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起明星,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歷史的偉人「兩彈元勛」鄧稼先

比起明星,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歷史的偉人「兩彈元勛」鄧稼先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許多年輕人都在追趕時代潮流,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兩個喜歡的明星或者歌手,可是又有多少人記得把我們祖國建設強大的偉人?中國科研之父的錢學森、兩彈元勛的鄧稼先,如果沒有他們,中國的防衛武器又怎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比起一些明星,我們應該更注重於歷史,這些偉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在剛剛解放的時候,我們中國的軍事水平十分的落後,既沒有先進的研發設備也沒有專業的科研人員,就連蘇聯也不願意提供任何幫助,可以說中國在當時想要研發核武器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是在1950年10月的一天,有一位名人回來了,他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開設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嶄新局面。當時中央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研發原子彈,這個重任就落在了鄧稼先的身上。

當鄧稼先得知自己將要參加原子彈的設計工作時,興奮難眠,同時他又感到任務艱巨,擔子十分沉重。10月16以聶榮臻為主任的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越來越多的仁人志士彙集到北京,緊張而有序地投入到這項秘密的工作中來,就這樣我們中國的原子彈研究拉開了序幕。

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數學模型和有關技術資料。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兩國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撤走全部專家,甚至連一張紙片都不留下,還譏諷說:「離開外界的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著這堆廢銅爛鐵吧。」撤走所有的專家,這對我們的研發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為了銘記這一刻,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工程代號就定為「五九六」。

經過這個沉重的打擊後,我們的科研人員並沒有放棄,在這五年的時間裡鄧稼先等人憑著一顆愛國的心和豪情壯志克服了許多困難,在1964年中國成功爆破第一顆原子彈,在成功的同時鄧稼先再次投入氫彈的研究,並在兩年之後成功製成氫彈,與此同時整個世界都為之驚嘆,要知道法國美國以及蘇聯所用的時間遠比我們要多,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條件下,中國再次創造了世界之最,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我們才能驕傲挺起胸膛。

鄧稼先一生淡泊名利,有人問過他:「您老在研究原子彈成功之後,獲得了多少獎金?」鄧稼先總是笑而不答。直到1985年6月他病危時,楊振寧先生到醫院看望他時,又提起了這件事,他才回答說:「人民幣1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楊振寧先生有些不信,說:「您不是在開玩笑吧?」鄧稼先解釋說:「是事實,不是玩笑。1985年頒發原子彈特等獎的獎金是10000元,單位里人人有份兒。由於人多,單位還墊上了十幾萬元,才按10元、5元、3元3個等級發下去。從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85年首次頒獎,20多年,沒有發過獎狀,也沒有發過1分錢的獎金。

鄧稼先作為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新中國奉獻了所有的青春和學識,從真正意義讓中國不受欺負。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絕對不能忘記老一輩人所作出的貢獻,偉人更值得我們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哥就位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幌金繩為什麼會聽銀角大王的命令,難不成是太上老君傳授的?
難怪此人人間稱霸一方,連觀音都要讓他三分,你看看他的真實身份

TAG:哥就位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