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度叛明又兩次叛清的范承恩,最後自刎時還是明朝人

兩度叛明又兩次叛清的范承恩,最後自刎時還是明朝人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須彌

 須彌

馬希爾 

00:00/04:21

作者:齊雲軻

范承恩,是李成棟比較忠厚的部下。可就是這樣一個為人實誠的老好人,後來卻選擇了反叛明朝,與他已經死去的老上司李成棟唱反調,最後又「良心發現」,叛清反正,重新歸附明朝。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中間,他又經歷了哪些事兒,受到了什麼刺激呢?

一、早年經歷

關於范承恩早年的經歷,正史中記載的極為簡略,幾乎是一筆帶過。從目前能夠看到的極其有限的史料中可以得知,范承恩大約於明朝萬曆末年生於江蘇淮安,出生的時間不早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

明朝末年,范承恩只是衙門裡的一個皂役,社會地位並不高。但是,在衙門裡當差,畢竟也是小吏,是公家人了,范承恩的日子過得應該也不會太差。可就是這樣的日子,他也沒過的多舒坦,因為農民起義軍在中國大地上縱橫馳騁,抓到明朝的官吏,一般都是格殺勿論。

據說,有一次,農民軍就光顧了范承恩所在的縣城,他嚇得要命,所幸躲過一劫。後來,明軍來收復了這個縣城,范承恩認為還是當兵好,做皂役沒有什麼安全感,就投筆從戎了。

後來幾經周折,范承恩轉到了李成棟帳下,隨他一起降清。當李成棟決意反正歸明時,曾經派老實忠厚的范承恩帶人到松江接李成棟家眷,送至廣州。這途中,他在南昌城與積極反清復明的金聲桓、王得仁在一起商議了有關反正的事,深深為他們反正歸明的決心所打動,發誓此生願意以反正歸明為己任。

回到廣州後,范承恩極力勸李成棟反正,深受李成棟信任。此外,李成棟的養子李元胤對范承恩的印象也很好,二人關係十分融洽。

二、因恨叛明

永曆二年(1648)夏初,李成棟在廣東宣布反正歸明,接受永曆皇帝的領導,永曆皇帝簡直是喜出望外,對李成棟及部下大加賞賜,其中范承恩就被任命為都督同知。

范承恩積极參与到反清復明事業中去,曾奉命留守廣東惠州一帶,徵集糧草,支持李成棟率軍北上。

永曆三年(1649)春,李成棟戰敗溺死後,范承恩悲痛欲絕、號啕大哭。但是,他並沒有灰心喪志,而是堅持抗清不動搖。

李成棟死後,范承恩和許多李成棟部將都認為,李元胤應該繼承李成棟的主將之位,卻不料被杜永和給竊取了。范承恩當即表示反對,並向永曆皇帝上書,極力主張擁戴李元胤繼承寧夏王位,做李成棟部下的首領。

永曆皇帝雖然認為范承恩所言有理,卻無法左右李成棟余部將領,徒嘆奈何。

李元胤聽說後,十分感激范承恩,杜永和卻十分仇恨他。從此以後,杜永和處處找茬,想將范承恩排擠出去。但是,范承恩不忍心離開廣州,想在此監視杜永和,防止他叛變降清。

一次宴席上,杜永和當眾戲耍范承恩,罵他是「草包」,他怒氣沖沖拍案而起,要與杜永和翻臉,被人生生攔住,算是沒有發作,但二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公開破裂。

永曆四年(1650)正月,清軍再次兵臨廣州城下,杜永和率軍迎戰,失敗後回城固守。

此後,明朝的幾支援軍均被清軍擊敗。清軍圍城半年後,城中的存糧已經不多,有明朝將領主張突圍出去,也就是要主動放棄廣州,遭到范承恩的反對,他慷慨陳詞:「廣州是廣東的中心重城,是先王(李成棟)反正之根基,焉能放棄?我等須與廣州共存亡!」

杜永和大怒,罵范承恩:「爾,一草包憑何敢在此大放厥詞?」將他杖打一頓扔出去。

范承恩憋在胸中的怒火火山一般爆發了。他腦袋一熱,失去了理智,開始與親信商議降清,藉以報仇。不久,他們與城外的清軍取得聯繫,表示願意做內應。

十一月初一,清軍開始轟擊廣州城,第二天范承恩打開自己防守的西外城,清軍進入,開始了屠城。杜永和等人戰敗逃走。

三、因悔反正

范承恩最初同意降清時,與清軍主將尚可喜約定,進城後只殺杜永和等明朝將士,不對百姓進行殺戮。可是,清軍圍城了十個月,早就恨透了守城不降的明朝軍民,哪還管那麼多,就一破城便開始了大屠殺。

范承恩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他看到廣州城頃刻間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深深負罪,認為自己是大罪人。加上降清後,他原來的親友們都恨他,仇人杜永和等人也沒殺成,他覺得自己後悔了。而且,清朝政府並不信任他,在廣州布置了軍隊監視他。

兩年後,他得知同樣是李成棟舊部、同樣降清後備受排擠的郝尚久在潮州準備叛清反正,他就與同樣降清的梁標相商議,準備叛清反正。

正在此時,明朝兩廣總督連城璧派人前來勸降范承恩,並保證永曆皇帝不會加罪於他。不久,永曆皇帝封范承恩為陽春伯。

於是,范承恩就率部斬殺城中清軍,宣布再次叛清反正。廣州一帶的明朝義軍紛紛響應,一時間形勢一片大好。

但不久,清朝大軍殺來,范承恩據守的廣州城被攻破,他自刎而死。這年,他大約四十二歲。

范承恩雖然兵敗自殺,但是他還是有所欣慰的,因為他出生時身份是明朝的民,死的時候身份是明朝的官。雖然兩度叛明,又兩次叛清,最後死時,他還是明朝人。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來,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七十餘萬字。閱讀悅讀平台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汝南縣作協副主席、新蔡縣作協特邀理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解讀《紅樓夢》里林黛玉替賈寶玉作的詩《杏簾在望》
從《紅樓夢》里香菱和尤二姐的悲劇命運看古代嫡妻的家庭地位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