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在「一戰」:徘徊於中立與參戰之間

中國在「一戰」:徘徊於中立與參戰之間

原標題:中國在「一戰」:徘徊於中立與參戰之間


文章來源: 我是啟風啟風居(ID: qifengju727)



圖:北京市民遊行,慶祝「一戰」勝利


啟風/文

1918年11月11日,德、法兩國簽署《貢比涅停戰協定》,標誌著「一戰」以協約國勝利、同盟國失敗而結束。中國作為協約國的一員,也隨之成為戰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8 月,辛亥革命後的第三年。新生的共和國面對這場空前的大戰,一時間手足無措。袁世凱醉心稱帝,維持著名不符實的「局外中立」;黎元洪、段祺瑞為參戰問題上演了「府院之爭」,以至引來張勳復辟。


國內政爭之外,伴隨著列強的干預。在很大程度上,作為一個弱國,中國自己的判斷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見風使舵」。


中國欲中立而不得


當年「一戰」被稱為「歐戰」,即歐洲國家間的戰爭。但沒人真的以為,這場戰爭與中國無關。戰爭之初,就有人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機遇。有「財神」之稱的梁士詒建議袁世凱:

「德奧以小敵大,戰之結果,必難悻勝。在我見,正不妨明白對德絕交宣戰,將來與和議中取得地位,與國家前途,深有裨補。」

或許是梁士詒的話起了作用,袁世凱私下向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提出,願意出兵幫助英國佔領青島。誰知朱爾典毫不領情,反勸袁總統「保持冷靜」。朱爾典的這個表態,後來被莫理循稱為「老糊塗」之舉。莫理循不知道的是,戰爭初期,英國並不想把戰場開到中國來。



圖:曾任英國駐華公使的朱爾典


袁世凱沒有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高掛「中立」免戰牌。於中國而言,也確有中立的必要。中國境內有英國的香港、威海衛,德國的膠州灣,法國的廣州灣,若各國將戰火擴大至歐洲之外,以上地區勢必化為戰場。所以袁世凱頒布《局外中立條規》,對於違反規定者,

「應聽中國官員卸去武裝,並約束扣留至戰事完畢時為止。」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想要「局外中立」,日本卻先借英日同盟,在膠州灣與德國開戰,又佔領了並無德國駐軍的濰縣車站、濟南車站等地。日本聲稱,

「中國方面的任何抵抗都將被認為是援助日本的敵人, 中國必須為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承擔責任。」

中國的中立政策才一實行,就幾乎破產。


日本野心暴露後,越來越多的人和梁士詒想到了一起。1915 年5 月,陸徵祥代表中國政府簽下「二十一條」。他自言:

「三四年後,一輩青年不明白如今的苦衷,只說我陸徵祥簽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我們要吃他的肉。」

袁世凱問陸徵祥有什麼補救辦法,他回答:「只有參戰,到和會時再提出,請各國修改。」


追隨美國對德斷交


中國參戰的好處顯而易見,所有反對者,不管是日本、孫中山,還是黎元洪,都可謂「各懷鬼胎」。日本不願中國參戰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防止陸徵祥期盼的情況出現,使日本在戰後把已經吞下的肥肉吐出來。


為能長期繼承德國在華權益,日本不顧協約國列強期望中國協助的意願(英、法、俄因戰爭招募大量青壯年從軍,導致勞動力短缺,亟須華工)在1915 年和1916 年兩次阻撓中國參戰。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917 年1 月的最後一天,德國宣布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對一切開往英國的船隻,無論敵國、中立國,還是軍艦、商船,一概擊沉!


