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喝茶成了災難?論王濛的「茶痴」之路

喝茶成了災難?論王濛的「茶痴」之路

茶,是我們今天最為熟悉的待客之道。「寒夜客來茶當酒」,一盞茶所承載的心意遠比它本身重。







然而在近兩千年前的魏晉,有個人熱情好客卻反被嫌棄,去他家喝茶甚至成了一場令人恐懼「災難」。




這人就是今天人們還稱之為「茶痴」的東晉名士王濛。




這個愛喝茶到令人懼怕的王濛,其實生的非常帥氣,《世說新語》中還用一個故事來形容他的長相:





王長史為中書郎,往敬和許。爾時積雪,長史從門外下車,步入尚書,著公服。敬和遙望,嘆曰:「此不復似世中人!」




大雪紛飛,王濛在門外下車,穿著官服走入辦公室。有人在遠處看見這一幕,忍不住感嘆:「簡直好看得不像人類」。






當然,魏晉名士除了「顏值能打」,才學也是頂呱呱。




王濛擅長隸書和章草,亦能畫畫,後世稱其

「丹青甚妙,頗希高遠」

。此外,他還

「善清談」

,簡潔而有重點,常和好友切磋一二。




在魏晉時期的清談風氣中,能言善辯者數不勝數,但會被載入史冊的,卻不多見。




如果古代也有「奇葩說」,他必定是能上熱搜的那一個。







這麼一個才高八斗、品貌非凡的男子,自是引無數人慕名前來拜訪。




但是有件事卻讓人們犯了難——




有一天,兩文士信步閒遊,沿河岸小徑款款而來。忽然,其中一人停下腳步,壞笑著說:「還走嗎?你可知前面那是誰家?」



被問者一頭霧水,順著同伴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人家院門大敞,階上坐了一位面如冠玉的男子,正低頭擺弄著什麼。




這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長史王濛的居所,看來今日這番『水厄』是免不了啦!」




「厄」是災難、困苦的意思,喝茶居然變成了一場災難?




原來,魏晉時期,茶葉尚未普及,士大夫中還多不習慣飲茶,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茶是什麼。就像今天,仍有很多人喝不慣苦澀的黑咖啡,那時候的茶就是這樣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







但王濛愛呀!



王濛是出了名的愛茶,甚至到了「痴」的境界,自己一日數次地喝茶不說,而且一有客人來,便必定要客同飲。




一邊口若懸河地「清談」,一邊興緻勃勃地「勸茶」:「喝呀,怎麼不喝?先飲三大盞,然後我們再談談老、庄與孔子的差別!」




這一談,又是幾個時辰過去,眾人滿肚茶湯,唇舌澀苦,無處話凄涼。



當時王濛官居司徒左長史,大家礙於其面子又不好推辭。因此,去王濛家時,總有些無奈,每次臨行前,就戲稱「今日有水厄」。




痴茶至此,真是一股清流。

魏晉時期,世人崇尚奢侈,飲酒服藥成為社會時尚,風靡於上層社會。







在這種氛圍之下,王濛「以茶代酒」,不也正是身體力行地倡導節儉之風,表達自己清廉不俗的操守?




倘若真以茶為水厄,那這水厄已綿延千年。

當初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強迫症」王長史恐怕也不會想到,小小一杯茶到今天仍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從魏晉的「水厄」到如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若是沒有「王濛們」的熱愛和堅持,也許茶葉已化為歷史的塵埃,更遑談由茶而生的種種文化符號。







回溯歷史,無數人因「痴」留下了別樣的精彩:




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因為喜愛釣魚,著成《養魚經》,成為我國第一部養魚著作;




宋徽宗的愛好是書與畫,寫著寫著竟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書法「瘦金體」;




徐霞客愛好旅行,30年踏遍名山大川,撰成60萬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可能我們被這個世界改變了太多,回過頭來才發現,那些小小的愛好有多可貴。




不要放棄任何一種可愛的癖好,


也許那是你改變世界的開始。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本文來自:萬仟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景德鎮匠人圖鑑
文人的寂寞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