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最「有用」的一首詩,學會了一輩子不吃虧!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唐詩重意,宋詩重理。很多宋詩中都富含人生哲理、自然哲理,譬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等。這些富含哲理的詩句既朗朗上口,易於背誦記憶,並且具有啟蒙教育意義。
其實唐詩中也不乏富含哲理的詩句,只不過我們大多隻注重品略唐詩意境,往往忽略了詩句中的哲理思想。最為經典的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多人賞析之時取其生生不息的堅韌精神,而略過了其萬物循環再生的哲思。還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等都是深含自然哲理的唐詩名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狗子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唐詩中一首哲理詩——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此詩純寫人生哲理,告訴我們「讓時間來考驗一切」的道理: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曾被貶為江州司馬,《琵琶行》就是他在江州司馬任上所作。而這組《放言五首》也是他在江州時所作,在此之前好友元稹得罪權貴而遭貶謫,元稹被貶後曾作五首《放言》詩抒發悲憤。而如今白居易也遭貶謫,元稹寫下了著名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聊以慰藉,一句「垂死病中驚坐起」可謂寫盡了二人被貶的凄涼。而白居易在江州讀過此詩便效仿元稹寫下了《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是一組政治抒情詩,每一首都富含人生哲理,如第一首「朝真暮偽何人辨」、第二首「輸贏須待局終頭」、還有第三首「試玉要燒三日滿」、第四首的「莫笑賤貧誇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以及第五首的「生去死來都是幻」等等,句句說人、說事、說人生、說生死,有理有趣。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這第三首!
詩中開篇首先就開門見山,直言,告訴人們一個決狐疑的辦法,且不是那些「鑽龜」、「祝蓍」等等不靠譜的辦法。而是:「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要想知道人、事、物的真偽優劣,那就讓時間去考驗他們!玉燒三日,自然真偽自現;木材要長七年才能看出材質優劣!言玉言木,不無喻人之意。
而頸聯則為了證明這個方法,直接用歷史人物來論證:周公姬旦當年曾被懷疑要篡位謀權,事實證明周公輔成王,一片赤誠忠心。而王莽在未曾篡漢之前,一直是一個謙恭君子,迷惑了所有人,最後還是顯露出了真面目!
以周公、王莽之例說明時間考驗真偽的正確性。最後一句則更近一句教導人們:有此法決狐疑,千萬不要過早寫下結論,你看周公王莽,如果二人早死,就難辨真偽了!
白居易的這首詩純為議論,句句通俗直白,卻思之有理、讀之有趣,耐人尋味。一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道出了辨偽存真的哲理: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玉、材如此,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