美國隨即決定對德斷交,並通知其他中立國,希望能與美國採取一致立場。


在袁世凱死後,新的中國政府由大總統黎元洪與國務總理段祺瑞領銜。黎總統是首義元勛,一度坐鎮湖北,後來被袁世凱「調虎離山」,到北京做了位高無權的花瓶;段總理是北洋系統里排第二的實權人物,並在老大死後,自命為北洋領袖。


一個不甘心做「橡皮圖章」,一個則要大權獨攬。兩個人的權力之爭最後集中表現在了參戰問題上。以前說黎、段分別是美國、日本的走狗,他們之間的「府院之爭」實質是「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在華權益的相互角逐的反映」,純屬無稽之談。



圖:傳統上,教科書稱軍閥們都有帝國主義在背後支持


美國駐華公使芮施恩首先向黎元洪傳達了本國政府的意見,後者對協約國在美國的幫助下能否獲勝深表懷疑,只是回答「我們必須予以仔細考慮」。與之相反,段祺瑞被芮恩施說服,傾向於追隨美國。好在爭議不大,北洋政府很快發出了對德國「潛艇作戰之新計劃」的抗議。


中國還向德國表示,若抗議無效,「勢將與貴國斷絕現有之外交關係」。德國當然不會將中立國的抗議當真。2月17 日,一艘法國郵船在地中海被德國擊沉,543 名華工遇難;十天後在一艘被擊沉的英國船上,又有43 名華人水手死亡。事已至此,中國別無選擇,參、眾兩院以絕對多數同意對德絕交。


總統、總理的參戰之爭


按理說,抗議、絕交後,宣戰是順理成章的。且如曹汝霖所說,「絕交而不參戰,將來在協約國方面,我仍得不到好處。」這道理顯而易見,中國卻為此爭論了幾個月。

段祺瑞很早就主張對德宣戰,他知道,

「日本既已加入, 我若不參加, 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 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 中國將成局外之人, 而我國參加, 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 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

除了爭取國際地位外,段祺瑞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藉此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展。


曹汝霖、段祺瑞敢於押寶給協約國,是相信一旦美國參戰,則英、美一方必勝。黎元洪在中國發表對德抗議後,還是表現得憂心忡忡,判斷德國只要再用四個月時間,就能佔領英國。因此黎元洪聲稱,加入協約國後,中國商民負擔必然加重,而協約國承諾的好處卻未必能兌現。這就使上海、武漢等地的商會緊張不已,發表通電,反對中國參戰。


在接受《京報》採訪時,黎元洪也宣稱,參戰問題

「當由中國國民決之,非可由中央政府當局或公私之顧問等決之也」。

在共和國框架下,能代表國民的,自然是國會。很顯然,黎元洪並不是從心裡反對參戰,只是不願見段祺瑞因參戰而提升威望罷了。


國會中的那些議員,絕對是當時的社會精英,憑他們的見識水平,當然知道對德宣戰於中國有益。所以國會中的反對者,反對的初衷並不是於國有利與否,而是黨見。原來的國民黨激進派議員理所當然地站在了南方革命黨一邊。


南方的護法政府反對參戰。1917年3 月,孫中山致電英國首相,表示:「余覺中國破棄中立,良足自招禍亂」。實際上,他們害怕的是北洋政府藉此獲得西方援助,而對南方發動統一戰爭。孫中山特意將鄒魯召到上海,向其當面解釋反對參戰的理由,讓他回到北京,統一原國民黨議員的立場。


中國成為協約國一員

黎、段圍繞參戰問題展開的「府院之爭」,夾雜著南北恩怨,演變到最後,段祺瑞挾督軍團壓迫總統,黎元洪一怒之下免去段的總理職務,招張勳進京「調停」。


下面發生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張勳請出廢帝溥儀,坐了12 天的龍庭,即被段祺瑞的「討逆軍」擊敗。引來「共和中斷」大禍的黎元洪宣布辭職,副總統馮國璋成為「代理總統」。段祺瑞則因「再造共和」,復任總理。



圖: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後,北京城內一度又掛起龍旗


反對參戰的領袖倒台了,北洋政府終於在1917 年8 月14 日,宣布「與德奧兩國同時進入戰爭之狀態」,以前與兩國所籤條約一律廢止。英王喬治五世給馮國璋發來電報:

