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為妖言?為什麼歷朝統治者對此深惡痛絕?

何為妖言?為什麼歷朝統治者對此深惡痛絕?

原標題:何為妖言?為什麼歷朝統治者對此深惡痛絕?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賀清令


在傳統中國古代政治中,「妖言」一直為歷朝統治者深惡痛絕,而對於普通的士大夫和百姓而言,「妖言」在一定程度上與「謠言」等同,意味著危險與不實。總體而言,古代的「妖言」實際上就是一些怪誕不經和虛妄的言談。秦始皇雖然在疆域上統一了全國,但是在文化層面上,社會上還是存在很多私學先生或者文人對其不滿,這些人在街頭巷尾議論時政,對秦朝的穩定帶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宰相李斯就向皇帝諫言,以後對在社會上議論時政和傳播流言的人用酷刑伺候,秦始皇覺得非常適合,便採納了李斯的意見,在全國推廣,這也就是後世所講的「妖言令」。


秦始皇與李斯(網路圖)


其實秦朝被標榜為「妖言」的言論,與其說是虛妄之言,毋寧認為是逆耳之言,統治者試圖通過嚴刑峻法來抑制對統治不利的言論,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秦朝推行的「妖言令」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賈誼


西漢的政治家在建國之初就認識到「妖言」不純粹是謠言等,反而常被暴君作為借口,用來堵塞忠言逆耳的諫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漢初政論家賈誼的《治安策》,其中有一段對妖言作了非常精闢的解讀,他認為設置妖言令、誹謗罪,不僅塞言路,更容易顛倒黑白是非,故而諫言應該廢除妖言令。



呂雉(網路圖)


當然,在此之前,呂后和漢文帝都已經充分認識到妖言令的殘酷和過於嚴苛,所以在這時期將這一政令廢除,但是這一政策並非得到延續,在其他時期仍然得到沿用。總體而言,妖言令有其弊端,但是有些妖言同樣可以起到警醒皇帝的作用,我們在評價時應該秉持客觀的態度。

參考文獻:


1. 呂宗力:《漢代「妖言」探討》,《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 於朝暉、辛炯:《漢代妖言罪對當時官吏政治生活的影響》,《蘭台世界》,2014年第1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建文帝最後的歸屬到底是被燒死還是出家?
馬鈞改良的織綾機與之前有何不同?又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