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蘇恆: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不只有國民兩黨
【觀察者網/蘇恆】
11月24日,2018台灣地方選舉將拉開帷幕,除了傳統的藍綠爭奪外,也有不少新人物、新勢力脫穎而出,包括最近在兩岸颳起「韓流」的韓國瑜以及不少新黨、無黨籍參選人,為台灣政壇注入新的活力。
對此,觀察者網推出「選舉新勢力」系列報道,委託專欄作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林楠、台灣輔仁大學法學碩士胡宗浩走訪全台,訪問新生代「候選人」,了解台灣青年一代的政治參與和政治訴求。本文為第一篇,受訪者為新黨台北中山-大同區「市議員」參選人、新黨新媒體群召集人蘇恆。
當中國人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
觀察者網:請您簡單做個自我介紹。
蘇恆:大家好,我是新黨這次在台北市中山-大同區唯一提名的「市議員」參選人蘇恆,我自己是在一個本省跟外省組合而成的家庭長大的,大學所學專業是政治,碩士所攻讀的是企業管理。目前我在新黨里擔任新媒體群召集人,為什麼我們會做新媒體,因為其實新黨在台灣來講算是一個小黨,在資源上沒有辦法像國民兩黨那樣豐富,所以我們就希望可以藉由新媒體來讓我們的聲音做更有效的擴散。
更早之前我的工作其實是廣告行業,可以把我的工作經歷和新媒體工作做一個有效結合,讓我們新黨的聲音傳達到更廣、更遠的地方。
觀察者網:與您同輩的、同年齡層的大部分年輕人比較偏向於支持比較「獨」派的民進黨、時代力量或者其他政黨,您為什麼會選擇加入新黨?
蘇恆:我年輕的時候覺得當中國人很可憐,因為我最討厭的一段歷史就是中國近代史,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我覺得真的很可憐,我們中國人一路被欺負。但是後來當大陸經濟崛起,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我覺得當中國人其實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曾經輝煌過,也曾隕落過,但我們是一個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的民族,是唯一一個五千年來歷史完全沒有中斷的民族,所以到現在我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
這種心境轉變,其實也經過了很多的波折,很多台灣年輕人學的歷史並沒有教這些東西,而且他們所學的歷史告訴他們,「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我們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不會有跟我一樣的這種想法。
但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雖然1949年之後兩岸斷了聯繫,但其實兩岸並沒有不一樣,我們都是黃皮膚黑頭髮,大家講的話是一樣的,傳統也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內戰把我們分開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大陸跟台灣可以統一,不管是在世界的影響力,或者是經濟發展上的突破,都是非常可觀的。雖然兩岸分治這麼久,但各有優勢,只要把兩岸的優勢結合起來,那個影響力是非常可觀的。
老實講,在台灣政黨里真的支持統一的黨並不多,而且國民黨有太多的包袱,所以最後我決定加入新黨,因為我覺得在新黨里可能比較容易實現我對台灣以及兩岸發展的期許。
觀察者網:所以您是先有了這種理念,才決定加入新黨,而不是加入新黨之後才有這樣的理念?
蘇恆:對,其實如果沒有這樣的理念,我基本上不會加入新黨。
觀察者網:您為什麼會參加這次選舉?
蘇恆:平時工作的時候,我常常會和我們的青年軍走出去到街頭抗議、遊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我們在街頭喊得再大聲,民進黨不理你就是不理你,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在體制外的工作,民進黨完全不想理會我們,不接受我們,那我們就進到體制內,從體制內讓他們知道,其實人民還有更多不同的聲音,不是像民進黨所想的,好像很多人支持他們。
台灣2300萬人當中,2016年投給蔡英文的也不過才689萬人而已,還有一千多萬人的人口不認同蔡英文的很多政策,我希望當我進入這個體制內之後,他們可以發現其實我們還有更多的聲音要讓他們聽見。
觀察者網:您之前的學習工作經歷和現在的「議員」工作有沒有什麼聯繫?
蘇恆:其實完全沒有關係,頂多有關係的一點就是我大學念政治系,我們常常會開一些offer,讓我們有機會到「議員」或者「立委」那邊去做一些助理的工作。但老實講,那個時候我對台灣政治有一點點心灰意冷,感覺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所以那時候我一度想要離開台灣政壇,跟台灣的政治保持一點距離。
但後來因為我幫楊世光(新黨秘書長)選舉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我可以把我的力量投入到台灣的政治中去,應該可以對台灣政治做一點點的改變,所以我才決定投入這次選戰。
觀察者網:您家人對您這次參選是否支持,有沒有一些故事可以和我們分享?
