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多半源於成功的幻影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夜的鋼琴曲
The Golden Piano
K.Williams
00:00/04:21
貌似聽過這麼一句話:「我們中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走完了別的國家50年、甚至上百年走過的進程。」
當然,不同行業的人對於這段話有著不同的理解。
比如有些社會學人士提出,這樣的發展速度導致的主要問題就是城市的發展速度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速度,那些舊廠房、舊街區該如何處理?
而有些經濟學人士認為,經濟高速發展的遊戲終有一天會結束,隨之面臨的既是經濟全面的崩潰。這就好比別人花費幾個小時完成的作業,你花了5分鐘就抄完了,雖然都是完成了一樣的作業,但學習效果卻截然不同。
而我怎麼看呢?
坦言道,我對經濟學和社會學是一竅不通。
但我知道一袋大米,我們如果一日三餐,一餐一碗,不僅能吃飽,還能吃上好久。但我們如果只顧大米好吃,一頓好幾碗的玩命吃,那麼,這袋大米不光吃不了幾天,而且還會把胃吃壞。
一
社會快速的發展最直接的附屬產物就是社會節奏的加快,社會資源的不斷的爭搶。
我們也許可以感覺得到,7、80年代,我們只要有點腦子、有點膽子,發家致富其實並不困難,且不說大的投資,小到倒騰倒騰花、賣賣瓜子之類的投機小買賣,都產生了不少的暴發戶。
而現在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渠道多了,但機會卻少了。
比如那抱著每天數錢夢想霸佔你朋友圈的微商,以及各大平台懷揣網紅夢的小姐姐們。
於是,當成功看起來那麼近在咫尺,伸手去抓卻發現是一片海市蜃樓的時候,夢想破碎的心便滋生出了一種當代社會最普遍的糟粕情緒:浮躁。
這個時代,初入職場的青年人往往在自己的領域還未入門,便在豐富的想像力和諸多成功案例的誘惑下四處張望,準備跳槽,難以做到腳踏實地。
中年人在工作生活剛剛趨於穩定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理想尚未實現,但年齡壓力日增,於是便表現出無可奈何的浮躁。
而老年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日益普及,不懂智能生活方式的他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拿著微薄的退休金平淡的生活在這社會,於是便表現出了擔心被社會所拋棄的恐懼。
而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是社會發展太快造成的。
從某種角度來看,人心,是一種非常禁不住考驗的東西,很多時候它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任由風浪擺布。
二
扁舟之所以隨波逐流,是因為扁舟沒有矯正方向的能力。
於是,聰明的人發明了帆與舵,當舟裝上了帆與舵,便可以不斷的調整方向,這時海流和海風反而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社會的快速發展會促使人心滋生浮躁,但浮躁的滋生卻並非取決於社會的發展速度。浮躁,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我們的心。
三
這個道理,其實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明白。
我們最早接觸「浮躁」這個詞,貌似是在學生時期。
猶記得中學時期,每到期末,臨近假期,班主任總是站在講台上,一手叉腰,一手對著我們指指點點,口中唾沫星子直飛:「一個個的又開始浮躁了,馬上考試了,都給我踏踏實實地複習。」
那時,我們還不是很明白什麼是浮躁,但現在想來,原來浮躁就是一想到放假就興奮地坐不住,沒有辦法認真看書的狀態。
比之於當今,一想到做微商或者一夜爆火後躺床上數錢,就沒辦法踏踏實實讀書、學習、工作的心理,有何區別呢?
這時,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當年浮躁過後的家長會是多麼的驚悚。
其實微商那成打成打數錢的樣子不過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為你畫的美好願景,而網紅的背後,則是是包裝、積累、付出和機遇。
有些人明白這背後的種種,理智的規劃著自己的人生,而有些人卻奔著那海市蜃樓,碌碌多年,直到幻影消失,留下一片荒蕪。
四
海市蜃樓雖是幻影,但幻影也源於現實。
我從未否定當代的種種,只是否定盲目的追隨。
有些人能透過幻影,尋得真實,而有些人卻只知一味的追隨。這其中的差距有在何處呢?
當代的浮躁看似來源於外,實則發於內,也就是我們的心。同樣的社會,有些人可以保持踏實本分的狀態,而有些人卻蹦蹦跳跳,他們的區別又源於何處呢?
沒錯,在於心。
浮躁發之於心,那減少浮躁情緒的方法,自然在於不斷在心上下功夫。
依據現代心理學人士的理論,消除浮躁情緒的方法大概有幾種:徒步旅行、靜坐冥想等等。他們認為浮躁來源於壓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排解壓力,起到靜心的效果,心靜了,自然也就理智了。
這些方法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卻難以除得病根。嘗試一下便知,當我們身處山林荒野的時候,我們確實會感到心中一片清爽,但當我們回歸現實社會,重新面對種種誘惑和紛爭的時候,恐怕心中便又會波瀾四起。
這便如同西醫治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隨見效快,但治得其表,卻除不得其根。
五
中國人的病,還是得中國人治。
《大學》有言:「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就是人的心,只有靜下來之後,心中才能安定,心安定下來才能中正的去思考問題,而中正的思考後才能有所收穫。
在這個五花八門的社會,心中如果靜不下來,我們就會被各種各樣的誘惑牽制,比如金錢、名聲。在這些誘惑的牽制下我們很難以用平和中正的心去思考問題,比如我們是否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可以選擇跳槽。
之所以會出現社會中的盲從現象,恰恰是因為人們被利益牽制了心,無法全面中正地去思考問題,做出決斷,久而久之失敗的心便越來越浮躁,進而陷入一個死循環。
世間萬物陰陽環屬,壞事總有其好的一面。
誘惑的泛濫時代恰恰給了我們一個修心的好的機遇,生活中,無論有事無事,我門都將寧心靜氣存養於心,努力地去保持中正平和的心,做出任何的決斷前都先問一問自己,是否進行了「靜、安、慮」三步考察。
其實,修心就好比種樹,我們何必去理會樹木如何生長,只要專註於澆水、栽培,久而久之自會枝繁葉茂。
人生,本就是一場遠航,有些人在風浪中傾覆,而有些人卻乘風破浪。
傾覆在風浪中的人,只知道隨波逐流,而成功抵達彼岸的人,時刻都在調整著帆與舵。
這帆與舵,便是我們的心。
※讀懂陰陽,你就掌握了風水的秘密
※世間學問千萬種,說話做事最基本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