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毛絨玩具的孩子,到底有沒有「病」?
有些育兒焦慮,是因為看了太多「不靠譜」的東西?
一個小女孩是毛絨玩具迷,她迷的是一隻毛絨玩具熊。玩耍的時候,她要一手抱著玩具熊,另一隻手玩其他的;吃飯時,玩具熊也要抱在懷裡;當然,她睡覺也一定要抱著玩具熊,否則難以入睡……除此之外,她還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玩她的玩具熊。後來有一天,玩具熊不見了,小女孩哭鬧怎麼也不願睡覺。全家人出動尋找了好久,最後在床底下找到了。小女孩才抱著玩具熊安心地睡覺……
這是最近一位焦慮媽媽的留言,很多人跟她說,孩子「不正常」。經常也有一些爸爸媽媽問類似的問題:比如孩子很喜歡小毛毯,到哪裡都拖著;比如孩子很愛她的毛絨鞋,其他鞋子都不穿;比如孩子很喜歡他的毛絨睡褲,白天晚上外出都要穿……
對於孩子們這些現象,很多網文總是說——喜愛毛絨玩具、毛毯,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心理生病的表現。其實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會給很多家庭帶來焦慮。
有「軟物依戀」情結的孩子,到底有沒有「病」?
在威斯康星大學兒童心理學者Richard Passman等人的研究中發現,小朋友依戀毛絨玩具或軟軟的東西,這種「軟物依戀」情結現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比如美國、荷蘭、紐西蘭等國,「軟物依戀」情結孩子的比例達到了3/5,韓國孩子1/5,倫敦孩子1/6。
其中,有1/6的半歲內寶寶有特定的迷戀物,比如奶嘴;在1.5歲-2歲的寶寶群中,戀物比例上升到2/5;到他們5,6歲時,孩子們的戀物比例下降到1/12。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喜歡毛絨玩具或軟軟東西的孩子中,他們大部分並沒有缺乏安全感,並且他們與父母擁有不差的親子關係。
其實早在1953年,精神分析學家多納爾德·威尼考特把這種現象稱為移情,是小朋友獨立發展的過渡性表現。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些孩子可能會在心理慢慢獨立的過程中,把某種情感依託轉移到毛被子、軟玩具、手帕、軟毛巾或安撫奶嘴等物件上。可是,為什麼是一些軟軟的東西呢?我們知道,接觸柔軟能帶來舒適、溫暖的感受,跟媽媽親吻、撫摸、擁抱孩子帶來的感覺很相似。隨著心智成長,大部分孩子最終都能擺脫「軟物依戀」。
所以,大部分愛抱毛絨玩具、愛拖著毛毯子或愛咬奶嘴的小朋友,他們的「軟物依戀」表現是正常的,父母們無需過分擔心。
警惕這些異常舉動
曾經有一位名叫薩拉的美國媽媽,她從孤兒院收養了一個看起來很乖巧的小女孩。從孤兒院接小女孩回家時,她目睹著小女孩把一隻又臟又臭的毛絨玩具鵝抱上車,然後抱著進新家。當薩拉想幫小女孩洗澡,並且把那隻臟臭的毛絨玩具鵝從她手上抽離時,引起了小女孩強烈的反抗。小女孩瞬間就像一頭失去理智的野獸,衝上來就抓起薩拉的手臂咬。
這個小女孩的反應就是異常的。後來,薩拉才知道,那隻又臟又臭的毛絨玩具鵝,是小女孩的親生媽媽買給她的生日禮物,並且在她生日那天,她的親生爸爸媽媽出車禍去世了。從此,她把毛絨玩具鵝當成了「媽媽」,背後是強烈的安全感不足。
那麼,孩子哪些「軟物依戀」現象,爸爸媽媽是可以不用焦慮的?
孩子愛觸摸軟軟的東西、喜歡穿軟軟的毛絨衣服、喜歡捏柔軟的玩具、喜歡咬柔軟的小手帕……但爸媽經過勸說能暫時放下來,如果爸爸媽媽用差不多材質的玩具或毛巾給小朋友,小朋友也能欣然接受。當玩具或毯子等需要清洗或毀壞了,孩子也沒有表現出過激的情緒反應。
除此之外,小朋友不正常的「軟物依戀」,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會輕易地表現出不正常的焦慮,比如:
一個「軟物依戀」的小女孩討厭使用有圖案的牙刷刷牙,她一看見牙刷有圖案,會想方設法磨掉;
一個「軟物依戀」的小男孩害怕鬧鐘的滴答聲,每次聽見鬧鐘的滴答聲就會冒汗;
一個「軟物依戀」的小女孩吃飯時,飯桌上不能出現紅色的蔬菜,一看見紅色的蔬菜就會感覺噁心……
情感發展正常的孩子,常玩毛絨玩具反而有好處
曾經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她3歲的兒子把毛絨小鴨子當成「真」的好朋友,不僅經常抱著玩耍,還跟毛絨小鴨子玩遊戲,有時還會跟毛絨小鴨子說話,甚至買零食時,也會幫小鴨子準備一份……這個媽媽擔心孩子精神方面有問題。
孩子把毛絨玩具當成「真朋友」,甚至還有孩子對著空氣說悄悄話,這是兒童成長中的「幻想夥伴」現象。這一點,在我的新書《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有更詳細的解釋。我想起了一個事件,美國9-1-1發生後,當地的家庭支持組織把600隻毛絨玩具泰迪熊送給一些有年幼小朋友的家庭,很多孩子因為有毛絨玩具的陪伴,而慢慢地消除緊張情緒、回歸正常狀態。所以,正如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除了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有正常的「軟物依戀」情結,例如有些成人喜歡別人送毛絨玩具的禮物;例如有些人冬天偏愛毛絨的睡衣而不是其他材質的睡衣;例如一些老年人愛披毛毯子而不是其他毯子……有這些東西相伴,他們會感覺更放鬆更舒服。
育兒,有時就像在黑糊糊的房間里踩到了條狀物,當有人驚呼「蛇」的時候,你尿褲子、連滾帶爬地逃離;當房間開了燈,你才發現那個條狀物,只不過是一條圓溜溜的皮帶……
(完)
【幼兒說】:作者是黃杏貞,幼兒心理科普作家、心理諮詢師、二孩媽媽,專註早期教育與成長,只分享科學、有價值的知識。
※小朋友遇不良「撫摸」,會帶來心理陰影嗎?
※寶寶出生後,被喻為最沒用的「母嬰產品」!媽媽們已被氣暈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