蘇恆:其實我家人一開始非常反對,因為一個女孩子投入選舉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在台灣政治現狀中,小黨的空間非常小,因為「立委」的選票是單一選區兩票制,無形中壓縮了小黨的一個空間,而且每個政黨運營都需要資金來源,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小黨去爭取政府補助的壓力是很大的。
所以當我決定要投入新黨的時候,我家人就更反對了,因為既沒資源,又沒有人,而且我又是一個女孩子。這當中我跟家人溝通了非常多次,才終於說服了我媽媽支持我。我們還請全家人吃一頓,請他們在這次選舉中能夠盡量幫忙。
但其實我可以感受到家人對我的關心和呵護,這次選舉也給了我很多的經驗。
小黨沒有那麼多資源,我只有上街和選民互動
觀察者網:這次您參選的中山-大同區有哪些特徵?
蘇恆:在很多人來看,中山-大同區是一個非常非常綠的一個選區,甚至有人說這個選區是整個台北市裡面最綠的選區,因為民進黨在大同區比較佔優勢,但是在中山區來講,則是一半一半。
也有人說大同區應該是比較傳統的一個區域,因為老年人比較多,但其實你只要稍微再細看人口結構,會發現大同區和中山區都一樣,40歲以下的年輕人達到了50%,我之前有研究過松山-信義選區,它們的年輕人佔比大概也才20%-30%左右,這是比較讓我驚訝的地方。目前這個選區民進黨佔4席,國民黨3席,親民黨1席,所以等於是泛綠跟泛藍各佔了一半,但是今年目前我們知道要參選的人大概是有12位,總共要選出8席,所以大家都會覺得有點辛苦,但也不是說泛藍或者新黨就真的完全沒有機會了。雖然新黨在上一次「九合一選舉」中沒有提名「候選人」,但其實我們一直在做基層深耕。
觀察者網:為什麼大同區在台北會這麼特殊?
蘇恆:大同區的本省家庭比較多,民進黨有個號召就是本省人要支持民進黨。大同區有一個比較特別的里叫臨江里,這個裡真的很綠,幾乎只要是民進黨的「議員」,或者是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在那裡都可以拿到五成以上的高票,所以大同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區域,比較傾向民進黨。
觀察者網:請您介紹您未來主要關心哪些領域的市政議題?
蘇恆:可能因為我在新黨,所以我比較關心的是台北市跟對岸城市交流的部分,因為我認為如果今天台北市要走出去的話,一定要透過跟更多的城市去做交流,我們才能夠走出去。
但是我認為台北市首先要跟大陸做交流,藉由走近大陸,才能走向全世界,所以我會更關心台北市有沒有更多對外交流的機會,或者要以什麼樣的模式可以讓台北市有更好的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台北。
觀察者網:您在選舉過程中每天的主要行程是什麼?
蘇恆:因為我們是小黨,不像國民兩黨那樣有很多所謂的「跑攤」(音,閩南語)可以跑,可能晚上去餐會,或者是去大佬家裡拜訪,我們新黨完全沒有,就連拜訪里長可能都會有點辛苦,所以基本上我的行程就是在街頭跟選民互動。
有時候我們一早起來站在街頭,在路口和大家揮手,接下來我們會到學校門口,去跟我們的家長互動,藉由這樣的方式,希望可以接觸更多更多的選民,讓他們知道其實這次新黨在中山大同區是有推人的,也讓他們知道這個選區,我蘇恆這次是有出來參選的。
觀察者網:剛才提到「跑攤」,包括晚上的一些餐會這種行程,比如某個黨或者某個「候選人」跟里長的關係沒有很親近,可能基本上他們不會帶你去,是這樣嗎?
蘇恆:對,基本上如果我跟某個裡長比較親近,或者是我在這個區域有很多的組織在幫忙我,如果他們辦一些餐會,或者他們知道哪裡在辦餐會,都會通知我們,「議員候選人」就可以到那個餐會去,跟每一個參與餐會的人員握手、致意,希望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但我們就沒有這樣的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選舉需要比較多的經費,您是如何解決選舉經費的,是否可以談一談您的募款途徑?
