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我們一起上過的氣象大學

那些年我們一起上過的氣象大學

伴隨著國家氣象事業和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氣象教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以中等教育為主到以高等教育為主的發展歷程。

在氣象教育的發展史上,1978年恰如一道分水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氣象教育由「文革」期間的動蕩與破壞,逐步得以恢復和全面發展。在氣象中等教育方面,恢復了湛江氣象學校,並將蘭州氣象學校、南昌氣象學校劃歸中國氣象局直屬學校,列入氣象類重點中專學校,培養的學生成為當時基層台站的重要力量。在氣象高等教育方面,恢復和建立了南京氣象學院、成都氣象學院和北京氣象學院3所中國氣象局直屬高等院校。此外還有空軍氣象學院和12所高等院校設置了氣象系或大氣科學專業,招收培養氣象人才。

南京氣象學院是中央氣象局創辦的第一所氣象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60年創建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2004年5月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培養了大批氣象專業人才,在氣象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3年,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落戶南京氣象學院,截至2015年培訓了2400餘名高級科技人才和官員,學員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氣象界規模最大的區域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高度評價。

北京氣象學院是中國氣象局直屬的高等院校,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氣象學校,1984年2月升格為北京氣象學院,1999年轉建為中國氣象局培訓中心,2011年9月更名為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開始承擔氣象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任務。

1978年4月,成都氣象學校由教育部批准改為普通高等院校,更名為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7月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15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20世紀90年代末,按照國家關於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部署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的決定》,氣象部門所屬的高等院校和中專學校逐步進行劃轉或轉建。進入21世紀,中國氣象局採取多種措施繼續推進氣象教育工作。通過教育部聯合組建大氣科學類專業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氣象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全國大氣科學類專業和學科建設。

浙江大學於2000年創辦竺可楨學院,竺可楨被公認為中國氣象學的奠基人,並被譽為「中國氣象學之父」。

南京大學於2008年成立大氣科學學院。

2015年,中國氣象局與教育部共同建立氣象人才培養聯盟,旨在「開放聯合、協同育人、資源共享、服務氣象」,不斷創新氣象人才培養機制,提高氣象人才培養質量。數十家氣象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各省份氣象局成為聯盟成員。

▌本文來源:《氣象百科全書》 中國氣象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旅遊 的精彩文章:

家長在開學典禮上發表震撼演講後,將手中的戒尺交給了老師
額濟納,詮釋中國最純粹的秋色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