀錢與後人。」
事實上,曾國藩死後,真的沒有什麼遺產,只有1.8萬兩白銀,加上老家湘鄉的一棟房子與部分藏書。要知道,曾國藩做了12年的總督,至少可以有180萬兩白銀的積蓄。從這點來看,曾國藩言行一致,確實是嚴於律己之人。
再看左宗棠,同樣主張不留財產給子女。左宗棠信奉林則徐的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左宗棠死後,財產大概有2.5萬兩,也是非常廉潔,但比曾國藩還是多了7千兩。這些錢,只是相當於左宗棠一年的養廉銀的收入。有意思的是,左宗棠留下了廉潔的美名,而曾國藩卻沒有。
從二人的經歷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環境,為他們塑造了不同的價值觀。在他們為官過程中,又將這種價值觀傳承給了後人。
曾國藩家境略差,信奉讀書立身、勤儉持家。左宗棠家境較好,踐行廉潔奉公、積善行德。曾家祖輩種地務農,自然更希望讀書求取功名。左家歷代都出秀才,對功名則看得較淡,更喜歡樂善好施。
家風不是嘴上說的,重在家庭傳承,正所謂不看廣告看療效。曾國藩與左宗棠兩人的家風各有不同,難有好壞之分。兩人都為後世為官、為人做出了楷模,如兩人沒有為子女留下多少遺產,試問哪個富豪、高官能做到?
TAG:晚清陳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