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史上唯一的全才高僧,不過做了一件愧疚事,一直被後世詬病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學術界比較認可是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這一年,有一位叫秦景憲的博士弟子,聽了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佛屠經》(《三國志·魏書》卷三十裴松之注)。佛屠就是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佛。
總之,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兩漢之際,公元1世紀左右。自從佛法西來後,發展迅速,以至於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得道高僧。比如下面這位,此人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全才高僧,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全才高僧。他就是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出家後尊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說起弘一大師,很多人可能很陌生,但我們肯定聽過一首歌叫《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估計人人會吟唱。沒錯,這首詩歌就是出自於弘一法師之手。
弘一法師沒出家之前,是一份風流公子,全才。他擅長的藝術活動範圍極廣,而他涉獵的許多藝術領域都充滿了時代精神。他集詩詞、音樂、話劇、書法篆刻等藝術成就於一身,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為中國近代的藝術界、教育界、文化界和宗教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後人提供了嚼不盡的精神食糧。
李叔同傳奇的一生里貢獻了多個「第一」:他是第一個學習美術的留學生,東渡日本留學期間,李叔同創立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演出話劇《茶花女》、《黑奴籲天錄》、《新蝶夢》等,其中《茶花女》是國人上演的第一部話劇。他編纂了中國第一本音樂期刊《音樂小雜誌》,國內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也是他。李叔同還是中國油畫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國介紹西洋畫知識的人,也是第一個聘用人體模特教學的人。
可以說弘一法師一生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請問,這個成就,歷史上的那個得道高僧能做到?
弘一法師既然有如此成就,那麼,他為何會最終出家呢?
這不得不說到他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弘一法師出身於一個有錢人的家庭,他的父李筱樓,曾任吏部主事,後辭官經營鹽業與錢莊,為津門巨富。所以,他的出身並不差。不過父親在他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雖然父親去世的很早,但弘一法師依然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他18歲的時候,他與茶商女俞氏成婚,估計是一段聯姻。接著戊戌變法失敗時,有人說他是「康梁同黨」,於是他攜眷奉母南下,避居滬上城南草堂,加入城南文社。
弘一法師出家後,與世俗親友也很少來往。可以說已經完全謝絕紅塵,但對於祖國之興亡卻始終耿耿於懷。
光緒三十二年,為求救國之道,他東渡日本留學。日本留學期間,弘一法師主修油畫,兼攻鋼琴,取得不錯的成就。
公元1911年,宣統三年,弘一法師歸國,先執教於天津高等工業學堂,任圖案教員,後轉到上海城東女學,講授國文和音樂。直到1918年遁入空門,皈依我佛。
1911年到1918年期間,國內政局變幻,軍閥割據,民不聊生,軍閥們只顧各自的利益,互相爭奪,弘一法師感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他深沉地唱出了時代的感傷和遺憾。而他自己又無力改變現狀,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讓他頓感。遂決定拋棄一切。
出嫁後的弘一法師專心佛法,再也不理俗務。雖然弘一法師不關心紅塵俗世,但對於民族大義,還是堅決維護的,而且積極抗日。
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國家危亡,迫在眉睫。而就在當年舉辦的廈門市第一屆運動會上。弘一法師當場以岳飛「直搞黃龍」的典故作詞,目的是動員民眾,抵抗外侮,收復失土。
公元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廈門,友人勸弘一法師內避,弘一法師則表示「為護法故,不怕槍彈」。他還教育眾弟子說:「吾人所食,中華之粟。吾人所飲,溫陵之水。我們身為佛子,不能共紓國難,為釋迦如來張些體面,自揣不如一隻狗子。狗子尚能為主守門,吾人一無所能,而猶靦顏受食,能無愧於心乎?」
所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弘一法師都是無可挑剔的。除了一點,那就是他拋妻棄子。弘一法師到日本留學期間,結識了一位日本姑娘,二人很快就墜入愛河。由於關於這位日本姑娘的文字記載很少,至今人們都不能完全確定她的真實姓名。
後來弘一法師回國出家,就在出家的幾個星期後,他的日本妻子,與他有過刻骨愛戀的日籍夫人帶著幼子千里迢迢從上海趕到杭州靈隱寺,對弘一法師說:「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當然,弘一法師很堅決的不予回復,之後二人見最後一面。日本妻子叫了聲:「叔同——」弘一法師說:「請叫我弘一」。
日本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之後他的日本妻子離開了。這也成了弘一法師人生唯一的缺憾和愧疚,一直被後世詬病。
朋友,歡迎關注!
※他是被遺忘嚴重的偉大科學家,創造7項世界第一,還是鐘錶的祖先
※史上號稱「聖」的3個人,第1位一字值千金,第2位畫的驢居然活了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