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奧陌陌」都飛遠了,你才跟我說它沒準兒是外星飛船?

「奧陌陌」都飛遠了,你才跟我說它沒準兒是外星飛船?

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們介紹了一個神秘天體「奧陌陌(Oumuamua)」。作為人類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它當然被懷疑過是外星飛船。

當時,本AI在《等了這麼多年,外星飛船終於加速來接我啦?》中還說可能並不是外星飛船,但是最近好像……被打臉了?

所以,奧陌陌是外星飛船嗎?

太長不看版:

可能是。

太長不看但多說兩句版:

「外星飛船」說確實提供了一種說得通的可能性,但「超乎尋常的假說需要超乎尋常的證據」,現有的證據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

早已離開太陽遠去的「奧陌陌」這兩天又刷屏了,因為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Shmuel Bialy及其合作者Avi Loeb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提出,它有可能是「一艘人工製造的光帆飛行器」(按原文的說法)。

奧陌陌的想像圖,這是人類確認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實體訪客 | 歐洲南方天文台

哈佛大學的聲譽以及Avi Loeb的身份(其頭銜之一是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無疑為這一新聞的熱度推波助瀾。這篇文章在天文圈內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多數發聲的科學家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有「博眼球」的嫌疑。如同對待任何一個假設一樣,我們應該擺事實講道理——「這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說的」不應該成為相信的理由,「大多數科學家不同意」也不應該成為反對的理由。

那這項研究,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神秘天體如何加速?

「奧陌陌」是我們觀測到的第一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剛被發現,就讓天文學家大吃一驚——不對,是大吃了兩驚。第一當然是它的「首顆」身份,第二是它看起來是一顆小行星而不是彗星。之前,圈內普遍認為,第一顆「系外天體」應該是一顆彗星,因為彗星會噴出氣體和塵埃,它們比同等大小但死氣沉沉的小行星更明亮,也更容易發現;其次,絕大多數彗星都處在不穩定的扁長軌道上,它們更容易被甩出其誕生的行星系統,從而更有機會遊盪到其他行星系統。

因此,從「奧陌陌」一被發現開始,天文學家就輪番上陣,各自祭出能調度到的最好的望遠鏡,對「奧陌陌」進行長時間曝光觀測,但均沒有發現任何活動痕迹。隨著「奧陌陌」高速遠離地球,它迅速變得黯淡,對它的觀測也越來越困難。在發現僅僅兩個月之後,即使地面上最靈敏的望遠鏡,也無法再觀測到「奧陌陌」了。

運行必須要「噴氣」?

然而科學家還有另一妙招——不能直接看到它噴氣的話,可以找找它噴氣會產生的效果呀!在牛頓被蘋果砸了以後,經過科學家幾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能非常準確地計算行星運行的軌跡。我們知道,不噴氣的小天體會嚴格遵循經典力學計算的軌跡;會噴氣的彗星則需要加入一組改正項。於是以Marco Micheli為首的一個國際聯合小組,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奧陌陌」進行了細緻地定位觀測。結果讓人又雙叒叕吃了一驚:「奧陌陌」的軌跡,需要加入一個相當大的非引力項才能解釋!多大呢?用Micheli等人的論文里的一張圖來解釋:

已知彗星的徑向非引力項(A1)的分布,以及「奧陌陌」的觀測值(黑色豎線) | Micheli et al. (2018)

也就是說,即使在已知彗星里,「奧陌陌」非引力項的強度也是名列前茅的!於是,我們面臨了這樣一個悖論:如果Micheli等人的分析結果準確無誤,那「奧陌陌」必須是個很強的「噴氣機」,其強度應該是地面望遠鏡可以輕鬆看到的;然而N個不同研究小組的觀測卻毫不含糊地告訴我們,「奧陌陌」沒有這麼強的活動

這時候,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那篇論文就登場了。

Bialy和Loeb發現,太陽光產生的光壓可以很好地解釋「奧陌陌」的軌跡。光壓是指太陽光產生的推力,和風產生的推力類似,可以推動「光帆」在星際空間中航行。然而,一塊大石頭是不太容易被風推動的,只有輕而薄的物體才容易「揚帆航行」。類似地,要讓Bialy和Loeb的假說成立,「奧陌陌」也必須既輕且薄。Bialy和Loeb的計算表明,一面厚度略少於1毫米的「光帆」的軌跡可以很好地吻合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對「奧陌陌」光度變化的觀測也表明,「奧陌陌」是一個十分狹長的天體,其長短軸之比達到5:1甚至更大,一定程度上也和一面「光帆」的形狀相符合。

「奧陌陌」從何處來?

我們在太陽系中從未見過天然形成的「帆狀」天體,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哪種自然過程能自發形成這樣的天體。因此Bialy和Loeb提出,也許「奧陌陌」並非天然形成的,而是人造的。然而宇宙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僅限於太陽系這一處小小的角落。我們在太陽系裡沒見過,不代表別的行星系統里沒有;「人造光帆說」雖然能合理地解釋「奧陌陌」的運行軌跡,但並不是唯一解釋。

比如說,「奧陌陌」最有可能來自早期行星盤(因為處於幼兒期的行星系統正處於熊孩子態,各種原行星四處奔走,在此過程中會拋射出大量行星子),也許這一過程中的某種機制可以大量產生扁長狀天體?我們對行星系統的早期狀況所知很少,所以這種可能性目前還不能排除。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伊卡洛斯」探測器是世界上第一顆成功發射運作的光帆飛船 | JAXA

「奧陌陌」目前已經越過木星軌道,繼續踏上了它在星際空間中的旅程。它並不像某些媒體報道的那樣被科學家「跟丟了」——純粹只是太遠、太暗了而已。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要發射探測器追上「奧陌陌」是極其困難的(不過,如果你手裡有些閑錢,可以考慮支持星際研究基金會的天琴計劃——他們想通過眾籌的方式,建造並發射一個前往「奧陌陌」的飛行器),所以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未知的將來。

也許,第二、第三顆「奧陌陌」正在奔向內太陽系的路上等著我們被發現呢。在建的「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 Sky Telescope, LSST)將以10倍於目前巡天望遠鏡的深度搜尋深空,也許更多的「奧陌陌類天體」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遙遠星辰的故事。

參考文獻:

[1].Bialy, S.; Loeb, A. "Could Solar Radiation Explain ?Oumuamua"s Peculiar Acceleration?". arXiv:1810.11490v2

[2].Micheli, M. et al. (2018). "Non-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in the trajectory of 1I/2017 U1 (?Oumuamua)". Nature. 559(7713): 223–226.

[3].Ye, Q.-Z. et al. "1I/?Oumuamua is Hot: Imaging, Spectroscopy and Search of Meteor Activit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851 (1): L5.

作者:小龍哈勃

編輯:Steed、東風

一個AI

所以……說到底……也不算「打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得了白癜風又怎樣,我照樣在維密舞台走秀

TAG:果殼 |