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半的抑鬱是天生的:生來抑鬱,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01
確實存在抑鬱體質
抑鬱症不是一種類型的病症,而是有很多很多的類型,有的抑鬱是以生理原因為主,有的抑鬱是以心理原因為主。遺傳原因約佔60%,後天環境佔40%。
得抑鬱症的人首先是擁有一個抑鬱的體質,這種體質的特點是感受外界信息失調。比如輕微的危險信息他能夠感覺得很強烈,甚至掩蓋了其他方面信息。於是這個人從幼年時候起就生活在恐懼焦慮當中。
02
抑鬱本是保護,「對抗」造成傷害
我們總是談「抑鬱」色變,然而我們需要清楚的是,並不是抑鬱癥狀對人造成了危害,相反是一種保護。造成危害的是因為身體神經系統感受到被放大的危險信號,引起巨大的焦慮與恐懼。
人為了求生,就會做很多事情來對抗這種焦慮恐懼感。這種對抗,每天消耗了當事人大量的精力,把當事人的意志與精力消耗得一乾二淨。為了阻止這種消耗,身體開始進行調節。抑鬱狀態就產生了。
抑鬱的本義是停止衝突,讓身體休息。抑鬱只是一個緩解的措施,而不是一個解決的措施。
當人抑鬱之後,他感受不到身體傳來的信號,但身體還是在持續消耗,這是一種更糟糕的感覺。抑鬱的人總有這種感覺:不知道危險在哪裡,但就是覺得危險存在。因為感受的信號被中斷了,所有情緒都感受不到了。人變得麻木,沒有了生活的樂趣。
這樣下去,人總有一天會崩潰。而挽救的方法是讓戰爭的雙方停止衝突。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03
從抑鬱體質到抑鬱症的典型成長史
普通人無法理解抑鬱的敏感,抑鬱的人也無法理解普通人的感覺。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都是基於自己的感受經驗之上。
那麼,抑鬱者的感受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一般說來,年齡越大的人感覺器官會遲鈍一些,年齡越小的人感覺器官越敏銳,最敏銳的自然就是嬰兒。
在一般的家庭中,父母能在工作與照顧孩子中做出協調,讓孩子慢慢適應這個社會,順利成長 。
而在抑鬱症家庭中,由於體質的關係,這個孩子的感受能力某方面被放大了,特別是對父母的焦慮狀態感受更敏感。對於父母的焦慮,孩子會感到恐懼、不安並開始哭鬧,盼望得到父母的安撫。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情況,反而做出更錯誤的舉動:要麼不理孩子,要麼打孩子屁股。這個情況下,孩子會更恐慌,哭得更厲害。
孩子的哭聲讓父母更焦慮,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雙方陷入崩潰當中。
這種崩潰狀態需要長時間修復。然而,這種崩潰可能會經常出現。一次又一次的,不知道多少次,抑鬱症就開始了。
因為這個不斷崩潰的孩子始終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於是他的內心世界是支離破碎的,也沒有堅實的存在感。
如果沒有進行治療,長大後,這個孩子會不停重複當年的循環:因為敏感,他感受到莫名的焦慮,為了克服這種焦慮他要做一些事情,然而很多都是超出能力範圍可實現的事情,於是這個人依然在不斷崩潰。
這種長久的崩潰經歷慢慢地消磨了他的體力與精力。為了保護自己,生理系統產生隔離機制。
這種隔離機制的作用是讓人的感覺不再那麼敏銳,來降低對自己的期望,也降低自己的焦慮。這時候,抑鬱狀態就形成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人慢慢發現生活越來越索然無味,找不到活著的目標。一切在他看來都沒有什麼意義。
於是一種新的焦慮又產生了——這就是虛度生命的焦慮。
04
理解抑鬱:死亡焦慮帶來的絕望感
所有精神癥狀的基本原理都是對危險的防禦,只是方法不同。
抑鬱的人面臨著極大的危險,這個危險不是來自於外部的,而是來自於內部。而且這個危險很緊迫,他得時刻與這個危險做鬥爭。而這個危險巨大到讓他們絕望。
隨著危險的侵蝕程度,抑鬱也分為不同階段。
一開始為焦慮期,然後為抑鬱期,最後為木僵期。大部分自殺者是在抑鬱後期,木僵前期。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危險能對人產生如此巨大的破壞呢?
這個危險就是人類的終極焦慮——死亡焦慮。
一般人會感覺死亡離自己很遙遠。但是如果有死亡焦慮的話,則是感覺死亡就近在咫尺,全身心時刻防禦著死亡的來臨。
死亡焦慮也與抑鬱程度相關。
一開始抑鬱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找不到焦慮的真正來源;到了重度抑鬱時,會感覺世界是灰色的,死亡慢慢佔據自己的身體。他們會覺得身體是活著的,但自己已經死了。最後,很多人會主動選擇死亡來終止自己的被侵蝕感。
05
如何走出抑鬱
抑鬱遺傳因素較高的家庭,如果家裡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特別敏感,情緒難以控制,恐懼焦慮等。建議到條件好的醫院做個診斷篩查,看看是否有發育遲緩等問題,可以預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重度精神問題。
如果是自己、親人或愛人有抑鬱或別的精神障礙,帶孩子的時候就要參加一些社會心理團體。有條件的話進行心理諮詢會更好。積極尋求更多的資源,資源越多、死亡焦慮就越輕。
如果處於資源缺乏的環境中或者抑鬱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那麼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減輕焦慮。該請假的請假,該休學的休學。休息一段時間後去尋求社會幫助。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想著自己一個人去戰勝抑鬱,或者是害怕說出來後別人會鄙視自己。一定要學會尋找資源,找到幫助自己的力量。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抑鬱也是一樣。它既是生命的阻礙,也是生命的拓展,歷史上很多偉人都是經過了抑鬱的洗禮而讓生命更加豐富有意義,如巴爾扎克,林肯…我們也同樣可以。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eiben102
※做個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人
※習慣性壓抑自我的人,到底在顧慮什麼?
TAG:為本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