蘇恆:我的募款不是非常順利,因為我不是大黨支持的「候選人」,我也不像某些「候選人」那樣非常有名,大家都認識他,都願意捐錢給他,所以我的募款基本上都來自於我的朋友,甚至很多時候是我的存款。其實我這次選的非常省,能不花錢的地方盡量不花錢,原則上都是我自己下去走,所以很多時候選民看到我都會說,哦,你好辛苦喲,自己下來發這些文宣,因為我沒有人啊,我也沒有資源,所以我只好全部都靠自己。如果有朋友願意來幫忙的,基本上都是無償的。
台灣政治現在搞成這樣子,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要選舉就要花費很龐大的金額,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麼多的錢可以來參與選舉,最後變成大家想要參與又不能參與。很多人認為台灣是民主政治、民主選舉,但實際上我們的選舉是由特定的少數人把持,年輕人或者一般民眾想要參與選舉,其實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覺得這是很大的諷刺。
新黨和國民黨是既合作又競爭
觀察者網:蔡英文執政下,台灣「獨派」氣氛高漲,會對新黨選舉帶來哪些困難?
蘇恆:我覺得台灣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獨派」氣氛濃厚,就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而言,到底最後兩岸是統是「獨」,其實沒有這麼地在意,大家在意的是當下,我能不能吃飽,我的未來有沒有發展。因為我問過很多朋友,他們都認為兩岸終有一天一定會走向統一,但是怎麼統,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或者是漸進式的兩岸融合,他們比較不在意這件事情。
但是你說台灣人真的很「獨」嗎?我覺得還好,這個其實都是台灣某些媒體放大的效果,再加上台灣的網路其實是被民進黨或者「獨派」團體把持,所以感覺上好像網路上有很多聲音在說「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人喊著台灣一定要「獨立」,或者是說兩岸之間統一跟「獨立」之間,對他們影響有多麼大,因為如果最後我們真的走向統一了,但台灣人可以過得更好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我們副主席曾跟我們講過一個故事,他說他曾經在路上遇到一個警察,這位警察就說,他們很不能接受民進黨現在的惡形惡狀,如果今天對岸要來統治台灣,讓台灣更好的話,為什麼不行?我覺得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許多台灣人民的心聲,所以我認為台灣並沒有那麼地「獨」。
台灣選民會有「棄保效應」,當他們認為我這票投下去是有效票,我投的那個人可以當選,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去支持國民黨而不是新黨,但是在理念上,其實很多選民反而是認同我們新黨的,只是他們為了要讓他們這一票感覺上是有價值,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了棄保。
觀察者網:民進黨政府的一些施政,比如一例一休、能源政策、年金改革等等,都引起了很大爭議,您怎麼看民進黨這兩年對台灣的影響?
蘇恆:民進黨這兩年並沒有對台灣的建設著墨過多,反而更多的議題是意識形態鬥爭,譬如查封國民黨不當黨產,還有年金改革、一例一休、能源政策,說穿了都是為了民進黨自己服務。
比如能源政策,過去民進黨為了反對國民黨的核能政策,搞了一個非核家園,但事實是,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如果沒有核能的話,根本無法滿足台灣的用電量。如果全部都靠煤炭發電,其實對台灣人的身體健康危害非常大,可是因為它要去兌現諾言,就必須用這樣的方式,而不顧人民的健康。
再比如「一例一休」,民進黨的初衷是為了收買勞工的心,但不管是資方還是勞方,都是雙輸,對政府來講,也是一件傷害非常大的事情。
年金改革是一個更荒謬的假議題,民進黨去扣這些軍公教警消,不僅僅是扣年金而已,還扣了他們的退休金。問題是,他們的退休金是怎麼來的?是這些軍公教警消每一個月從他們的薪水裡面扣錢出來的,你再去扣他們退休金,不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嗎?
民進黨說這些軍公教警消是米蟲,為什麼可以比現在的年輕人領得還多,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二三十年前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所有勞工荷包賺滿滿的時候,這些軍公教警消的月薪可能才不到一萬塊台幣,他們的生活也很辛苦,而他們其實是拿生命來維護台灣的治安,這些民進黨都不會去提,然後只是告訴民眾,你看他們領那麼多,他們是米蟲。
曾經有台灣網友很無奈在網路上寫過一句話:因公殉職是英雄,安全退休是米蟲,橫批叫軍公教警消,這不是莫大的諷刺嗎?搞到今天的後果就是,沒有人願意來擔任軍公教警消的工作,我們的治安會變差,就連蔡英文最注重的「國防」安全也會越來越差,甚至沒有公務人員願意為我們服務,沒有教職員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台灣社會會陷入越來越慘的狀況,這難道就是民進黨想要的嗎?
