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課堂】戶外流行的「三層穿衣法」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戶外課堂】戶外流行的「三層穿衣法」到底是什麼
戶外衣物除了在寒冷時讓你保持溫暖,在潮濕時保持乾爽之外,還要能在陽光明媚時保持涼爽。換句話說,衣物要在任何情況下保證你的舒適安全,同時體積和重量還不能太大。
所謂三層穿衣法,就是在戶外穿衣上,由內到外的依次分為:內層(也稱貼身層、排汗層),中層(也稱保暖層),外層(也稱隔離層、防護層)。
三層穿衣法是戶外著裝最廣為通行的理論,然而「三層」並非指「三件」衣服,而是用多件衣服構建外層、中間層和基礎層三個層次。通過衣服的分層疊加,為身體提供可靠的天氣防護,並確保行動自如。
1、三層不等於三件。可以是三件,也可以是多件,但通常,不會是三件。其內層,不是狹義上的內衣,換言之,小內內和 bra 是不算的。
2、三層穿衣法不是戶外專享。這種穿衣法源於日常,是傳承下來的,不是誰發明的。古人天冷穿衣也依然遵循這套方法,區別僅僅是沒有這麼專業的三層叫法。說近一點,我們冬季襯衫外套毛衫,出門加件外套,也是標準的三層穿衣。
三層是指哪三層
外層(Shell Layer):隔離層、防護層。顧名思義,其作用主要是保護身體免受傷害。就是我們俗稱的衝鋒衣(衝鋒陷陣之衣?),多為硬殼。後者的說法明顯形象多了,就像一個烏龜殼一樣,在複雜自然條件下給予身體最強的保護。
中層(Middle Layer):保暖層。主要作用是保暖,另外就是減震。由於面料和工藝上與外層衝鋒衣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保暖層的衣物大多手感柔軟,因此也叫做軟殼。在三層穿衣法中,軟殼作為中間層彌補了外層衝鋒衣偏硬不舒服的不足,並起到了一定的減震防護功能,更重要的是,在寒冷環境下對鎖住體溫,減少熱量散失,有效防止失溫起著關鍵作用。
內層(Base Layer):貼身層、排汗層。作為貼身衣物,主要作用是保暖和排汗,兩者重要程度不分伯仲。從預防失溫的角度講,保暖是基本前提,但是內層衣物的速干、透氣、排汗也同樣重要。
三層如何穿
設想一下,此刻,自己已然置身戶外的場景。有哪些著裝因素需要考慮?
1 防風。與自然為伴,颳風下雨就是家常便飯。
2 防水。不防水的戶外衣服都是晴天穿的(貌似是廢話)。
3 防刮。穿梭於密林時,一定不想皮膚和衣服被刮狼狽不堪吧。
4 防晒。戶外日照強烈,尤其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十分強烈,對皮膚傷害非常大。
5 量輕。單就一件衣服而言,其重量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啊。
6 速干。純棉衣物雖然柔軟、吸汗,但不易干、大量出汗容易導致失溫。
7 透氣。這裡的透氣特指細節上的,比如小到分子級的透氣膜,或者設計上的透氣孔、透氣拉鏈等。
8 保暖。寒冷環境下,這點很重要。有多重要?其程度可以這樣形容:不解釋。
歸根結底,三層穿衣法畢竟是針對戶外而言的。正是因為戶外環境的特殊性,所以相比日常都市的三層穿衣,戶外的三層穿衣會更加的考究些。針對可能面臨的戶外情況,根據上述 8 個參考項,選擇適合自己、適合出行、適合環境的最優衣著搭配方案。
(以下建議僅供參考,不是必須哦)
外層
服裝類型:衝鋒衣、羽絨外套
主要參考:防風、防水、防刮
輔助參考:量輕、保暖、透氣
中層
服裝類型:抓絨/搖粒絨、輕型羽絨服
主要參考:量輕、保暖、速干、透氣
輔助參考:防水、防晒
內層
服裝類型:速干內衣、羊毛內衣
主要參考:速干、透氣
輔助參考:保暖、量輕
▲ 陽光明媚 = 內層(速干)
▲ 涼爽晴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 炎熱雨天 = 內層(速干、透氣)+ 外層(防風、防水)
▲ 伴有大風的寒冷雨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外層(防風、防水)
▲ 伴有大風的寒冷雪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外層(防風、防水)
※【登山徒步】10月14日(周日):盆泉寨-恨虎山-辰巳山穿越摘蘋果
TAG:淄博柳泉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