「中國終於能在您的領導下,和其他國家並肩作戰,共同反對同盟國所奉行的侵略政策。」

作為中國參戰的回報,協約國還同意:庚子賠款暫緩五年償還,德奧賠款永遠撤銷;中國增加5% 關稅;天津周圍20 里內允許中國暫時駐軍,以防範德奧僑民。戰爭還未結束,中國尚未參加戰後和會,就已經獲得了這些權益,可見梁士詒、顧維鈞、段祺瑞等人參戰主張的正確性。


需要說明的是,原先一直反對中國參戰的日本,此時轉而支持,當然不是什麼「良心發現」。日本之外的歐洲協約國,因戰爭原因,國內青壯年勞動力普遍不足,亟須從中國招募大量勞工。為了讓日本不再阻撓,協約國向日本承諾:英、法、俄、意戰後在山東特權與德屬太平洋島嶼問題上,支持日本立場。這樣一來,日本就保住了戰時所獲權益。


隨後,日美簽署所謂《蘭辛—石井協定》,日本同意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而美國也默許了日本在華的特殊地位。


被遮蔽的外交勝利

中國沒有出兵歐洲,但參加一戰也不是打醬油。宣戰以前,北洋政府即採取「明守中立,暗事參加」的「以工代兵」辦法,派遣華工出國。「一戰」期間,英法俄三國共招募華工30 萬人,讓他們從事建築、修路等體力工作。還有為數不少的華工被違約送上戰場,在戰火中修工事、運彈藥、抬擔架,沙俄甚至將華工「編為軍隊,作前線衝鋒之用」。戰爭期間,有約5 萬華工死亡。除華工出國,中國還參與了協約國出兵西伯利亞的行動。


如大多數人所料,一戰在1918 年11月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中國被作為三等戰勝國,受邀參加戰後和會。為了向世界展示一個統一的中國,北洋政府允許王正廷代表南方護法政府,出席巴黎和會。



圖:「一戰」中的華工


中國成為戰勝國之一,當初力主參戰的段祺瑞並未忘乎所以。他知道,

「此次參戰, 宣布過遲, 有名無實, 不應多提要求。除收回德奧租借並取消在中國之權益法權外, 擬提議撤銷庚子條約駐兵一條及修訂海關稅則。至青島問題, 日本一再宣言交還中國, 諒不至食言, 且看日本有無提議, 隨即應付,沒有確定。」

中國代表團在和會上的要求,大致與此相同。


舉國上下對「公理」的信服,不久就被巴黎和會所擊碎。在和會上,英、美等國履行之前所做承諾,支持日本繼承德國在華利益。要不要簽署和約,中國代表團頗為猶豫,因為在山東問題外,和約上還包括廢除德國領事裁判權、取消德國庚子賠款、賠償中國戰爭損失等有利於中國的條款。一旦中國拒簽,未來就要同德國單獨媾和,到那時,中國未必還能獲得這麼多的權益。


不過當國者與外交官的這些謀劃,國內的學生們是不知道的,在強大的壓力下,中國代表團拒簽了《凡爾賽和約》。


讓人慶幸的是,學生們的愛國遊行並沒有使中國外交陷於絕境。經過艱苦談判,1921 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收回青島主權。1924 年《中德協約》、1926 年《中奧通商條約》簽訂,北洋政府不僅獲得《凡爾賽和約》中有利於中國的條件,還從德國得到約8400 萬元的戰爭賠款。如果加上中國戰時所獲的德國船隻,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賠款,中國收益達2.5 億元。

巴黎和會上的外交是失敗了,使後面的成功也被「五四運動」所遮蔽。中國通過參加一戰,先是成為世界格局中的一員,又依仗外交官們的努力,實現了小付出與大回報。



圖:「一戰」勝利後,中國在北京太和殿舉行閱兵,其他戰勝國駐華軍隊也有參加


參考資料:《秘笈錄存》、芮恩施《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顧維鈞回憶錄》、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郭謙《北洋政府與巴黎和會再探討》、李志學《「一戰」對德外交與中國加入國際體系》、楊德才《段祺瑞與中國參戰新探》等


本文原刊於《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16期,署名楊津濤

本文由公眾號「啟風居」(ID:qifengju727)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性能好顏值高的保溫杯
多用途毛毯,不用插電即可暖床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