從這些政策你就可以看到,民進黨做的任何一個政策,其實都是為了解決當下、此時此刻的問題,這些政策的後續效應到底是什麼,他們從來不會去想。只要當下蔡英文好、民進黨好,可以騙到選票就夠了,反正兩年以後是不是蔡英文還不知道,兩年以後是不是民進黨也不知道,把所有的問題丟給下一代,這樣就夠了。
觀察者網:因為民進黨的施政效果很差,這次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上,可能較上次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您認為新黨在這次選舉布局上,和國民黨會不會有某些合作,或者競爭關係?
蘇恆:國民黨跟新黨之間本來就是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像台北市長或者「總統」這種很大的選舉,在兩個選一個的狀態之下,新黨擔任的就是一個輔助角色,但像「九合一大選」是多席次選舉,不管是「議員」或者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跟國民黨之間會比較偏向競爭關係。
民進黨執政之後,給了藍營一個很大的發揮空間,但比較弔詭的是,過去是國民黨執政,大家對它失望會跑去給民進黨投票,民進黨執政之後,大家失望又會跑回國民黨,但今年這樣的氛圍並不是很明顯,至少從民調來看,12%的人支持民進黨,16%的人支持國民黨,其他的人兩邊都沒表態。所以在這個氛圍下,我覺得其實對我們小黨是有利的,可以給我們空間講出我們的理念、讓大家更認識我們,讓大家知道台灣政治不只有國民兩黨,大家可以考慮到底要把這神聖的一票投給哪一個。
大陸常常給人日新月異的感覺
觀察者網:您之前是否有去過大陸,有沒有什麼印象,或者比較特別的經驗可以和我們分享?
蘇恆:我第一次去大陸大概是小學四年級左右吧,當時去的是湖南,印象很深的是湖南機場非常大,非常漂亮,但當時機場人並不多,覺得好可惜哦,這麼漂亮的機場人那麼少。
可是現在再去大陸時,我發現機場依然非常大,非常漂亮,但是裡面人潮非常非常地洶湧。相比之下,台灣桃園機場人潮也蠻多,但可能因為年代比較久遠,尤其是和大陸比較之後,覺得需要改建和維護的地方很多。
還有一個比較深刻印象是,2016年左右我去福州,馬路很寬闊,但是車輛並不多,我就覺得好可惜,因為台北的地面其實是很不平的,我們有個專案叫路平專案,我們都戲稱它叫不平專案,但是去年年底我再去福州時,發現車輛變得非常多,這個變化其實讓我蠻驚訝的。大陸給人的感覺常常是這樣,第一次去可能感覺沒什麼發展,但隔了幾個月,或者隔了一年之後再去就會發現翻天覆地的大改變,這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相比之下,台北市要建設,都要經過太多太多的討論、研究,甚至還要跟很多人、很多單位去溝通,決策的過程曠日持久,一個建設案決議真正要變為現實,可能已經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這其實是非常可惜和非常浪費的。
觀察者網:您如何看待您所處的縣市與大陸的城市交往,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這種模式是否可以在台灣其他縣市推廣?
蘇恆:像台北-上海這種雙城論壇,每一個城市其實都可以做推廣,但可以針對不同城市的特性去做不同的定調,因為台北和上海都是都會區,可以做一個交流。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台北跟上海的雙城論壇比較局限在官方交流,如果可以更深入到民間,讓民眾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對談,效果會更好。
觀察者網:您對大陸最近推出的惠台31項措施,有什麼感想?
蘇恆:大陸惠台31項措施發布的時候,台灣人非常地興奮,尤其是年輕人,感覺多了一個揮灑的空間,但現在31項措施還缺乏實施細則,造成很多台灣人不知道到底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該去哪裡諮詢。如果大陸可以把實施細則,包括各個省份的細則公布出來,或者是在台灣有一個統一的窗口,可以幫助服務台灣這邊的年輕人和民眾,31項惠台措施可以發揮更大的功效。
※不堪救災壓力?7月剛赴任台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自殺
※領大陸居住證就限縮公民權?吳敦義:不要魯莽作出決定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